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技術擴散的煩惱_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66章 技術擴散的煩惱(1 / 1)

工部衙署深處,一間防衛格外森嚴的庫房內,氣氛凝重得幾乎令人窒息。這裡並非存放金銀珠寶,而是陳列著帝國最核心的財富——各式新式農具、軍工器械的圖樣、模型以及關鍵部件的實物。此刻,工部尚書段宏,一位原北府軍中專司器械修造的老匠師出身、被破格提拔的官員,正臉色鐵青地站在一張寬大的桌案前。

桌案上,攤放著幾件極其眼熟,卻又明顯有些不同的物件。

一件是明顯仿造的曲轅犁,犁鏵的弧度與連接方式幾乎與北秦推廣的無異,但用料和鑄造工藝略顯粗糙。

另一件,是一副馬鐙和高橋馬鞍的組合,形製與北秦玄甲騎配備的幾乎一模一樣,隻是皮革的鞣製技術和金屬件的韌性稍差。

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一架小型弩機的部分構件,其內部關鍵的青銅彈簧片的形狀和熱處理工藝,竟與北秦製式弩機有著驚人的相似!

這些物件,並非來自工部的將作監,而是由邊境駐軍、以及潛伏在北魏與南朝宋的細作,千方百計才送回來的。

“陛下,崔相,請看。”段宏的聲音因憤怒和後怕而有些沙啞,“這些……這些都是在邊境互市,甚至是在魏境、宋境內發現的!尤其是這弩機構件,是從北魏邊境一座軍鎮的垃圾堆裡找到的!他們……他們已經在嘗試仿造!”

禦駕親臨工部的陳衍,麵色陰沉如水。他拿起那副仿製的馬鐙,手指摩挲著上麵粗糙的鍛打痕跡,眼神冰冷。崔浩侍立一旁,眉頭緊鎖,撚須不語。

“查清楚來源了嗎?”陳衍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山雨欲來的壓力。

段宏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臣有罪!臣監管不力!根據初步排查,來源可能有多條。其一,邊境榷場互市。我們的新式犁具、織機等民用之物,為換取對方馬匹、皮毛,允許出口。但難免有商人利欲熏心,或被對方細作收買,將更精密的部件,甚至……甚至是破損的軍械零件夾帶出去!”

“其二,”段宏的聲音更低,“各地推行新農具的工匠,難免有被重金誘惑,或舉家被脅迫,將圖紙、技藝帶過邊境的。尤其是與北魏、宋接壤的州縣,防不勝防。”

“其三,也是最可慮的,”段宏抬起頭,眼中滿是憂慮,“我們的工械司、將作監,吸納了大量各地工匠,雖經嚴格篩選,但難保沒有他國的暗樁。即便他們接觸不到核心,零碎的信息彙集起來,也足以讓對方摸清方向……”

陳衍沉默著,走到那弩機構件前。這小小的青銅彈簧片,代表著更高的彈性、更遠的射程、更持久的耐用性,是北秦弩陣優勢的技術基礎之一。如今,卻可能被敵人握在手中研究。

他想起了不久前邊境巡閱時,獨孤信提及北魏騎兵的裝備似乎有所改善,衝擊力更強了些,當時並未太過在意。現在看來,恐怕並非空穴來風。

“北魏長於騎兵,若再得其馬鐙馬鞍之利,如虎添翼。南朝宋工巧善於仿製,若得其弩機、炮車之秘,則我長江天險之利,恐大打折扣。”崔浩緩緩開口,道出了最大的擔憂,“陛下,技術之利,乃我朝立足之根本。此風絕不可長!”

次日朝會,此事被正式提上議程,立刻引發了激烈爭論。

以兵部尚書及多數武將為首的一派,情緒激昂,主張立即采取最嚴厲的措施。

“陛下!必須立刻關閉所有邊境榷場,斷絕一切貿易往來!凡有敢夾帶器械圖樣出境者,視同叛國,誅九族!”

“工械司、將作監所有人等,應重新嚴加甄彆,寧錯殺,不放過!”

“所有新式軍械,其製造、運輸、儲存、使用,需另設更嚴苛條例,知情範圍越小越好!甚至……甚至應考慮,停止部分過於先進器械的繼續研發,以免技術徹底流失!”

而以戶部尚書、工部尚書段宏及部分文臣為代表的另一派,則顯得更為焦慮和猶豫。

“關閉榷場?談何容易!”戶部尚書李繁立刻反駁,“邊境互市,不僅是我朝獲取戰馬、皮毛、藥材等重要物資之命脈,亦是沿線數十萬軍民生計所係!一旦斷絕,邊境立刻困頓,恐生內亂!此乃自斷臂膀!”

“嚴控工匠?工匠亦需交流方能進步。且一味封鎖,風聲鶴唳,反而使真正有才之士心生恐懼,裹足不前,於長遠發展大為不利!”段宏痛心疾首,“更何況,許多民用技術,如曲轅犁、水輪翻車,確能富國強民,若因噎廢食,豈不違背陛下推廣之初衷?”

朝堂之上,兩派爭執不下。強硬派認為國家安全高於一切,必須不惜代價封鎖技術。而務實派則認為完全封鎖既不現實,也會嚴重損害帝國自身的發展和民生。

端坐於龍椅之上的陳衍,麵沉如水,聽著臣下的爭論,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扶手。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技術擴散的必然性。在這個沒有專利法的時代,想完全守住技術秘密,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一個政權展現出明顯技術優勢後,必然會引來周邊勢力不擇手段的窺探和竊取。堵,是堵不住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爭論聲漸漸平息,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皇帝身上,等待他的聖裁。

陳衍緩緩睜開眼,目光掃過群臣,聲音沉穩而決斷:

“諸卿所議,皆有道理。技術外流,確如懸於我頭頂之利劍,不可不防。然,因懼怕對手學會走路,我便要自斷雙腿嗎?荒謬!”

他站起身,走下丹陛,聲音提高:

“第一,技術必須繼續發展!而且要更快、更好!工械司研發投入,隻能增加,不能減少!朕要的是,即便敵人拿到了我們昨天的技術,我們明天已經有了更新的技術!永遠讓他們跟在後麵吃土!這才是根本之道!”

“第二,”他看向兵部和獨孤信,“軍事核心技術,必須嚴加管控。成立‘軍器監’,獨立於工部,選址隱秘,工匠及家眷集中居住,出入受嚴格監控。所有軍用圖紙,分拆管理,關鍵工序由不同匠組完成。泄密者,及其直接上官,立斬不赦,絕不姑息!”

“第三,民用技術,如農具、水利器械,可在嚴格監管下,繼續通過榷場有限出口,換取我急需之物資。但要列出禁止出口清單,尤其是可能轉為軍用的材料、工具等。戶部、工部聯合製定細則,加強邊境稽查力度。”

“第四,”他目光銳利地看向崔浩,“啟動反製。派出精乾細作,不僅要探查對方技術進展,亦可……主動向魏、宋輸出一些我們‘精心準備’的技術,比如看似高效卻耗糧極多的糧種,或有設計缺陷、易於損壞的器械圖樣,擾亂其視線,浪費其國力。”

“最後,”陳衍的聲音帶著一種超越時代的冷靜,“要讓我大秦的工匠,過上比在魏、在宋好十倍、百倍的日子!給予他們足夠的俸祿、尊重甚至爵位!讓天下最好的工匠之心,向往長安,而非平城、建康!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技術!”

皇帝的一席話,如同撥雲見日,為爭論定下了基調。不再是簡單的“封鎖”或“開放”,而是一套組合拳:持續創新、嚴格軍管、民用疏導、主動反製、人心爭奪。

朝臣們細細品味,無不折服。這才是雄主之道,不拘泥於一時的得失利弊,著眼於長遠的大勢博弈。

退朝後,陳衍獨自站在宮牆之上,望著遠方。

技術擴散帶來了煩惱,但也催生了新的挑戰與應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早已悄然開始。他深知,未來的競爭,不僅僅是疆場上的鐵血拚殺,更是隱藏在工匠工坊、圖紙線條之間的無聲較量。

他的帝國,必須在這條路上,永遠奔跑在前。

喜歡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1858年的澳洲 三國群美傳 大明:開局要被誅滿門?我人麻了 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 亮劍:旅長,求求你彆打劫了! 命犯桃花,逼我成為第一深情是吧 亮劍:開局獲得係統,橫掃全球 欺我沒背景?一鍵爆改老板變老婆 重生:我的腦機接口橫掃科技圈 三秒預知:從遊戲狗托到金融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