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鐵腕懷柔定天竺 遠交近攻謀重洋_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 > 第14章 鐵腕懷柔定天竺 遠交近攻謀重洋

第14章 鐵腕懷柔定天竺 遠交近攻謀重洋(1 / 1)

啟元十五年七月的加爾各答,恒河三角洲的悶熱潮濕被帝國西路軍大本營內更加熾熱的氣氛所取代。

定王柏淩峰站在威廉堡改建的作戰室內,巨大的印度次大陸沙盤上,代表帝國力量的赤色箭頭已從東、北兩個方向,如同蓄勢待發的鐵鉗,深深楔入英屬印度的腹地。

常備第一軍鄧安邦部已在胡格利河下遊完成登陸,與何雄第四軍、王士珍第五軍勝利會師,兵鋒正盛;常備第八軍馬嘯川部先頭部隊柏淩源第二十二師,亦如一把尖刀,穿透緬北群山,出現在阿薩姆平原邊緣,兵鋒直指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

然而,柏淩峰並未立即下令發動總攻。他深知,印度不同於南洋,此地土邦林立,宗教民族關係錯綜複雜,英夷百年殖民統治根基深厚,絕非單憑軍事征服就能長治久安。帝國需要的,是一個穩定、臣服並能提供資源的南亞次大陸,而非一個烽火連天、處處反抗的泥潭。

“王爺,第一軍鄧安邦部已休整完畢,士氣高昂,請戰之聲不絕於耳。”第四軍軍帥何雄指著沙盤上恒河中遊的阿拉哈巴德,“英印軍主力集結於此,企圖依托恒河天險與我軍決戰。我軍正可挾新勝之威,一舉擊破其主力,則德裡門戶洞開!”

第五軍軍帥王士珍亦道:“馬嘯川第八軍自東北而來,如奇兵天降,可令英夷腹背受敵。此時不戰,更待何時?”

柏淩峰目光沉穩,掃過眾將:“諸位求戰之心,本王深知。然陛下與武王屢次諭示,印度之戰,需軍事與政治並重。強弓硬弩可破堅城,卻難服人心。”他拿起一份錦衣衛密報,“據報,英印軍內部,印度籍士兵士氣低落,逃亡日增;諸多土邦王公對英國敗退心存異誌,卻又懼我帝國兵威,持觀望之勢。此時若一味強攻,逼其太甚,恐使其團結在英夷旗下,負隅頑抗。”

他走到沙盤前,手指劃過廣袤的恒河平原和德乾高原:“我軍當下要務,乃是‘鐵腕懾服,懷柔招撫’雙管齊下。以雷霆手段,殲滅敢於頑抗之英軍主力,此為鐵腕,立威也。同時,廣布仁政,招攬土邦,瓦解英夷統治根基,此為懷柔,收心也。”

他隨即下達一連串命令,聲音斬釘截鐵:

“何雄第四軍、王士珍第五軍,沿恒河兩岸,穩步向西推進,清掃外圍據點,對阿拉哈巴德形成壓迫之勢。遇英軍主力,則集中兵力,果斷圍殲!遇土邦武裝,則先勸降,冥頑不靈者,立誅其首,焚其堡寨,以儆效尤!”

“鄧安邦第一軍,為總預備隊,同時分遣精銳,配合錦衣衛及外交部特派員,持陛下《安撫天竺諸邦詔》,前往恒河流域及比哈爾、奧裡薩等地,招撫各大土邦。許其保留部分權位、私產,但必須承認帝國宗主權,繳納賦稅,提供糧草,並接受帝國派官監政、駐軍。”

“馬嘯川第八軍,出阿薩姆後,不必急於南下會戰。其首要任務,乃是穩定東北諸邦,打通與滇緬之聯係。對那加、米佐等山地部落,可剿撫並用,恩威並施。同時,遣一部精銳,做出向孟加拉北部及尼泊爾方向機動之姿態,威懾西藏周邊,確保帝國西南邊陲無虞。”

“令海軍西洋艦隊提督李準,加強對印度西海岸之封鎖與炮擊!重點打擊孟買、卡拉奇等英軍物資集散地。另,派遣小規模艦艇分隊,搭載陸戰隊員,襲擾其沿海補給線,製造恐慌,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戰略既定,帝國的戰爭機器再次高效運轉,但此次,鐵血征伐之外,更多了政治謀略的縝密織網。

在恒河東岸,何雄第四軍之徐樹錚第十師,以一場乾淨利落的殲滅戰,將企圖依托一座堅固城鎮抵抗的一個英印旅團團包圍。在勸降無效後,徐樹錚調集師屬炮兵和臨時配屬的獨立重炮營,對城鎮進行了長達半日的毀滅性炮擊,隨後步兵發起總攻,全殲守敵,旅長以下三千餘人被擊斃,俘虜寥寥。此戰消息傳開,沿途諸多原本態度曖昧的土堡領主聞風喪膽,紛紛遣使獻上降表、糧草,表示願效忠帝國。

與此同時,手持金漆詔書的外交部特使與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在精銳小部隊的護衛下,頻繁出入於各大土邦王公的宮殿。他們一方麵展示帝國皇帝的“恩典”與“寬仁”,承諾保護其基本利益;另一方麵,也毫不掩飾地透露帝國大軍的雷霆手段與繼續西進的決心。在赤裸裸的武力威懾與切實的利益承諾下,恒河流域數個頗具影響力的土邦王公,在經過激烈掙紮與秘密磋商後,終於倒向了帝國一方。他們不僅提供了大量軍糧,開放了道路,有些甚至派出了象征性的部隊隨帝國軍行動,雖然戰鬥力堪憂,但其政治意義巨大,極大地動搖了英印殖民統治的合法性。

而在遙遠的印度西海岸,西洋艦隊提督李準,正嚴格執行著柏淩峰的封鎖命令。“宣武”號戰列艦率領著數艘巡洋艦,如同移動的鋼鐵堡壘,巡弋在阿拉伯海東部。了望哨發現了由兩艘英國舊式巡洋艦護航的運輸船隊,試圖衝破封鎖線向孟買運送物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全艦進入戰鬥位置!目標,敵護航艦隻,主炮齊射!”李準站在“宣武”號艦橋上,冷靜下令。

八門四百零六毫米巨炮發出震徹海天的怒吼,巨大的水柱在英艦周圍衝天而起。經過不到二十分鐘的炮戰,一艘英艦被重創起火,另一艘見勢不妙,釋放煙幕試圖掩護運輸船隊撤退。

“想跑?沒那麼容易!”李準冷笑,“命令驅逐艦支隊前出,施放魚雷!巡洋艦集中火力,打擊運輸船!”

帝國海軍的驅逐艦如群狼般撲上,致命的魚雷劃破湛藍的海麵。幾聲沉悶的巨響後,兩艘大型運輸船被擊中,迅速傾斜,船上的軍用物資和增援部隊紛紛落水。殘餘的英艦和運輸船狼狽逃竄,帝國海軍再次成功切斷了英軍的一條重要海上生命線。

就在印度戰局按照柏淩峰的“鐵腕懷柔”之策穩步推進之際,一封來自新京,標注著“絕密·禦前”的加急電文,被送到了柏淩峰與遠在星洲的武王柏淩嶽案頭。幾乎同時,坐鎮柏林的外交大臣襄王柏淩川,也發回了內容相關的長篇密電。

電文的核心內容,指向了帝國與德意誌帝國之間,因歐陸局勢劇變和帝國勢力迅猛擴張而日益微妙、複雜的關係。

皇帝柏淩雲在禦前密電中明確指出:德國速勝法國、威壓英俄,其霸權野心已暴露無遺。一個過於強大的德意誌,不符合帝國的長遠利益。此前與德國的“默契”與合作,乃權宜之計。

如今,帝國在南洋、印度洋勢如破竹,已初步具備與列強博弈的資本。下一步,對德策略需進行調整,從“有限合作”轉向“合作與防範並重”,核心是拖延乃至阻止德國勢力過早、過深地介入印度洋及中東事務。

柏淩川的密電則提供了柏林一線的詳情:德皇威廉二世及總參謀部,對帝國在印度的迅猛進展和新建西洋艦隊表現出“高度關注”,甚至可說是“警惕”。德國特使馮·海因裡希近日頻繁拜訪柏淩川,言辭間除了繼續兜售所謂的“全球反英協約”,更隱晦地提出,希望帝國在“適當時機”明確表態,支持德國在歐陸的“新秩序”,並“尊重”德國在未來中東特指奧斯曼土耳其遺產及波斯灣)的“特殊權益”。作為回報,德國可“默許”帝國在印度及部分南洋地區的行動。

“默許?”星洲行轅內,武王柏淩嶽看著電文,嘴角泛起一絲冷意,“我帝國兒郎用鮮血打下的疆土,何時需要他德意誌來‘默許’了?”

他立即回電新京與柏林,並抄送加爾各答柏淩峰:“陛下聖斷!德國貪得無厭,欲以空口承諾換取帝國對其歐陸霸權及未來中東野心的承認,絕不可應允。然,此刻亦不宜與德公然決裂。臣弟建議:一、淩川在柏林,需與德方虛與委蛇,可表示‘理解’其關切,但就具體承諾,尤其是涉及中東者,須含糊其辭,以‘需陛下聖裁’、‘待印度戰事平息後再議’等借口拖延。二、加速印度戰事!必須以最快速度,造成印度大部已為我帝國實際控製之既成事實,讓德國人無隙可乘。三、西洋艦隊及未來印度洋防務,需立即著手規劃,目標不僅是屏護印度,更要前出至亞丁灣,威懾波斯灣,絕不容德國勢力輕易東漸!”

柏淩峰在加爾各答接到電文,深以為然。他召來何雄、王士珍、鄧安邦等將領,指著沙盤上阿拉哈巴德的方向,目光銳利如刀:

“諸位,陛下與中樞已下定最後決心!印度之戰,不能再拖!阿拉哈巴德之英印軍主力,必須予以殲滅!此戰,不僅要打垮英夷在印度東部的最後脊梁,更要打給柏林那些心懷叵測的日耳曼人看看!讓他們知道,這印度洋的天,已然變色!帝國,沒有興趣,也不會接受任何外來勢力對此地指手畫腳!”

他深吸一口氣,下達了最終決戰指令:

“以何雄第四軍為左翼,王士珍第五軍為右翼,鄧安邦第一軍為中堅主力及總預備隊!三軍合圍阿拉哈巴德!限爾等半月之內,解決戰鬥!馬嘯川第八軍,加速向主戰場靠攏,並嚴密監視西北方向可能之異動!”

“此戰,帝國不僅要贏,更要贏得乾脆利落,贏到讓所有旁觀者膽寒!”

命令傳出,集結在恒河中遊的帝國三大主力軍,如同三頭被解開枷鎖的洪荒巨獸,發出了震天的咆哮。無數的士兵、戰馬、火炮、車輛,開始向著阿拉哈巴德方向滾滾湧動,戰爭的陰雲再次密布於恒河上空,一場決定印度命運,乃至影響全球戰略平衡的決戰,一觸即發。

而在遙遠的西洋,李準指揮的艦隊,依舊不知疲倦地巡弋在通往印度的航線上,用冰冷的炮口,無聲地宣告著這片古老海域新秩序的降臨。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玄幻:我的係統選項愛整活 撿破爛成神,我靠廢鐵橫掃諸天 刀問天下 每日仙緣:開局撿漏長生道 考古浮海記 快穿:普通的我,靠美貌攻略?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弱國王女的王國振興術 快穿年代:我實習牲,微操即贏麻 重生70,老娘物資堆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