第146章:匠心不獨營尺寸,風雨千程自運籌周末正常加更)
從陰暗潮濕的密室退出來,重新回到陽光和江風之下,三人都下意識地深吸了一口新鮮空氣。
站在鷹嘴岩旁的小徑上,腳下是奔流的長江,李池衛眺望著道觀的主體建築,沉吟片刻,開口道:“玄雲道長。”
他語氣慎重,“這密室修繕和古井遮掩,都不是小動靜,需要運不少材料上來。若單獨進行,目標太顯眼,難免惹人猜疑。”
他指向麵前的玄雲觀,“依我看,不如將這兩項工程,夾在整個道觀的整體維修之中。對外就言說道觀年久失修,進行全麵維護。”
“如此,大量物料人員進出,便順理成章,不會有人特彆注意那密室和古井了。”
玄雲道長聞言,眼中閃過讚許的光芒,撫掌道:“善!李師傅思慮周詳,此計大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正合其理。”
“如此便依李師傅所言,將這三處工程一並辦理。”
他心中更是安定,覺得找李池衛果然沒錯,不僅手藝精湛,心思也極為縝密。
商議既定,三人沿著小徑返回後殿院落。
再次站到那口古井旁,感受又有不同。汪細衛看著那井口,想起昨日的夢魘,仍覺有些心悸。
他忍不住向井裡瞄了一眼,發現裡麵的水麵確實能映出人影,出來的就是自己的麵孔,不是夢裡的那怪怪的牛像,這才鬆了口氣。
李池衛繞著古井走了兩圈,指著井口與後殿牆壁之間的一片空地道。
“道長,遮掩此井,硬攔不如巧引。”
“我意在此處,砌起一堵輕質磚牆,不高,約摸一人半高即可,將井口區域與後院主要活動區稍稍隔開。”
他一邊比劃一邊說:“這牆的外側,即朝向院子的這一麵,可請道長或尋畫師繪上些祥雲、仙鶴、八卦之類的道家圖案,與觀中景致融為一體,不顯突兀。”
李池衛稍微頓了一下,“而內側,即朝向井口的這一麵,則需有些‘文章’。”
他看向玄雲道長,“需得有些能強烈吸引訪客注意力的東西,比如一幅巨大的祖師講經圖、或是某些深奧的經文碑刻拓片?”
“總之,要讓人一到這牆前,目光就被吸引住,從而忽略掉牆後可能存在的空間。”
玄雲道長聽得極為認真,白須微翹,眼中精光閃爍,忍不住讚歎:“妙啊!李師傅此法,深得我道家‘障眼’與‘引導’之妙諦!”
“非是強行隱藏,而是以他物移其心神,自然化解探究之念。”
“好!牆上所需一應書畫、經文,包在貧道身上,定會尋些真正有趣味、有深意、能引人駐足觀摩之物!”
李池衛點點頭,補充道:“最後,在這堵牆的入口處,或就在井口剩餘可見之處,再加設一道簡單的木質圍欄,上麵懸掛一塊牌子。”
“就寫‘觀內飲用水源,為重地,避免汙染,請勿靠近、嬉戲’。如此,給出一個合情合理不讓靠近的理由,進一步降低常人探究的欲望。”
“如此三重布置,先以整體工程掩飾,再以文化牆引導視線,最後以警示牌合理規勸,應可保此井無虞。”李池衛總結道。
玄雲道長頻頻點頭,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又十分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一切便依計而行。”
接著,三人便開始對整個道觀進行詳細的勘查。
從山門、前殿的王靈官神龕、到中殿的三清殿、再到後殿的生活區,以及各處廂房、廊廡,李池衛看得極其仔細。
他時而在斑駁的牆壁前駐足,用手指叩擊聽聲;
時而抬頭查看簷角的瓦當和椽梁;
時而蹲下檢查柱礎和地磚的平整與否。
汪細衛緊隨其後,拿著一個舊作業本和鉛筆,飛快地記錄著師傅指出的每一處需要修補、加固、甚至更換的地方。
“此處牆角滲水,需開挖做防水……”
“這根簷椽有蟲蛀痕跡,需更換……”
“三清殿東北角地磚下陷,需起出重新找平鋪設……”
“院中青石路麵多處鬆動,需填補勾縫……”
“屋頂瓦和椽子須得重新更換……”
李池衛的聲音平穩而清晰,汪細運筆如飛,一行行字跡工整地落在紙上。
陽光逐漸升高,將他們的身影拉短,額頭上也沁出了汗珠。
玄雲道長則在一旁不時補充一些道觀的曆史細節和某些特殊構造的用意。
足足忙活了近兩個時辰,才將裡裡外外大致勘查完畢。
汪細衛手中的作業本已然寫了四五頁,密密麻麻全是待辦事項和所需材料的初步預估。
回到後殿院中,李池衛對汪細衛吩咐道:“細衛,你先回屋去,把剛才記的東西好好整理一下,特彆是物料清單,要分門彆類,估算清楚數量,擬個詳細的單子出來。”
“是,師傅!”汪細衛接過任務,知道這是師傅有意鍛煉他,立刻拿著本子快步向西廂房走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待汪細衛走後,玄雲道長對李池衛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李師傅,這邊請,再用些粗茶。”
兩人默契地向後殿內玄雲道長靜修的精舍走去,顯然還有更為重要或隱秘的事情需要避開汪細衛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