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_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8章(1 / 2)

薊城這場婚宴既收獲了公卿們的真摯賀喜,也難免夾雜著幾道酸澀的目光。

倒無人敢對燕王納妃有所非議——以殿下尊貴的身份,迎娶絕世本是天經地義。這世間能配得上燕王的,原就該是傾國傾城之色。

不過若論誰是【三國第一】,貂蟬當之無愧。令某些人眼紅的,正是這位絕代佳人即將踏入燕王宮的殊榮。

最不甘心的當屬那些暗許芳心的少女們。趙雲之妹趙雨自初見燕王便芳心暗許,這些年在王後甄薑關照下,早被視作未來嬪妃。甄宓更是以未來王妃的標準精心教養,連宮規禮儀都學了個通透。

可燕王總以年紀尚小推脫婚事,連王後都拿他沒辦法,隻能溫言安撫兩位姑娘。喜宴上趙雨與甄宓幽怨的眼神,盯得劉鳳脊背發涼,隻得佯裝未見。

見那貂蟬剛來薊城就搶走正妃之位,兩個姑娘氣得眼圈發紅。但再不甘心也無計可施——誰讓燕王非要等她們及笄才肯迎娶?

對劉鳳而言,能迎娶【三國第一】貂蟬,算是圓了穿越者的一大夙願。

劉鳳並未因眼前之事而沾沾自喜。雖然男子大多鐘情於美貌女子,但自他穿越至漢末亂世,已然見識過眾多載入史冊的絕代佳人。

隨後的日子裡,劉鳳接連收獲喜訊。燕國迎來了眾多投奔的文武賢才。

原本在荊州襄陽鬱鬱不得誌的魏延,果真率領同鄉跋山涉水來到燕國都城薊城,專程拜訪黃忠,意欲在燕國謀求官職。

劉鳳在永寧殿親自接見魏延,簡單考察其兵法謀略、指揮作戰、武藝修為等方麵。魏延的表現令劉鳳甚為滿意,當即將其招入麾下,並安排其進入軍事學院進修。

魏延確實天賦異稟,無論是兵法運用、統兵作戰還是個人武藝都頗具造詣。隻是這位年僅十七歲的少年尚未經曆真正戰火淬煉,更缺乏實際領兵經驗。

況且燕隊的作戰體係與指揮方式迥異於其他諸侯。儘管劉鳳十分器重魏延的才能,又有黃忠作保,仍堅持讓其先入軍事學院深造。

魏延對此欣然接受。早前拜訪黃忠時,他已詳細了解燕製,因此毫不猶豫地前往軍事學院進修。

此後,越來越多的賢才陸續抵達薊城,希望在燕國朝堂上一展抱負。

其中部分人是慕名而來,被薊城設立的招賢館所吸引;有些則是仰慕燕王的權勢地位,為天下大義之名所感召;還有自稱忠於漢室的誌士,專程前來輔佐燕王匡扶漢室。

此外,也不乏經公卿百官舉薦遠道而來的俊傑。譬如曾任大將軍何進幕僚的著名文士——陳琳。

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人,原為漢大將軍何進帳下主簿。何進遭十常侍暗害後,董卓率西涼軍入主洛陽,強占大將軍府邸。

見局勢危急,陳琳連夜逃離洛陽,暫避於摯友家中。時值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他本欲投奔故交袁紹。

然燕王劉鳳在討董戰役中屢建奇功,大敗西涼十萬雄師,迫其狼狽逃回關中。反觀聯軍盟主袁紹剛愎自用,優柔寡斷,令人失望至極。

後隨燕王遷徙的數十萬洛陽百姓北上,陳琳亦在其中。居燕國月餘,他與友人遍訪各郡縣鄉裡,親眼見證燕國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考察既定,陳琳返回薊城後徑直前往招賢館自薦。因其曾在大將軍府任職,頗有聲望,館吏當即引其入宮覲見。

永寧殿內,燕王劉鳳親自接見這位未來的建安七子。雖知其曾效力敵營,但各為其主,故而未存芥蒂。

唯安置職務一事令燕王頗費思量。陳琳文名遠播,然史料載其不擅理政、治軍,亦非謀士之才。

那是在官渡之戰前夕,時任袁紹帳下謀士的陳琳揮毫寫下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犀利筆鋒將曹操先祖挨個痛斥,頓時名震九州。

相傳曹操展讀檄文時,竟在眾臣麵前擊節讚歎,稱其文采斐然。平心而論,此人除卻錦繡文章外,確實未有其他過人之處。

正因如此,劉鳳對如何安置陳琳頗感棘手。人家千裡來投,總不能拒之門外。但燕國官場講究實務,不通政事者寸步難行。

沉思之際,劉鳳忽然靈光乍現,喃喃自語道:妙筆生花...妙筆生花!遂拍案決定:既然陳琳文采出眾,不妨派往薊城書院執教,同時兼任報社主編,負責審閱學子投稿。

如此安排有三得:一可掌控燕國輿論,二不落慢待賢才之嫌,三能讓其才華得以施展。劉鳳將這番考量細細道來,陳琳聞言欣然應允。

其實陳琳本就厭場傾軋,昔日在大將軍府任幕僚時已心生倦意。如今既能遠離權謀,又可執筆為業,自然滿懷憧憬地赴任去了。

此後數日,劉鳳又陸續接見了一批來自各地的投效之士。值得一提的是,他與劉虞這對叔侄同屬宗室,封地相鄰,素來交好。

知道了侄兒招募文武人才的消息,劉虞特意為侄兒推舉了八位北疆才俊。這些年輕人各有所長,在當地頗負盛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分彆是:田疇、鮮於銀、鮮於輔、齊周、孫瑾、張逸、張瓚、尾敦!

其中名聲最顯赫的,當屬右北平無終人田疇田子泰。

原本的曆史軌跡中,劉虞以禮相邀田疇,對其才乾十分賞識,任命他為幽州從事。

在幽州變局中,田疇曾提醒主公劉虞,公孫瓚心懷不軌,應當儘早除掉。然而劉虞並未采納,反而派他前往長安朝見天子。

待田疇完成使命返回薊城時,主公已遭公孫瓚毒手。

田疇不懼公孫瓚的威勢,毅然在家中為劉虞設祭。公孫瓚顧忌其聲望,不敢輕舉妄動。

此後田疇隱居不出,直至曹操平定北方,準備征討烏桓時,他才出山獻策,助曹軍大破烏桓。

此後他再度歸隱,終身不仕二主,堪稱忠義之士的楷模。

鮮於銀、鮮於輔與齊周在主公遇害後,聚集舊部反抗公孫瓚,使其始終無法完全掌控北疆八郡。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