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分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本金優先返還模式,另一種是項目單獨分配模式。
本金優先返還模式下,所有項目收益統一計算,不是按單個項目來分配利潤。
而項目分配模式,則是將基金分成多個獨立項目,每個項目的收益與虧損單獨計算。
對投資人來說,本金優先返還模式更安全,但收益上限不高。
項目分配模式風險更高,但潛在回報也更大。
秦迪采用的操作機製是本金優先返還模式,這種模式對投資者更有利。
在投資回報方麵,通常會有最低預期收益率的承諾。米國市場的常見標準是8,港島則多為6。而秦迪給出的保底回報是10。
這個數字高得有些誇張。
這意味著,隻要最終回報率未達10,福德證券除了基礎管理費用外,不會從中拿走任何利潤分成。即便基金整體盈利,隻要沒有達到這一門檻,福德證券也分不到一分錢。
這樣的設定顯然偏向保護投資者利益,對基金管理方不利。因此張道奇感到意外,也意識到肩上的壓力更重。
當然,秦迪不會做虧本買賣。既然承諾了更高的回報率,那必然會在其他方麵找補回來。
這個“找補”的點,正是張道奇剛剛提到的階梯式收益分配機製。
通常,私募或公募基金在分配收益時,除去管理費等基礎開支後,剩餘利潤會按“二八分成”的模式來分配,即管理公司拿20,投資人拿80。這80由所有出資人共享。
但秦迪即將推出的“聚金1號”和“彙眾1號”卻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分層規則。這種模式更為嚴格,收益分配隨著回報率的上升而逐級遞增。
具體如下:
當回報率在20以內時,福德證券公司提取20的利潤。
回報率落在2130區間,公司提取25。
若回報率在3140,公司提取30。
回報率處於4150區間,公司提取35。
……
當回報率達到70以上,公司則直接提取一半的利潤。超出部分無論再怎麼增長,提成比例保持50不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樣的分配機製,等於變相壓縮了投資者的收益空間。張道奇擔心的是,這樣苛刻的條款會引起投資者的不滿,甚至影響資金募集。
比如,假設他負責的“彙眾基金”募集到了一億元,投資回報率達到了70,總利潤就是七千萬元。福德證券拿走一半,即三千五百萬元。如果沿用之前的20提成規則,公司隻能拿到一千四百萬元,投資人則多出兩千一百萬元。如此大的差距,投資人是否能接受,顯然是個問題。
但秦迪卻不這麼看。在他眼中,這並不是募資的障礙。
他輕笑一聲,語氣平靜卻帶著幾分堅定地說:
“我們現在不是在擔心資金來源,而是要挑選合適的出資人。現在的市場是賣方主導,主動權在我們手裡。他們願意投就投,不願意也沒關係。沒有階梯式分層機製,我憑什麼把最低回報率從8提高到10?”
“彆的基金為什麼不敢推出這樣的條款?原因很簡單,他們根本做不到穩定的高回報。”
“目前整個港島,超過九成的基金回報率都在15以下。一半以上的基金連10都不到。能穩定做到20回報的寥寥無幾,他們憑什麼敢設階梯式分成?”
“他們做不到高回報,所以不敢。但我可以。”
“既然募資不是問題,那我們為什麼要和他們一樣設置收益分成?那樣隻會讓我們吃虧。”
“再說,這些高提成比率是有前提的,隻有在達到一定回報率之後才會生效。如果我們做不到那麼高的收益,這些條款自然也就失效了。”
秦迪說完後,張道奇和張嘉俊互相看了一眼,沒有說話。
老板的態度很明確。
喜歡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請大家收藏:()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