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_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8章(2 / 2)

推荐阅读:

孫瑾、張逸、張瓚三人更為剛烈,在主公被害後,他們當眾痛斥公孫瓚的,最終在州牧府前以死殉主。

尾敦則不顧個人安危,頂住公孫瓚的威脅,帶領舊部搶回主公,妥善安葬。

這八位皆是忠肝義膽的豪傑之士。

得知這些忠義之士前來投效,劉鳳在永寧殿一一召見他們。

眾人中,劉鳳最熟悉的就是田疇。漢末三國史料中對田疇的記載較為詳儘,其餘幾人僅略有耳聞。

劉鳳深知田疇熟悉草原各部族的情況,日後燕國若要掌控北方草原動向,此人不可或缺。

劉鳳當即任命田疇為烏桓校尉,命其前往綏北城輔佐關羽鎮守北方草原。此前烏桓各小部落在公孫瓚下曾舉兵進犯燕國城池。

叛亂雖已被燕國大軍平定,黃忠率十萬鐵騎蕩平參與叛亂的部落,並將各部首領儘數誅殺以儆效尤。唯獨以烏桓王為首的三大部落始終效忠燕國,未曾參與叛亂。然燕國鐵騎在草原上的征伐行動,仍令烏桓牧民終日惶惶不安。

劉鳳尚無吞並烏桓部族之意,故需派遣熟悉草原的將領前去安撫。正苦於無人可用之際,田疇前來投效,恰解此憂。田疇身為北疆人士,深諳草原部族習性,對調和烏桓與燕國關係自是駕輕就熟。

麵對王上重托,田疇毫無推辭之意,慨然領命。其餘七人——鮮於銀、鮮於輔、齊周、孫瑾、張逸、張瓚、尾敦,則被安排至軍事學院進修,待學成後再委以軍職。七人對王上安排皆無異議,當即前往學院修習。

待八人職務安排妥當,劉鳳隨即召見下一位大才。這位三國頂尖謀士的出現,實乃天意使然。某日劉鳳微服出巡,途經流沙酒樓時,聽見眾學子縱論天下大勢。其中一位帶著濃鬱西涼口音的學子,對諸侯格局與未來數十年形勢剖析之精準,令劉鳳為之側目。

劉鳳聽得嘖嘖稱奇,連忙吩咐周泰前去請那位學子過來。兩人相談甚歡,劉鳳便隨口詢問對方的來曆。

那位西涼學子坦然答道:西涼楊阜,字義山。

永寧殿內。

劉鳳望著略顯拘謹的楊阜,含笑打趣道:先生,咱們又見麵了!

楊阜神情複雜,既驚訝又帶著幾分苦澀:臣不知昨日酒館中竟是燕王殿下,多有失禮之處,還望殿下恕罪。

端坐禦座的劉鳳依舊帶著溫和笑意:先生何必如此多禮?昨日與先生暢談,本王甚是愉快。

楊阜正色回道:昨日臣不知殿下身份,如今既知,自當謹守君臣之禮。

先生覺得本王的燕國如何?劉鳳話鋒一轉,拋出了新的話題。

楊阜微微蹙眉,仔細斟酌言辭,明白這是燕王在考量自己的見解。他稍作思量,如實答道:臣自西涼來到燕國已月餘,隨友人走訪各地,見百姓安居樂業。燕國實乃亂世中難得的淨土。

百姓不需負擔沉重賦稅,不必擔憂官吏盤剝,更無懼異族侵擾。在殿下與百官治理下,燕國國富民強,軍威遠播。

聽聞這番讚譽,劉鳳直截了當道:如今朝中禦史大夫一職尚有空缺,不知先生可願出任此職?

楊阜整肅衣冠,鄭重行禮:王上垂愛,臣楊阜必當竭誠效忠。

此後君臣二人商議國事,直至日暮時分,楊阜方才獨自離宮而去。

最近劉鳳無論多忙,都會抽空接見那些千裡迢迢來投奔燕國的賢才。

但有一位頂尖武將差點與燕國擦肩而過,其中緣由頗為戲劇化。

前些日子,一位年輕將領來到招賢館,想投效素有仁德之名的燕王。可惜這位小將既無聲望,又非世家子弟,隻想在軍中建功立業。

須知燕趙之地素來名將如雲,燕國缺的是治世能臣,而非領兵之將。更糟的是,這位小將完全跑錯了地方——招賢館的官員耐心解釋,從軍該去軍營報名處。

滿懷熱忱而來的小將聽完大失所望,正欲離去時,恰遇前來取名單的郭嘉。聽聞事情原委後,郭嘉特意叫住這位小將。

問明情況後,郭嘉亮明身份,要帶他入宮麵見燕王。小將得知眼前竟是朝中重臣,還要引薦自己覲見,頓時感激涕零地跟著去了。

其實郭嘉並非了解小將的才能,而是記得燕王曾提過此人之名——燕王早與他談論過那些埋沒民間的英才,還讓隱秘衛特彆留意。

郭嘉對自家君王的眼光毫不懷疑。既然君王如此器重眼前這位年輕將領,說明此人絕非等閒之輩。

隻因這位小將名叫陳到,字叔至!

史書有載,陳到,汝南人士,乃蜀漢名將,統領精銳白毦兵,地位僅次於趙雲,以忠誠勇猛聞名於世。

蜀漢建興年間,官拜征西將軍、永安都督,封亭侯。

此人是劉備的親衛統領,肩負護衛之責,相當於禦林軍兩大首領——典韋與周泰!

若論實力,陳到更勝典韋、周泰一籌。

他不僅是頂尖武將,更具備統兵練兵之才,僅次於高順。

日後威震天下的白毦精兵,正是由他一手訓練而成。

在原曆史中,陳到與趙雲共同執掌白毦兵,為蜀漢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