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毅心中一喜,果然可行!
隻要是帶有研究、改進性質的實踐,都能觸發熟練度增長,而且目前看來,門檻並不高。
接著,他又依次去了手柄打磨安裝區和輪座裝配區。
手柄工序主要涉及握持舒適度的人體工學打磨和牢固安裝;輪座則更精密,涉及到與魚竿主體的連接強度、順滑轉動以及泄力裝置的初步調試。
伊毅同樣在老師傅的指導下進行基礎操作,並嘗試進行一些微小的改變,比如調整手柄某個弧度的打磨參數,或者嘗試一種新的螺絲緊固順序。
每一次帶有思考和實踐的微小改進,都為他帶來了1點的【科研】熟練度。
攪拌罐清洗完畢,馬上就有工人過來喊他,他立刻返回樹脂試驗區,投入新一輪的樹脂配比試驗。
他發現自己這種“時間管理”模式效果顯著,在等待的半個多小時裡,他通過在另外三道工序上的實踐,額外獲得了3點熟練度,效率提升了一大截。
其中最快也最容易獲得技能熟練度的是手柄打磨工序,基本上10分鐘就完成一次,而且並不費力,做熟了能加快到9分鐘一次。
幾天下來,伊毅如同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在樹脂攪拌區和手柄打磨區之間穿梭,【科研】技能的熟練度飛快增長,基礎級的100點很快蓄滿。
【科研】技能和其他大部分技能一樣,在熟練度蓄滿後就不能再增加熟練度了,必須升級後才能繼續獲取熟練度。
“升級!”
技能升級的瞬間,伊毅感覺自己的頭腦仿佛被清泉洗滌過一般,之前學習和實踐中積累的諸多零散知識點,迅速被串聯、歸納、整合。
之後又有一些他沒有學習過的有關魚竿製造的各種知識灌輸到他的腦海,不僅僅是樹脂和他之前上手參與改進研究的三道工序,還有關於碳纖維提起和整杆製造的其他工序的知識。
後麵這些知識才是最大的收獲。
此外,【科研】技能升級到初級,他思考問題時,思路變得更加清晰、有條理,以往一些模糊的靈感也變得具體起來。
他甚至能隱隱感覺到不同工序之間存在的內在聯係,比如樹脂的韌性是否與導環纏繞的應力分布有關,手柄的握感是否可以通過調整輪座配重來優化等等。
然而,喜悅之後,新的挑戰隨之而來。
他很快發現,晉升初級後,【科研】熟練度的獲取難度陡然增加。
10次成功的、能明確驗證其優化效果的實驗,才能獲得1點熟練度;而失敗的,或者效果不明確的實驗,需要積累100次才能換來1點熟練度。
但這些並未讓他氣餒,反而被激起了鬥誌,
“果然要求變高了啊。這意味著不能再靠簡單的嘗試碰運氣了,需要更嚴謹的實驗設計,更明確的目標導向。”
他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係統性學習中,查閱顧宏斌收藏的魚竿製造專業書籍、材料學期刊,甚至利用【手機設計】和【金融】技能的分析能力,整理和分析廠裡過往的生產數據,尋找改進的突破口。
思路的清晰和靈活,讓他很快鎖定了首要目標:樹脂配方。
他不再盲目地調整參數,而是基於對環氧樹脂和固化劑化學特性的理解,結合魚竿在實際使用中需要承受的彎曲、拉伸、衝擊等力學環境,有針對性地進行配方優化。
他重點關注增韌劑的比例、固化溫度的精確控製以及攪拌工藝對氣泡排除和混合均勻度的影響。
很快,努力就有了回報。
喜歡贅婿也搶手請大家收藏:()贅婿也搶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