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內的權力架構已然確立,軍事改革的藍圖也已繪就,然而,無論是維係朝廷運轉的龐大官僚體係,還是“寓兵於農”的府兵製構想,乃至新朝許諾的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其根基都深深紮於土地之上。土地,是財富之母,是百姓之命,更是帝國最根本的資源。前朝末世,土地兼並嚴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大量農民淪為豪強佃戶或流民,不僅導致國家稅基萎縮,更成為社會動蕩的根源。登基恩詔中減免賦稅雖得民心,卻非長久之計。一套係統、公平、可持續的土地製度,已成為永興新朝能否真正站穩腳跟的關鍵。
戶部衙門因此成為了繼兵部、刑部之後,又一個忙碌到極點的中心。尚書省下達的“細化均田令,推行天下”的政令,如同一道無聲的驚雷,在這裡化為了無數需要計算的數字、需要繪製的圖表和需要斟酌的條文。
戶部尚書及其下屬的度支、倉部、金部、民部各司郎中、主事們,幾乎日夜宿在衙署之內。案幾上堆滿了從各州郡緊急報送來的魚鱗圖冊、戶籍黃冊,以及前朝關於田製的各類檔案。算盤聲劈啪作響不絕於耳,空氣中彌漫著墨汁、舊紙頁和濃茶混合的獨特氣味。
核心的爭論圍繞如何將“均田”這一宏大原則,轉化為可操作的細則。
“首要之難,在於‘授田’標準!”民部郎中指著戶籍冊,眉頭緊鎖,“男女、老幼、丁口、奴婢,乃至耕牛,是否授田?授多少?前朝舊製各有不同,我朝當如何定奪?”
經過激烈討論,並參考皇帝“務求公平,鼓勵生產”的旨意,初步方案出爐:
“凡編戶齊民,男丁授露田四十畝,女丁二十畝。奴婢依良人標準授田,但其田歸主人支配。丁牛一頭授田三十畝,限四牛。”
“另授桑田二十畝,為永業田,需種桑、棗、榆等樹,可世襲,限製買賣。”
“新附之民及無地流民,優先授給荒田,並三年內免租調。”
“地狹人稠之處,授田額可酌情減少,或鼓勵遷往寬鄉。”
“其二,‘還田’與‘授田’的流轉!”另一位主事提出難題,“人會老死,戶會增減,田如何收回?又如何重新分配?”
細則規定:“露田身死則還,奴婢、牛死亦還,以供再分配。桑田為永業,可傳子孫。但若戶絕,則全部收回。”
“每年由縣衙組織一次‘貌閱’和‘團貌’,根據人口變動,調整田畝授還。新增丁口,次年授田;減少丁口,次年還田。”
“其三,‘墾荒’之策!”這是擴大耕地麵積的關鍵。
“鼓勵百姓墾荒,新墾之地,第一年免全稅,第二年免半稅,第三年起依常例征收。所墾之地,可優先計入其家永業田數額。”
“對於組織大規模墾荒有功的官吏或鄉紳,予以旌表或獎擢。”
“其四,也是最棘手的,‘限田’與抑製兼並!”度支郎中語氣沉重,“此乃均田之根本,亦最難執行。豪強勢力盤根錯節,如何防止其巧取豪奪,化公為私?”
法令變得異常嚴厲:“嚴格限製土地買賣!露田絕對禁止買賣。桑田等永業田,僅可在‘賣者無力喪葬’或‘遷往寬鄉’等極端情況下,經官府審核後方可出售,且優先出售給不足田額之鄰親。”
“嚴禁豪強倚仗權勢,兼並、侵奪民田!違者,一經查實,田產沒官,主犯重懲!”
“地方官吏需嚴格核查田畝,若有豪強隱匿田產、虛報奴婢數量以多占田者,嚴懲不貸!官吏自身若受賄舞弊,與豪強勾結,罪加一等!”
這些細則條款,被反複爭論、修改、計算。戶部官員需要測算全國大致可授田畝總數,估算需要授田的丁口數量,評估推行後的賦稅收入變化,以及可能遇到的阻力。
巨大的地圖被鋪開,各地上報的土地狀況被用不同顏色的小旗標注出來:哪些是熟田,哪些是荒地,哪些是豪強占據的田莊,哪些地區人地矛盾突出……
“陛下,這是初步擬定的《均田令》細則草案,請陛下禦覽。”戶部尚書捧著厚厚一疊文書,恭敬地呈給陳衍。
陳衍在宣室殿內仔細翻閱著。他看得非常認真,尤其關注授田標準是否合理,限田措施是否有力。
“桑田二十畝,是否足夠一戶紡織之需?”
“對於隻有女丁或無丁之戶,如何保障其生計?”
“抑製兼並的條款,執行起來必然阻力巨大,監察禦史和地方官能否頂住壓力?”
他提出一個個問題,戶部尚書一一解答,有些當場修改。
最終,陳衍提起朱筆,在草案上批閱:“大體可行。即刻頒行天下試行。著禦史台、各道巡察使嚴密關注地方推行情況,若有阻撓變法、陽奉陰違、貪贓枉法者,無論涉及何人,立即嚴參!”
《均田令》細則以詔書形式頒布天下,迅速下發至各州郡縣。它不僅是一紙文書,更伴隨著大量的實際工作:各縣需重新核查戶口,清丈土地,製作新的、更準確的魚鱗圖冊和戶籍黃冊。
消息傳出,民間再次沸騰。無數無地少地的農民翹首以盼,看到了擁有土地的希望。而許多地方豪強則感到震驚與不滿,暗中串聯,試圖阻撓。
田間地頭,開始出現州縣衙門的小吏和戶部派出的專員,他們帶著繩尺、算盤和賬冊,在裡正、村老的配合下,開始艱難的土地清丈與登記工作。
“均田令”的細化與推行,如同一場無聲的革命,觸及了帝國最根基的利益分配。它不僅是國家財政和府兵製的根基,更是新朝能否實現“永興”理想,能否真正贏得億萬民心,能否區彆於前朝腐朽統治的關鍵所在。這場發生在戶部衙門和廣闊田野上的變革,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任何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它的成功與否,將直接決定大秦王朝的國運。
喜歡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