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_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7章(2 / 2)

推荐阅读:

劉鳳嘴角微揚,欣慰道:"甚好!諸將為維護"帝國第一軍"威名而戰意昂揚,寡心甚慰。

此正顯我"燕旅"已鑄就軍魂,且這軍魂正融入三軍將士的血脈之中。"

朕始終認為,真正的百戰雄師必須鑄就軍魂,唯有如此方能所向披靡,無堅不摧。

燕隊唯有凝聚鐵血軍魂,方可當之無愧稱霸九州!

然兵戈之事終需順應時勢,為謀萬世基業——

此刻當暫斂鋒芒,韜光養晦,效"八二三"之策厚植國力。

唯此方能使燕旗永鎮山河,成就亙古未有的不朽傳奇!

劉鳳先以豪言激蕩三軍,忽而眼鋒如刃,寒聲道:"子龍所言極是!大燕威嚴豈容螻蟻?凡犯天威者,必以血海相報。

今縱公孫度鼠輩遁歸遼東,不過是為千秋大計暫留其顱。爾等真當那老賊能苟全性命?

待其縮回平襄巢穴,朕自會令其日夜難安!

此番我大燕雖需整飭新得疆土,又豈容公孫老賊喘息練兵?

待其歸巢之日,遼東境內烽煙四起,叛旗如林。莫說重振軍備,能保全現有兵力便算他公孫氏祖墳青煙衝霄!"

帳中諸將聞言目光灼灼,爭先拜問:"陛下莫非早在遼東布下暗棋?"

劉鳳撫掌而笑:"表麵觀之,公孫度殘部安然北撤,我軍未予追擊,似成兩相罷兵之局。

然——"他忽然戟指北疆,"這老賊的修羅場,此刻才剛開筵!"

遼東公孫度雖掌握至高威權,扶餘、及三韓部族皆被其武力懾服。

此番扶餘與聯軍隨公孫度進犯燕境,一為聽令行事,二欲劫掠物資以充國庫。

未料兩馬非但未能攜戰利而歸,反遭全軍覆滅之厄運。

尤為可歎者,此敗實乃公孫度暗中設計所致。

經此一役,扶餘與二王豈願再俯首稱臣?

更兼遼東軍主力折損甚巨,二國或將趁機掙脫公孫度掌控。

若真如此,遼東大地恐將烽煙四起!

"主上聖明!"趙雲、典韋、周泰三人齊聲讚道。

老將黃忠卻持重諫言:"我軍雖重創遼東兵馬,然公孫度麾下仍有六萬精銳。反觀扶餘、兵力儘喪,以二王怯懦秉性,未必敢興兵反叛。"

四將目光齊聚之際,劉鳳成竹在胸:"二王脾性寡人豈能不知?公孫度身側早有隱秘衛潛伏,漸得其信任。隻需暗中策動,必令遼東亂象紛呈——屆時隱秘衛自當兩國遺民,共討!"

潛伏的暗線可借職務便利,令遼東四郡陷入動蕩,使公孫度無暇休整兵力、壯大軍力。

時日一久,縱使我大燕按兵不動,公孫度亦難逃厄運。"

眾將頓悟其理。典韋、周泰、黃忠、趙雲此時方知燕王深遠謀劃——難怪王上對公孫度殘部網開一麵,任其遁回遼東,原是早有布局。

作為三大情報機構之一,隱秘衛的手段他們心知肚明。軍情刺探離不開隱秘衛配合,但劉鳳明令禁止將領乾涉隱秘事務。雙方猶如軍政分治,將領們僅知概況。

劉鳳五指虛握,目光灼灼道:"時局關鍵正在於此。隻需爭取時日,我大燕國力必將蒸蒸日上。有隱秘衛在遼東攪動風雲,公孫度豈能安養生息?"

"放殘兵歸平襄,既可令遼東軍力在戰事中消耗殆儘,又能引出所有隱患。待我大軍東征時,既可殲滅來犯之敵,又能輕取羸弱的遼東四郡。"

"此乃一箭雙雕之策。現在諸位可明白其中深意?"

帳內諸將聽聞全局布局,皆是敬服。他們躬身抱拳:"王上運籌帷幄,高瞻遠矚,末將等欽佩之至。"

劉鳳聞言展顏,擺手道:"時辰不早,諸位且回營歇息。明日大軍開拔,班師回薊城——朝中尚有要務亟待處置。"

《燕國記事:劉鳳平叛歸途》

王師北歸之際,四方諸侯必已刀兵相向!

吾燕正值虛弱,恐有宵小趁機犯境,當速返王都坐鎮。

"末將告退!"趙雲四人抱拳而退,鐵甲鏗鏘間已出帳外。

空蕩的軍帳內,劉鳳獨坐虎皮帥椅,以指揉額:"這明君當真難做,倒不如學皇兄漢靈帝)做個逍遙昏君!"

適才議事,他尚藏半分心思未露——縱放公孫度叛軍,實為深謀遠慮。臨離洛陽時雖當眾立誓來年再伐董卓,不過權宜之計耳。

若真救回少帝劉協,反受其製。此番會盟,所求不過名利二字:

名者,已獲討逆大義;利者,得洛陽珍寶七十車,遷六萬百姓,兼收絕色佳人貂蟬。

今觀洛陽焦土,雍涼貧瘠,徒耗兵力征討,實非智者所為。

況且,真要把劉協那小皇帝救出來,送回洛陽皇宮,等於給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鎖。

劉鳳,劉子度,絕不可能俯首稱臣,向劉協那小皇帝低頭。

若效仿董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必將重創燕國與自身的威望,多年心血恐毀於一旦,實在得不償失。

挾天子以令諸侯雖極具實效,卻遺禍深遠,千百年後隻會留下千古罵名。

他身為帝國宗室藩王,天子之皇叔,絕不能淪為背信棄義之徒。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