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小道童早已乖巧地備好了茶水。
而西廂房內,汪細衛正坐在窗前的木桌旁,凝神靜氣,開始一項項梳理、歸類、計算。窗外,鬆濤陣陣,江流有聲,仿佛在陪伴著他完成這項重要的準備工作。
一項龐大的、蘊含著秘密的修繕計劃,正在這雲端的道觀裡,悄然從構想邁向現實。
天色漸晚,山間的暮靄再次聚攏,玄雲觀的燈火在蒼茫暮色中顯得格外溫暖。
西廂房裡,汪細衛終於長舒一口氣,放下了筆。桌上,那份物料清單已然寫得滿滿當當,分門彆類,數量、規格都清晰列明。
他仔細檢查了一遍,自覺計算精準,並無疏漏,這才拿著清單去找師傅。
李池衛正和玄雲道長在後殿簷下坐著閒聊,見汪細衛過來,便接過了清單。
玄雲道長也含笑看來,目光中帶著期待。
李池衛目光銳利地掃過清單上的每一項,手指偶爾在某個數字上輕輕一點,沉吟片刻。
很快,他便看完了,卻沒有立刻說話,而是將清單遞回給汪細衛,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地說道:“嗯,列得還算清楚。”
“這樣,你把所有易碎、怕磕碰的物資,比如瓦片、琉璃件、還有那些特定的防水卷材,數量上調百分之十。”
“其他如木材、磚石、水泥等普通材料,整體上調百分之五。”
汪細衛一下子愣住了,接過清單,臉上寫滿了困惑和不解。
他張了張嘴,下意識地想反駁:“師傅,這……這些數目我都反複算過,是根據實際麵積和損耗仔細核算出來的,應該……應該夠用的呀?而且……”
而且這是給玄雲道長幫忙,道長和師傅是故交,怎麼能這樣憑空多加量,豈不是有占道長便宜之嫌?
後麵這話他沒敢說出口,但眼神裡的意思卻明明白白。
李池衛看著徒弟這副懵懂又有點較真的樣子,並沒有生氣,隻是輕輕歎了口氣,眼神裡流露出一種“是時候該教你最後一點東西了”的複雜神情。
他指了指窗外呼嘯的山風,那風聲比山下猛烈得多,吹得窗欞都在微微作響。
“細衛啊,”李池衛的聲音沉穩而語重心長,“這就是我這次帶你出來,最想讓你明白的一件事。你不能隻低著頭算紙麵上的數,得學會抬頭看天,低頭看路,把周遭的環境都算進去。”
他頓了頓,繼續解釋道:“你以前跟著我修房建屋,大多是在山穀裡、平地上,那裡風小、氣候溫和。可你看看這裡……”
他再次指向窗外,“這是山頂,一年四季大風不斷,尤其是秋冬季節,風勢更猛。”
“你用山下那種常規的算法,修好的東西,在這大風口上,可能三五年就被摧殘得不像樣子了!耗材必須預留出對抗風蝕的餘量,這叫‘為建築考慮’。”
汪細衛聞言,猛地抬起頭,望向窗外沉沉的暮色和隱約可見的、被風吹得狂舞的樹梢,一下子恍然大悟!
自己確實完全忽略了這最關鍵的環境因素!臉上不禁露出慚愧的神色。
李池衛見他聽進去了,便繼續往下說,聲音在風聲中顯得格外清晰:“還有,這一路上來有多難走,你是親身經曆過的。”
“空手爬上來都要兩個多時辰,所有這些材料,都得靠人力一步步背上來!這中間,磕了碰了、摔了碎了、受潮了,都是難免的損耗。”
“你按理論上的‘剛好夠用’去買,等到真用的時候發現缺這少那,難道還要為幾片瓦、一袋水泥再單獨雇人跑一趟?”
“那耗費的人工和時間成本,遠比一開始就多備一點要高得多!這叫‘為效率考慮’,也是‘為乾活的人考慮’。”
他看著汪細衛,目光深沉:“一個好的工頭,接到一樁活,不能隻盯著眼前的尺寸方圓。”
“你得替主家想到長遠,替建築想到堅固,替你自己和乾活的兄弟們想到順利省力,方方麵麵都得算計周到。這才算真正出師,能自己立起門戶,讓人放心地把工程交給你。”
這一番話,如同重錘敲在汪細衛的心上。他之前所有的困惑和那點小小的“正義感”頓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佩和感激。
他看著師傅飽經風霜卻充滿智慧的臉龐,鼻子忽然有點發酸。
他多麼希望師傅還能像以前一樣,一直帶著他,為他遮風擋雨,指點迷津。
但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他強行壓了下去。他想起師父曾經說過,雛鷹總要自己飛翔。
是啊,自己已經長大了,不能再一味依賴師父的羽翼。
是該自己獨立去闖蕩,去承擔,甚至……是該輪到自己去掙錢,去孝敬日漸年邁的師父和師娘了!
他用力地點了點頭,眼神變得堅定起來,鄭重地對李池衛說:“師傅,我明白了!是我想得太簡單了。我這就回去,按照您說的,把清單重新核算一遍!”
這時,清風小道童清脆的聲音傳來:“師父,李師傅,汪大哥,齋飯備好了。”
玄雲道長一直靜靜地聽著師徒二人的對話,此刻撫須微笑,眼中滿是讚賞。
他對李池衛道:“李師傅教徒有方,令人敬佩。走吧,先用齋飯,此事不急在一時。”
汪細衛收起清單,跟著師傅和道長向膳堂走去。
窗外山風依舊,但他的心境卻已大不相同。
這頓齋飯,他吃得格外安靜,腦子裡反複回響著師傅的教誨,仿佛吃下去的不僅是飯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成長的領悟。
感謝大家的陪伴,感謝大家送來的催更,感謝大家送來的為愛發電和各種小禮物,非常感謝!
一萬字送上,祝大家周末快樂!
喜歡山裡那點破事請大家收藏:()山裡那點破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