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長風送故人_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0章 長風送故人(1 / 1)

時間在北秦與北魏、夏國無休止的拉鋸與摩擦中悄然流逝。隴右的秋日來得格外早,寒風卷著枯葉,給殘破的安定城更添幾分蕭瑟。就在這肅殺的季節裡,一騎來自南方的快馬,帶來了一個足以震動天下的消息。

信使是北秦安插在荊襄地區的細作,他帶來的並非軍情急報,而是一則關於江南的傳聞,但傳聞的內容卻讓所有聽聞者都屏住了呼吸:

宋帝劉裕,病重垂危。

消息最初在王府高層內部傳開時,眾人反應各異。老魏等一眾老將先是愕然,隨即臉上露出複雜難明的神色,有快意,有唏噓,最終都化為一聲長長的歎息。徐祚等文臣則更關注此事可能帶來的政局變動和對北秦的影響。

陳衍聽到消息時,正在校場觀看新編府兵的操練。傳信的親衛低語完畢,陳衍握著馬鞭的手頓在了半空,許久沒有動作。周圍的喧囂似乎瞬間遠去,他的目光失去了焦點,仿佛穿透了時空,落在了遙遠的長江南岸。

他沒有說話,隻是緩緩放下了手臂,獨自一人走上了殘破的城牆。

秋風獵獵,吹動他早已染霜的鬢角和平整的衣袍。他極目遠眺,視線卻並非望向南方,而是毫無焦距地投向蒼茫的天際。

那個名字,曾經代表著熱血與夢想,代表著寒門崛起的奇跡,代表著北伐中原、收複舊土的豪情。他們曾背靠背在屍山血海中搏殺,曾在一個破碗裡分食黍粥,曾插箭為香,許下“裂天”的誓言。

也是那個名字,最終成了背叛與遺棄的代名詞,成了長安城外無數冤魂的泣血控訴,成了橫亙在他心中一道無法愈合的深塹。

恨嗎?自然是恨的。恨其背信,怒其不仁。

但此刻,聽聞那個如同戰神般強悍、如同磐石般堅韌的男人竟也倒在了病榻之上,走向生命的末路,陳衍心中湧起的,卻並非單純的快意,而是一種極其複雜的、難以言喻的情緒。

那是一種英雄暮年的悲涼,是對一個時代即將落幕的恍惚,是對命運無常的深切感慨。縱使是劉裕這樣的一代梟雄,能掃平桓楚、吞並荊揚、篡晉自立,終究也敵不過生老病死的天道輪回。

他曾視劉裕為兄長,為楷模,後來視之為仇讎,為畢生之敵。可無論愛恨,這個人的存在,都曾是他人生中無法忽視的巨大山巒。如今,這座山,就要塌了。

“陛下…”跟在身後默默守護的慕容月,輕聲開口,帶著一絲擔憂。

陳衍緩緩抬手,止住了她的話。他不需要安慰,也不需要評論。他隻是需要一點時間,來消化這個注定將改變天下格局的消息,來送彆一個與他半生糾纏的、複雜的“故人”。

良久,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聲音平靜無波,卻帶著一種洞悉世事的滄桑:

“傳令下去,全軍…縞素三日。”

命令傳出,舉城皆驚。為那個背棄他們、間接導致無數同袍死難的仇敵服喪?許多將士不明所以,甚至有些憤懣。

但陳衍接下來的話,通過各級將領傳達了下去:

“所哀者,非劉宋之帝,乃昔年北伐之帥,乃那段同生共死、最終支離破碎的歲月。”

“更哀的是,一個時代結束了。往後江南風雨,與我北秦,再無舊情可念。所有的路,都要靠我們自己,一刀一槍,拚殺出來!”

三日縞素,不為仇敵,隻為祭奠那逝去的、混雜著熱血與背叛的過往,並為北秦徹底獨立的未來,劃下一道清晰的分界線。

城頭之上,陳衍迎風而立,玄色王袍的衣袂在素白的背景下翻飛。

他知道,劉裕這頭雄獅一旦倒下,看似強大的劉宋王朝必將陷入新一輪的權力震蕩和內部紛爭。這對於北秦,或許是喘息之機,也或許是新的不確定性的開始。

但無論如何,一個時代結束了。

他望著北方北魏的方向,目光重新變得銳利而堅定。

屬於他陳衍和北秦的時代,無論多麼艱難,都必須要走下去。

長風掠過原野,嗚咽如泣,仿佛在為一個時代的終結,奏響挽歌。

喜歡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太後娘娘在七十年代又又又發瘋了 淩警官,馮少給您提鞋都不配 八零小保姆嬌又欲,霍廠長抱著哄 我的天哪是充電寶大人 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 國內沒人要,皇馬把我當成寶 說了多少次不要叫我女神 英雄遺孤?請叫我律界狂徒! 豪門職場逆途 渣男跪地求,大佬摟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