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試點進入第二個月,周莉團隊沒有絲毫鬆懈。在解決了技術卡頓和服務人員管理問題後,他們將重心放在了“擴用戶、提粘性”上——既然基礎的餐飲、家政服務已經打開市場,就要通過更貼近本地用戶生活的服務,讓“宜居生活”真正融入青州人的日常。
“社區是用戶的核心生活場景,要是能把社區服務接入app,用戶粘性肯定能大幅提升。”周莉在團隊會議上提出新的思路。經過一周的調研,他們鎖定了青州規模最大的兩家物業公司——“恒信物業”和“宜居物業”,這兩家公司管理著青州30多個小區,覆蓋近20萬居民。
第一次拜訪恒信物業時,負責人李經理有些猶豫:“我們小區有自己的物業費繳納係統,也有專門的報修渠道,為什麼要和你們app合作?”周莉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合作方案,笑著解釋:“李經理,我們不是要取代你們的現有渠道,而是要幫你們提升效率、增加服務附加值。居民通過‘宜居生活’app,不僅能繳納物業費,還能一鍵報修房屋漏水、電路故障,我們會對接專業的維修團隊,2小時內響應;另外,我們還能幫你們組織社區活動,比如親子手工、鄰裡聚餐,豐富居民的社區生活。”
她頓了頓,補充道:“對你們來說,能減少物業人員的工作壓力;對居民來說,能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務;對我們app來說,能獲得精準的社區用戶。這是三方共贏的合作。”為了打消李經理的顧慮,周莉還提出“免費接入、盈利分成”——物業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居民通過app繳納物業費,平台還會給物業返還1的分成。
李經理被說服了,雙方很快簽訂合作協議。一周後,“社區專屬服務”在恒信物業的15個小區正式上線。居民打開“宜居生活”app,點擊“社區服務”板塊,就能看到物業費繳納、房屋報修、社區活動報名等功能。青州某小區的王阿姨,之前繳納物業費要跑到物業辦公室排隊,現在在家打開app,3分鐘就完成了繳費,還順便報名了周末的社區插花活動,她笑著對鄰居說:“現在繳物業費、報修都不用出門了,這個app太方便了!”
“社區專屬服務”上線兩周,就為app帶來了8萬新增用戶,其中60是35歲以上的家庭用戶,這類用戶的月活躍度達到70,遠超平均水平。緊接著,周莉團隊又與宜居物業達成合作,將“社區專屬服務”覆蓋到青州更多小區。
除了社區用戶,學生群體也是周莉團隊重點拓展的對象。青州有10所高校,在校學生超過15萬,這類用戶對價格敏感、社交傳播能力強,是app擴張的重要力量。針對學生群體,團隊推出了“校園專屬優惠”:學生憑學生證注冊app,即可領取“餐飲8折券”“文具9折券”各3張;邀請同學注冊,雙方各得15元無門檻優惠券;更貼心的是,app還上線了“學霸家教”服務——對接青州各高校的優秀學生,為中小學生提供一對一輔導,價格比校外培訓機構低30。
為了讓學生群體了解活動,周莉團隊走進青州各大高校,舉辦“校園推廣日”活動。在青州大學的操場上,團隊搭建了推廣展台,學生隻要掃碼注冊app,就能免費領取定製筆記本或奶茶優惠券;現場還設置了“學霸家教”谘詢區,有需求的家長可以直接預約家教服務。青州大學的學生小張,注冊app後,用8折券點了一份外賣,比平時省了6元,他立刻把活動分享到宿舍群:“兄弟們,這個app有校園優惠,點外賣超劃算,還能找學霸輔導功課,快下載!”
“校園專屬優惠”推出一個月,吸引了青州10所高校的15萬學生下載app,其中80的學生表示“會經常使用app點外賣、買文具”。學生群體的加入,不僅讓app的用戶結構更豐富,還通過社交傳播,帶動了更多家庭用戶下載。
試點第二個月末,周莉團隊拿著最終數據報表,臉上滿是喜悅——青州“宜居生活”app累計用戶突破55萬,超出“50萬用戶”的目標10;月盈利達到85萬,超出“80萬盈利”的目標6;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從15分鐘提升到28分鐘,月留存率達到45,各項數據都遠超預期。
當周莉團隊返回公司時,林辰特意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還召開了青州試點總結會。會議室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莉身上,她拿著ppt,詳細分享試點經驗:“這次青州試點能成功,關鍵有三點:第一,要快速適應當地市場,比如我們發現青州用戶對社區服務和校園優惠需求大,就及時調整策略;第二,遇到問題不能拖,像服務器卡頓、服務人員素質差這些問題,我們都是當天發現、當天解決,避免影響用戶體驗;第三,要打造差異化優勢,比本地平台提供更多服務,比如‘社區專屬服務’‘學霸家教’,這些都是‘青州生活通’沒有的,能吸引更多用戶。”
林辰認真聽著,時不時點頭,等周莉說完,他站起身,語氣堅定地說:“青州試點的成功,證明了‘宜居生活’模式的可複製性。接下來,我們要把這種模式推廣到更多城市——首先在德州、聊城開展試點,每個城市派一個5人團隊,按照青州的經驗推進,重點做好商家對接、用戶推廣和服務管理;半年內,要將app的覆蓋範圍擴大到周邊5個城市,用戶總數突破500萬;一年內,進軍省會城市,打造區域性生活服務平台。”
他頓了頓,看著在場的團隊成員,眼裡滿是期待:“青州隻是我們的起點,未來,我們要讓‘宜居生活’走進更多城市,讓更多人享受到便捷、優質的生活服務。我相信,隻要我們保持這種敢闖敢試、及時調整的精神,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
會議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信心。周莉看著林辰,又想起在青州奮鬥的日日夜夜——從最初的商家抵觸,到後來的用戶爆發,從技術危機到服務優化,每一步都充滿挑戰,卻也充滿收獲。她知道,青州試點的結束,隻是“宜居生活”全國擴張的開始,更廣闊的市場,還在等著他們去開拓。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