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市,市政府大樓。
下午三點,陽光正好,透過副市長王誌強辦公室的百葉窗,在他那張寬大的紅木辦公桌上投下幾道明亮的光斑。光斑裡,幾粒微塵正悠閒地飛舞。
王誌強剛剛結束了一場關於城市新區規劃的調度會。會議上,他意氣風發,言語間充滿了對未來的掌控感。幾個局的一把手在他麵前,連大氣都不敢喘。這種感覺,他很享受。
回到辦公室,秘書小劉已經為他泡好了今年的明前龍井。碧綠的茶葉在玻璃杯中舒展,散發出清雅的香氣。王誌強端起茶杯,輕輕吹開浮沫,滿意地呷了一口。
一切都很好。
他今年不過四十六歲,已經是這座經濟強市的常委副市長,分管著最核心的城建和國土領域。外界普遍認為,他再過一兩年,接任市長的可能性極大。從青龍鎮那個小小的副手,到今天這個位置,他走了二十年。這二十年,他走得又快又穩。
至於那些過往,早已被歲月和權力衝刷得乾乾淨淨,連他自己都快要忘了。林國棟?一個早已化為塵土的名字,一個他成功路上微不足道的墊腳石。
他放下茶杯,拿起一份關於新區土地招拍掛的文件,準備簽字。那支價值不菲的派克金筆剛一落到紙上,辦公室的門就被輕輕敲響了。
“進來。”王誌強頭也沒抬,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悅。他不喜歡工作的時候被打擾。
門開了,進來的不是他的秘書小劉,而是市府辦主任,一個平時見了他總是矮著半個身子說話的中年男人。但今天,這位主任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諂媚,神情有些複雜,甚至帶著幾分躲閃。
“王市長,”主任的聲音有些乾,“省裡……來了幾位同誌,想跟您了解一些情況。”
王誌強簽名的動作停住了,筆尖在文件上留下一個濃黑的墨點。
省裡?
他抬起頭,眉頭微皺。哪個部門的?是省發改委,還是省國土廳?最近哪個項目出了紕漏?他的大腦飛速運轉,將自己手頭所有工作過了一遍,沒發現什麼問題。
“讓他們進來吧。”他放下筆,身體向後靠進寬大的真皮座椅裡,雙手交叉放在腹部,擺出一副從容的姿態。
門再次被推開。
走進來三個人,兩男一女,都穿著最普通的深色夾克,麵容沉靜,看不出任何身份特征。為首的是一個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臉上還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正是省紀委三室主任李建國。
王誌強瞳孔微縮。
他認得這個人。在省裡開會時,見過幾次。雖然不熟,但他知道,這人是省紀委的一把利劍,專門啃硬骨頭。
一股不祥的預感,像一條冰冷的蛇,從他的尾椎骨慢慢向上爬。但他畢竟是久經宦海的老手,臉上沒有露出絲毫異樣。
“是李主任啊,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他站起身,熱情地迎了上去,準備握手,“來我們這兒檢查工作,怎麼也不提前打個招呼?”
李建國臉上的笑容未變,卻沒有伸手。他隻是平靜地看著王誌強,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折疊好的文件,遞了過去。
“王誌強同誌,我們是省紀委專案組的。根據群眾實名舉報,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請你跟我們走一趟,配合組織調查。”
沒有稱呼“王市長”,而是直呼“王誌強同誌”。
這幾個字,像一把重錘,狠狠砸在王誌強的心口。他伸出去的手僵在半空,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專案組?嚴重違紀違法?
他的第一反應不是恐懼,而是荒謬。是誰?是誰在背後搞他?是市裡那個盯著市長位置的老對手,還是省裡哪個被自己擋了路的人?
“李主任,這裡麵是不是有什麼誤會?”他收回手,強作鎮定,“我王誌強為黨工作二十多年,一向兢兢業業,兩袖清風。這種捕風捉影的誣告,可不能信啊。”
“是不是誣告,組織上會調查清楚的。”李建國語氣平淡,卻不容置疑,“王誌強同誌,請吧。”
他身後的兩名工作人員,一左一右,不著痕跡地站到了王誌強身邊。這個姿勢,不是邀請,而是控製。
王誌強的額角開始滲出細密的汗珠。他知道,今天這一關,不是靠關係和口才能過去的。他深吸一口氣,坐回椅子上,反而冷靜了下來。
“好,我配合組織調查。”他說,“但在走之前,總得讓我知道,到底是哪件事吧?也好讓我有個準備,能把問題跟組織說清楚。”
他在拖延時間,大腦在瘋狂地思考對策。隻要給他一點空隙,他就能打出電話,聯係上自己的保護傘。
李建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笑了笑,從隨身的公文包裡,取出了一張塑封的照片,輕輕放在了王誌強麵前的辦公桌上。
“你先看看這個。”
照片上,是一張泛黃的便箋紙。上麵的字跡,張揚而霸道,每一個筆畫都像一把尖刀,深深刺進王誌強的眼睛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