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傳令兵忍著疼含混不清地說道:"嗚嗚......三刀嗚......華雄......"
袁紹見狀大喜,顧不得斥責其失儀,急忙追問:"可是劉將軍斬了華雄?"
眾諸侯暗自心驚:"這劉三刀當真如此了得?"
孰料那傳令兵拚命搖頭,急得直比劃:"嗚嗚......不是......華雄嗚嗚......三......"
"砰"的一聲巨響,眾人抬頭看去,隻見袁術拍案怒喝:"混賬東西!換個口齒伶俐的來稟報!"
那傳令兵嚇得魂飛魄散,轉身想逃卻又栽倒在地,隻得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
這場鬨劇看得眾諸侯冷汗涔涔,心中暗罵:"到底斬沒斬華雄?來報信的怎麼比打仗的還不中用!"
不多時,又一名傳令兵快步進帳,諸侯們紛紛伸長脖子張望。
新拉埃的信使汲取了同僚的教訓,目光緊鎖地麵,單膝跪地抱拳彙報:"啟稟盟主,劉三刀將軍僅出兩招,便被華雄斬於馬下。"
"什麼!又被華雄那逆賊得手......"帳內諸侯再度嘩然,齊刷刷將目光投向陶謙。
方才將劉三刀吹噓得天花亂墜的陶謙,此刻麵如土色,迎著眾人視線慌亂辯解:"劉三刀將軍的鐧全在第三刀,若能使出絕招,定取華雄首級!"
這番厚顏的言論讓諸侯們先是一怔,繼而麵紅耳赤,若非礙於盟友情麵,早已破口大罵。
袁紹癱坐在虎皮椅上,攥拳恨聲道:"可惜顏良文醜二位上將未至,豈容華雄猖狂!"雖心知愛將未必能敵華雄,但身為盟主不得不提振士氣。
原欲派夏侯兄弟出戰的曹操,見華雄如此悍勇,悄悄按住躍躍欲試的兩位族弟。中軍大帳死寂如墳,不知是震懾於華雄之威,還是各懷鬼胎。
袁紹麵色鐵青正要發作,劉備突然出列獻計:"盟主莫忘,燕王殿下素稱帝國戰神,其麾下"帝國第一軍"猛將如雲。如今既與聯軍共抵汜水關,豈能坐觀成敗?"
燕王殿下也該出一份力。如今聯軍敵不過華雄那逆賊,何不請燕王出戰?"
自公開表明立場後,劉備便被袁紹收入帳下。他對燕王劉鳳此前的羞辱始終耿耿於懷。
劉備心中盤算:若能讓燕王迎戰華雄,倘若那華雄果真驍勇善戰,將燕王斬於馬下,那便是天大的好事!
袁紹聽聞新收部下的提議,眼中精光一閃,暗想:"正是!憑什麼他們在前線浴血奮戰,燕王劉鳳卻在後方坐享其成?
既同為討伐董卓而來,自當各儘其力。
既然華雄勇猛難當,不如就讓燕王去會會他!
燕王不是號稱帝國第一名將嗎?何不陣前與華雄一決高下?
若能斬殺華雄,算你本事;若反被華雄所殺,也隻能歎一聲可惜了!"
打定主意後,袁紹便將邀請燕王的重任轉交給曹操:"孟德,你與燕王有舊,就由你去請燕王出戰華雄吧。"
確實,在場諸侯中,唯有曹操曾與燕王共事,交情匪淺。
曹操也不推辭,爽快應道:"好,那就由我去請燕王迎戰華雄。"
說罷便邀上幾位相熟的諸侯,一同前往燕軍駐地。
............
汜水關外,聯軍大營,燕軍中帳。
劉鳳端坐主位,聽完曹操等人的來意,含笑說道:"既然諸位聯袂相求,寡人便應下了。
華雄就交給寡人來解決,汜水關也一並由我燕軍攻取。"
聽聞燕王這番豪言,曹操等人暗自吃驚:"燕王當真好氣魄,竟全然未將華雄放在眼裡。"
燕王殿下的語氣何等豪邁!當其他諸侯還在為如何斬殺華雄發愁時,他已揚言要率軍攻破天下雄關【汜水關】!
曹等人雖心中盤算,麵上卻恭敬抱拳道:“外臣恭祝燕王殿下旗開得勝!”
“嗯!且待寡人捷報!”劉鳳負手而立,嘴角揚起勝券在握的笑意。
“外臣告退。”曹等人向王座躬身行禮,隨即退回聯軍大營。
甫一歸營,曹便將燕王的豪言轉述眾諸侯。
帳內諸侯聞言,皆暗自搖頭,卻無人直言。袁紹、袁術、劉備、韓馥等人冷眼旁觀,隻等燕王劉鳳陣前出醜。
——
汜水關外,燕軍大營。
劉鳳召集眾將,鋪開戰圖道:“聯軍既請我軍為先鋒,諸位誰願取華雄首級?”
目光掃視間,他最終定格在關羽身上:“雲長,此戰非你不可。須斬華雄以震軍威,讓天下知我燕軍鋒芒!”
演義中溫酒斬華雄雖為杜撰,卻是一段佳話;正史裡華雄實死於孫堅之手。但此刻——)
“末將定不辱命!”關羽接過周倉遞來的青龍偃月刀,率五千鐵騎出營。逆光中,長須與戰袍齊飛。
劉陵猛然站起,含笑對帳中眾將道:"爾等隨孤一同前去觀戰如何?孤對華雄與關羽之戰頗感興趣。"
"遵命!"帳內諸將齊聲領命,皆抱拳應諾,隨王駕同赴陣前。
戰場之上,華雄跨坐西涼駿馬,在兩軍陣前耀武揚威。那張凶神惡煞的麵容配著馬鞍兩側懸掛的兩顆血淋淋的首級——其中一顆麵有三道刀疤——更顯殺氣森然。
他策馬在陣前來回奔馳,向著諸侯聯軍營地高聲叫罵:"十八路諸侯儘是鼠輩!那號稱江東猛虎的孫堅,不過江中水鼠耳!"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