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研發進入第三個月,核心功能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一個新的問題被提上日程——給app起個合適的名字。周五下午的產品會上,會議室裡的氣氛比往常更熱鬨,白板上貼滿了寫著候選名稱的便簽紙,團隊成員們圍坐在一起,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市場部的小張第一個站起來,手裡舉著一張寫著“辰星生活”的便簽紙,語氣充滿自信:“我覺得叫‘辰星生活’最合適!咱們公司‘辰星科技’在本地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在智慧城市領域,很多客戶都知道我們的品牌。用‘辰星生活’做app名字,能借助公司現有的品牌影響力,降低用戶的認知成本,用戶一看就知道是我們公司開發的,信任感也更強。”
他剛說完,研發部的小李就搖著頭反駁,手裡拿著“智慧便民”的便簽紙:“小張,品牌知名度固然重要,但app的核心是‘便民’啊!‘辰星生活’太泛了,用戶不知道這個app是做什麼的。‘智慧便民’就不一樣了,‘智慧’體現我們的技術優勢,‘便民’直接點出app的功能,用戶一看就知道是解決生活服務需求的,定位更清晰。”
“我覺得‘智慧便民’有點太普通了,現在市麵上叫‘便民’的app一抓一大把,沒什麼辨識度。”運營部的周莉皺著眉補充道,她拿出自己寫的“鄰裡幫手”,“不如叫‘鄰裡幫手’,更親切,能拉近和用戶的距離,尤其是家政、維修這些服務,用戶更願意找‘身邊的幫手’。”
“‘鄰裡幫手’範圍太窄了,我們以後還要拓展餐飲外賣、超市到家這些業務,‘幫手’體現不出這些功能。”小張立刻反駁。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大家圍繞“辰星生活”“智慧便民”“鄰裡幫手”“生活管家”等十幾個名字爭論不休,有人覺得要突出品牌,有人覺得要強調功能,有人覺得要注重親切感,始終沒能達成一致。
林辰坐在會議桌的主位,手裡轉著筆,沒有說話。他的目光掃過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思緒卻不知不覺飄到了前幾天的晚上——那天他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推開門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蘇婉係著圍裙,正在廚房燉排骨湯,手機放在料理台上,屏幕上停留在一個家政預約app的界麵。
“怎麼還在用這個app預約保潔啊?上次不是說界麵太亂,找功能要半天嗎?”林辰走過去,從背後輕輕抱住她。蘇婉歎了口氣,拿起手機晃了晃:“沒辦法啊,現在的app要麼隻做家政,要麼隻做外賣,想找個能整合所有生活服務的平台太難了。”她關掉手機,轉頭看著林辰,眼裡滿是期待:“要是有個app能把吃飯、家政、維修這些需求都整合起來就好了,不用下載一堆軟件,打開一個就能搞定,這樣生活能更宜居。”
“宜居……”林辰在心裡默念著這個詞,突然眼前一亮。他猛地回過神,在大家爭論的間隙,突然開口:“我想到了!就叫‘宜居生活’!”
會議室裡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林辰身上。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馬克筆寫下“宜居生活”四個大字,語氣篤定地解釋:“‘宜居’這兩個字,比‘辰星’更有溫度——‘辰星’是公司品牌,而‘宜居’能讓用戶聯想到舒適、便捷的生活狀態,更貼近我們app的核心價值;比‘智慧便民’更有記憶點——‘智慧便民’太直白,而‘宜居’既有畫麵感,又容易記住,用戶看到名字,就能聯想到‘讓生活更舒適’的場景。”
他頓了頓,指著“生活”兩個字補充:“‘生活’則明確了app的定位,涵蓋餐飲、家政、維修等所有生活服務品類,不管以後我們拓展多少新業務,這個名字都能覆蓋。最重要的是,‘宜居生活’傳遞的是一種生活理念——我們不僅是做一個工具,更是在幫用戶打造更舒適、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大家在心裡默念了幾遍“宜居生活”,臉上漸漸露出認可的表情。小張撓了撓頭,笑著說:“林總,您這個名字確實比我們想的好!‘辰星生活’太局限於品牌,‘智慧便民’又太生硬,‘宜居生活’既溫暖又有辨識度,用戶應該會喜歡。”
劉娜也點頭讚同,拿出手機快速搜索了一下:“我剛查了,目前市麵上還沒有叫‘宜居生活’的生活服務app,商標也能注冊,不會有侵權風險。而且這個名字讀起來順口,不管是線上推廣還是線下地推,都容易傳播。”
運營部的周莉更是眼前一亮:“以後我們做推廣活動,還能圍繞‘宜居’做文章,比如‘宜居生活,讓家更溫暖’‘宜居生活,便捷每一刻’,sogan也很好想!”之前爭論的幾個人也紛紛點頭,原本僵持的局麵,因為“宜居生活”這個名字,瞬間達成了一致。
當天晚上,林辰特意提前回家,買了蘇婉最喜歡的草莓蛋糕。蘇婉正在客廳整理家務,看到他手裡的蛋糕,驚訝地問:“今天怎麼這麼早回來,還買了蛋糕?”
“有好消息要告訴你。”林辰把蛋糕放在茶幾上,拉著蘇婉坐下,笑著說:“我們的生活服務app,名字定下來了,叫‘宜居生活’。”
“宜居生活?”蘇婉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手裡的抹布都掉在了沙發上,她指著自己,語氣帶著不敢相信:“這……這不是我那天隨口說的‘生活能更宜居’裡的‘宜居’嗎?沒想到我隨口一句話,還能成app名字。”
林辰笑著把她拉進懷裡,在她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當然算!要不是你說‘讓生活更宜居’,我還想不到這麼好的名字呢。以後你就是我們app的‘首席產品顧問’,不管是功能優化,還是活動策劃,我都要多聽你的意見。畢竟,我們做的是‘宜居生活’,最懂生活需求的,還是你啊。”
蘇婉靠在林辰的懷裡,看著窗外漸漸亮起的路燈,眼裡滿是笑意。她知道,這個名字不僅是一個app的標識,更藏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而這份期待,即將通過“宜居生活”,傳遞給更多人。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