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總結與展望_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0章 總結與展望(1 / 1)

紫宸殿側殿,門窗緊閉,禁軍侍衛於十丈外警戒,氣氛肅穆凝重。此地正在進行一場決定帝國未來命運走向的最高戰略會議。與會者僅有皇帝陳衍、皇後慕容月、中書令崔浩、兵部尚書、驃騎大將軍獨孤信、戶部尚書李繁,以及新任河西大都護。每一個人,都是支撐起這個新生帝國的核心棟梁。

禦案之上,並非珍玩寶玉,而是鋪陳著巨大的羊皮地圖,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山川河流、城池要塞以及各方勢力的範圍。旁邊還堆放著厚厚幾疊文書,分彆是戶部的財政簡報、兵部的軍力評估、以及來自各方的情報彙總。

陳衍的目光緩緩掃過每一位重臣,聲音沉穩地開啟了議題:“諸卿,自朕稱帝建製以來,已近三載。這三載,我等未曾有一日懈怠。今日召諸卿前來,非為慶功,而是要做一番冷徹骨髓的盤點。所得幾何?所失幾何?眼前之路,又該向何處去?望諸卿暢所欲言,不必諱言。”

盤點得失:根基初立,隱憂猶存

戶部尚書李繁率先開口,他翻開手中的簡報,語氣謹慎卻清晰:“陛下,皇後,諸位同僚。據去歲括戶初步結果,我朝實際控製之州郡,編戶齊民約二百三十萬餘戶,口近千萬。關中、河西屯田初見成效,太倉存糧可支京師及邊境兩年之用。新鑄‘永治通寶’流通漸廣,物價趨於平穩。此乃‘得’。”

他話鋒一轉,麵露憂色:“然,‘失’處亦明顯。接連大戰、遷都、救災、推行均田,國庫消耗巨大。若要支撐大規模戰事,現有存糧財帛,僅夠半年高強度消耗。且各地豪強隱匿人口田畝,仍遠超預期,賦稅基礎遠未夯實。此其一。”

“其二,工械司所出新式農具、軍械,雖利國利民,然技術外流之患已現,臣擔心長此以往,我朝之利漸失。”

崔浩接口道:“李尚書所言甚是。內政之‘得’,在於新政根基已立,民心初步歸附,朝廷權威日重。尤以科舉取士、嚴懲舞弊、全力救災三事,天下寒士與庶民,始信陛下‘唯才是舉’、‘以民為本’非虛言。此乃國本之得,無形卻重逾千鈞。”

“然內政之‘失’,”他頓了頓,聲音低沉,“在於舊勢力之反撲未曾停歇。科舉風波雖平,門閥怨氣未消。部分功臣驕奢漸生,與新政之本時有衝突。胡漢融合,表麵和睦,深層隔閡與疑慮仍未消除。此皆內耗之源,需時時警惕,耐心化解。”

獨孤信接著從軍事角度發言,聲如洪鐘:“陛下!我軍經整編錘煉,現有精銳步卒十五萬,其中重甲步卒三萬;騎兵五萬,內含玄甲重騎八千,皆裝備新式馬具刀甲;水師樓船艨艟亦可支撐黃河、渭水防線。士卒因均田、勳爵之故,士氣高昂,敢戰能戰!此乃大‘得’!”

他手指地圖:“然,兵力仍顯不足。需分兵駐守黃河防線、隴右、河西走廊,綿延數千裡,處處需設防,導致機動兵力捉襟見肘。且北魏鐵騎、南朝水師,皆非易與之敵。我軍雖精,若兩麵甚至三麵受敵,則左支右絀,極為凶險。此乃‘失’處,亦是我等之軟肋。”

分析大勢:群狼環伺,伺機而動

陳衍默默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目光投向地圖上的兩個巨大威脅。

“北魏,拓跋燾。”他緩緩吐出這個名字,“崔先生,你如何看?”

崔浩深吸一口氣,走到地圖前,指向平城方向:“拓跋燾,雄主也。去歲黃河之敗,於其乃奇恥大辱,絕不會善罷甘休。據報,其正在大肆整軍,仿造我之軍械,同時頻頻聯絡柔然,欲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其戰略意圖明顯:困我、耗我,待我內亂或虛弱之時,必揮師南下,以求一雪前恥。北魏,乃我朝當下最直接、最致命之威脅。”

“南朝,劉義隆。”陳衍又點出一處。

“劉義隆,守成之主,性多疑而謹慎。”崔浩分析道,“其內部,門閥傾軋甚於以往,北伐之心雖有,但顧忌極深。一則懼我兵鋒,二則恐北伐不成,反失權柄。其目前策略,當是固守江淮,沿江布防,同時觀望我與北魏相爭,欲坐收漁利。短期內大舉北上可能性不高,然一旦我顯頹勢,或其內部達成一致,則必如餓狼撲食。不可不防。”

“至於柔然、吐穀渾等,”獨孤信補充道,“皆如禿鷲,欺軟怕硬。若我強盛,則納貢稱臣;若我示弱,或受北魏蠱惑,則必趁機寇邊,劫掠糧草人口,雖不能撼動根本,卻足以令我後方糜爛,分散兵力。”

戰略抉擇:先南?先北?

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局勢已然清晰:北秦雖立,卻身處四戰之地,強敵環伺。如何破局?

兵部尚書王鎮惡率先打破沉默,抱拳道:“陛下!臣以為,當趁北魏新敗未久,元氣未複,柔然尚未形成合力之際,集中全力,北渡黃河,與拓跋燾決戰!隻要擊潰北魏主力,則北方可定,柔然自退。屆時攜大勝之威,南臨長江,劉義隆怯懦之輩,或可不戰而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可!”戶部尚書李繁立刻反對,“王尚書!國庫空虛,支撐一場滅國大戰,力有未逮!若頓兵堅城之下,遷延日久,糧草不濟,南朝再趁機北上,我軍危矣!此乃孤注一擲,太過行險!”

獨孤信也皺眉道:“北魏鐵騎仍眾,且吸取教訓,必避免與我正麵野戰,而誘我深入,倚仗城池消耗我軍。攻堅非我所長,即便勝,亦恐是慘勝。”

崔浩則沉吟道:“或可…先南後北?南朝雖富庶,然兵備不及我精,人心不及我齊。若能以迅雷之勢,突破江淮防線,甚至一舉拿下建康,則可得江南財賦之地,實力倍增。屆時再以全國之力北向,則拓跋燾不足慮矣。”

“亦不可!”這次反對的是獨孤信,“長江天塹,南朝水師強大,我軍水戰非其所長。且南方河網密布,氣候濕熱,我軍將士多北人,恐生疫病。一旦南下受阻,北魏必傾國來攻,我將腹背受敵,萬劫不複!”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下。一個主張冒險急進,一個主張穩妥先南,皆有其理,亦皆有巨大風險。

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投向了始終沉默傾聽的陳衍。

陳衍緩緩站起身,走到巨幅地圖之前,目光如炬,久久凝視。他的手指先劃過黃河,又掠過江淮,最終落在長安的位置。

“諸卿所言,皆有道理。然,朕以為,無論先北先南,皆是賭國運於一戰,勝則罷了,若敗,則滿盤皆輸。”他的聲音冷靜而清晰,“我大秦新立,如初生之木,根莖未深,最需要的不是盲目擴張,而是——時間。”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眾臣:“時間用來徹底推行均田,夯實賦稅根基。時間用來興修水利,推廣新式農具,讓關中、河西成為真正的糧倉。時間用來鼓勵工械創新,保持軍械代差。時間用來促進胡漢融合,消弭內部分裂。時間用來培養更多通過科舉的新血,替換掉腐朽的舊吏。”

“因此,朕之決斷是:未來三到五年,戰略主旨為‘固本培元,西和東守,待機北進’!”

他手指點向地圖:“對北魏,采取守勢。依托黃河防線,加固城塞,訓練精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派精騎小隊不斷過河襲擾,讓其不得安寧。但絕不輕易發起大規模決戰。”

“對南朝,采取穩勢。維持現有邊界,可通過貿易示好,甚至做出些許讓步,麻痹其心。遣使往來,誇大北魏威脅,誘使其繼續觀望。力求穩住南方,不使其與北魏聯手。”

“對內,則是全力‘固本’!均田、括戶、勸農、興工、辦學、融胡…所有內政,皆為此服務。朕要的是一個內部夯實、財力雄厚、民心凝聚的大秦!”

“待我根基深厚,國力充沛,軍械精良,士卒用命之時,”陳衍的手掌猛地握成拳,眼中精光爆射,“再看北魏、南朝,誰有可乘之機!或是拓跋燾按捺不住先行來攻,露出破綻;或是南朝內亂,有機可乘!那時,方是我大軍出動,犁庭掃穴,定鼎天下之時!”

戰略已定!不是急於求成的冒險,而是深謀遠慮的布局。

殿內眾臣細細品味,皆露歎服之色。皇帝的目光,已超越了眼前的一城一地得失,看到了更遠的未來。這才是真正帝王應有的格局與耐心。

“諸卿,”陳衍沉聲道,“前路艱難,然方向已明。望諸卿各司其職,勠力同心,為我大秦,打下那萬世不易之基業!”

“臣等遵旨!願為陛下,為大秦,效死力!”眾臣肅然躬身,聲音堅定。

帝國的未來戰略,在這間密室之中,被清晰地勾勒出來。一場以時間和內政為武器的、更為宏大的博弈,已然展開。

喜歡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1858年的澳洲 三國群美傳 大明:開局要被誅滿門?我人麻了 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 亮劍:旅長,求求你彆打劫了! 命犯桃花,逼我成為第一深情是吧 亮劍:開局獲得係統,橫掃全球 欺我沒背景?一鍵爆改老板變老婆 重生:我的腦機接口橫掃科技圈 三秒預知:從遊戲狗托到金融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