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修前朝史_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57章 修前朝史(1 / 1)

帝國的骨架日益強健,血脈逐漸暢通,律法、田畝、錢幣、官製皆已煥然一新。然而,在陳衍和以崔浩為首的士大夫精英看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正統王朝,不僅需要武功赫赫、製度昌明,更需要一份清晰、權威且服務於當下的曆史敘述。如何定義剛剛逝去的亂世,如何評價那些並立乃至僭越的政權,如何從曆史的廢墟中總結出興衰治亂的教訓,從而為永興新朝提供合法性依據與治國鏡鑒,成為了一項至關重要且迫在眉睫的文化與政治工程。

這一日,陳衍在宮中召見了崔浩以及幾位以博通經史、秉筆直書而聞名的老臣和學者。地點特意選在了剛剛修繕一新的、位於秘書省附近的史館。此處環境清幽,藏書豐富,適合進行需要潛心鑽研的著述工作。

史館內,楠木書架直抵穹頂,上麵排列著從各地征集來的前朝典籍、檔案、奏疏副本,空氣中彌漫著故紙堆特有的陳舊而肅穆的氣息。巨大的案幾上,攤開著《晉起居注》、《楚實錄》、以及關於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等割據政權零星的記載。

陳衍的開場白直接而深刻:“諸卿,今日之盛世,源於昨日之亂世。然昨日之亂世,其是非曲直,成敗得失,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若任其混沌,則天下人何以知天命之所歸?後世子孫何以鑒往而知來?”

他目光掃過那些泛黃的卷冊,繼續說道:“朕欲命諸卿,總攬編修前朝史書之重任。首要者,為《晉書》指南渡之東晉)、《楚載記》、以及《涼書》。此舉非僅為存續史料,更在於辨正朔,明順逆,總結教訓,以昭示天下:為何晉室必亡,為何桓玄當敗,為何諸涼終不能久,而我大秦,何以能承天景命,一掃陰霾,開創永興之局!”

崔浩深以為然,躬身道:“陛下聖明!修史之事,實乃立國定鼎之最後一道,亦是最深沉一道程序。其宗旨,臣以為當如陛下所言,‘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於具體修撰,需把握數條原則:”

“其一,正統觀。晉室南渡,雖承西晉衣缽,然偏安一隅,門閥秉政,昏君迭出,早失天命。其史當書其衰敗之由,如君臣昏聵、內鬥不休、不思北伐等。而桓玄篡逆,僭越稱帝,其載記當明其‘偽’。”

“其二,務實觀。對於涼州諸國前、後、南、北、西涼),雖為割據,然其能在亂世中存續一時,亦有其治國用人之得失,尤其是如何處理胡漢關係、經營西域等,當客觀記述,其可取之處,亦可為我朝鏡鑒。”

“其三,道德觀。忠臣孝子,義士節婦,無論屬於何朝何代,皆當褒揚,以正風氣;奸佞叛臣,貪官汙吏,則需口誅筆伐,以儆效尤。”

“其四,致用觀。修史非為發思古之幽情,最終需落腳於對永興新政的啟示。前朝在田製、賦稅、兵製、吏治、民族政策上有何弊端,導致民不聊生,國力衰微,皆需深入剖析,直陳其害。”

陳衍點頭:“崔卿所言,甚合朕意。即日起,便由你總領修史之事,在史館內組建修撰班子。所需人員、典籍,儘可調取。朕隻有一言:務求真實,然亦需秉持春秋大義!並非要你們歪曲事實,而是要站在大秦的立場,用永興的眼光,去審視、評判那段曆史。要讓後人一看便知,天命何以轉移,民心何以歸向。”

“臣,遵旨!”崔浩等人肅然領命。他們深知,手中之筆,重若千鈞。

史館隨之進入了另一種形式的繁忙。學者們埋首於浩如煙海的史料之中,考訂真偽,辨析異同。爭論之聲時常從館內傳出。

關於東晉,爭論焦點在於:如何評價“王與馬,共天下”的門閥政治?如何書寫淝水之戰的勝利與其後的無所作為?如何界定北伐的正義性與屢次失敗的內因?

關於桓玄,則相對簡單,基調定為“篡逆”,但其迅速敗亡的教訓,仍需深入挖掘。

關於諸涼,則更為複雜。需要客觀記錄其建國、施政、外交、滅亡的過程,尤其要分析其在民族地區統治的得失,這對於當前統治河西極具參考價值。

每一篇“紀”、“傳”或“載記”的初稿完成,都會經過集體討論,再由崔浩審定,最後呈送禦覽。陳衍對此極為重視,時常會提出意見。

比如,在看到關於東晉末年賦役沉重的記載時,他批注:“此條需突出民不聊生之狀,與朕永興元年減免天下賦稅形成對比。”

在看到某位涼國君主善於用人、發展經濟的記載時,他批注:“此君雖為割據,然此策可取。可稍加讚揚,顯朕朝兼容並蓄、吸取眾長之氣度。”

在看到某次胡族叛亂被血腥鎮壓的記載時,他沉思良久,批注:“處理民族事,徒恃武力,終非長久。當引以為戒。”

修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對前朝政治的徹底清算和批判,同時也是一次對永興新政合法性的係統論證。通過史官的筆,東晉的腐朽無能、桓楚的篡逆不法、諸涼的偏安短視,被清晰地勾勒出來。而大秦的興起,則被描述為順應天命民心,解民於倒懸的必然結果。

消息傳出,在士林中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議論。許多學者以能參與這項宏大的文化工程為榮。這也使得更多的人才彙聚到長安,無形中增強了新朝的文化向心力。

《晉書》、《楚載記》、《涼書》的編纂,絕非簡單的史料彙編。它如同一麵巨大的鏡子,被立在了永興王朝的麵前,既照見了過去的失敗與黑暗,也映襯出當下的光明與希望。它旨在告訴天下人,也告訴後世:永興之治,並非無源之水,它是建立在深刻曆史反思基礎上的、全新的開始。這部正在誕生的史書,將不僅僅是記錄過去,更是在塑造現在,定義未來,為永興王朝奠定堅不可摧的曆史與法理基石。

喜歡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跟閨蜜穿書,在娛樂圈名聲大噪 廢雌?她是全星際大佬唯一淨化師 足球之神:崛起 我在靈異局的那些事 寒甲禦天 水滸:後周遺孤,開局撕詔書 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 開局跳崖,簽到三千年醫聖傳承 我在農行的日子 一起擺爛吧!我的反派師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