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冷雙顯陪張指柔給張百葉發電報,報告選址的情況。之後兩人去了照相館,取出了昨天衝洗的照片。
在豆豆拍的照片上,的確有侯一凡,他把大黑包遞給了一個男人,那個人戴一頂鑲白邊的黑禮帽。
冷雙顯和張指柔討論下來,覺得在吃飯的時候,侯一凡兩次攔住侯佳佳,不讓說下去,其中定有隱情,商定先不聲張。
等冷雙顯、張指柔回來,汪宜早坐上了一部人力車,讓侯、梁兩家的汽車跟著,來到了王家巷碼頭。
碼頭上,汪宜早安排的蒸汽機輪渡正等著他們。碼頭工人平時很少擺渡汽車,費了一番周折,才指揮汽車開上了輪渡。
孩子們第一次乘坐輪渡,感到十分新奇,到處跑了一圈,在渡輪前甲板站定。侯佳川一手牽著侯佳佳,一手牽著豆豆,擔心兩人亂跑,不讓他們再走。
侯佳佳用另一隻手牽住豆豆,笑著問:“豆豆,你喜歡一直都是笨蛋,還是喜歡出醜以後,變成聰明人?”
豆豆覺得侯佳佳問得好玩,答道:“我乾嘛要出醜,我喜歡不出醜,也能變成聰明人。”
侯佳佳點頭,想了一下,笑道:“我看你是在逃避選擇!你不選,那就讓我幫你選:你馬上就要出醜嘍!”豆豆再問,她沒有回答,笑著與佳川說話。
豆豆想了一下,跑過去問周嫻香:“周媽媽,你有沒有看到我出醜的畫麵?”周嫻香正幫梁有餘整理著衣領,聽豆豆問自己,讓他彆胡思亂想,到旁邊玩去。
豆豆見周嫻香也不知道,自言自語道:“不見得佳佳每次說的都能成真吧?!”想到這兒,便回到侯家兄妹身邊,從左舷一側去看渡輪靠岸的過程。
渡輪從漢口的王家巷碼頭出發,開到武昌的漢陽門碼頭,用了不到二十分鐘。快靠近碼頭的時候,已經能看見不遠處的山上,有兩座樓臨江而立,在江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巍峨高大。尤其是後麵一座,飛簷鬥拱,層層疊疊,在陽光照耀下,黃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輝,與周邊的綠樹、江水相互輝映,色彩鮮豔明亮。
看著眼前的風景,豆豆想起唐代崔顥的《黃鶴樓》,情不自禁地背了起來: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聽他背完,汪宜早笑著問:“豆豆,你看到黃鶴樓了嗎?”豆豆指著後麵那座問:“那不是嗎?”
汪宜早笑著說:“唐代詩人崔顥詩中的黃鶴樓,早在1884年毀於一場大火。之後,幾經規劃,再也沒有能夠重建起來。”豆豆聽了,臉上一紅,心想侯佳佳說得不錯,我果然出醜了。
這時候,侯佳佳早站在豆豆身後,笑著叫豆豆。豆豆見自己出了醜,假裝沒聽到,指著山上問:“汪叔叔,那兩座是什麼樓?”
汪宜早見了,笑道:“前麵那樓,是1904年湖北巡撫端方在黃鶴樓原址上興建的兩層西式建築,名字叫純陽樓,在出現火警的時候,樓上會敲鐘報警;後麵那樓,是1908年湖廣總督張之洞的下屬,為了紀念他的政績,在純陽樓附近興建的三層中式閣樓,名字叫奧略樓,此樓因建築風格與黃鶴樓相似,經常有人把它誤認成黃鶴樓。”
豆豆誤認了黃鶴樓,麵子上過不去,想遮遮醜,找補道:“原來是這樣啊!汪叔叔,我還有個問題,過長江這麼麻煩,為什麼不建一座大橋,讓汽車從橋上開過江?”被他一問,汪宜早、梁有餘、侯守平、陳撫笑了起來。
陳撫拍著豆豆的肩膀說:“豆豆的想法很好,以後要看你和佳川、佳佳的了。你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在長江上建跨江大橋,讓武漢三鎮的人,能自由往來長江兩岸。”
侯佳佳聽了,笑著朝豆豆作了著鬼臉說:“還要重建黃鶴樓,讓豆豆哥哥不再出醜!”眾人聽了又笑,豆豆假裝沒有聽到。
說話間,渡輪靠上了岸,侯一凡和冷雙顯去開車,其他人想親自體驗走下輪渡的感覺,都沒有上車。
侯佳佳拉著豆豆,邊走邊說:“怎麼樣,你出了醜,馬上就變聰明了,能想到建跨江大橋了!”豆豆苦笑道:“不是我變聰明了,是我轉移了話題,不然就太丟人了!”
侯佳佳笑道:“豆豆哥哥,你建大橋的那些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話了!”豆豆聽了,微笑不語。
上了岸,汪宜早辭了眾人回省府複命,冷雙顯陪著張指柔,去大東門附近安排食宿。梁有餘引著大大小小十個人,開車出了大東門,直奔那所小學。
汽車開過一條馬路,遠遠地,就看見七八間房子圍成的一個大院子。
來到院子前,眾人下車再細看,見院子大門的洋灰跨拱上,用洋灰塑著四個隸書大字“存誌小學”,大門兩邊的立柱上,是洋灰勾勒出的邊框,裡麵塑著一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