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高宇仿佛沒看見那些變色的臉,話鋒一轉,語重心長,帶著穿透人心的力量:“同誌們!時代巨輪,一日千裡!
我們坐在縣域發展的舵手位置上,眼光不遠,思想不新,就會被時代浪潮遠遠拋下,甚至可能把航船帶入險灘!
這次培訓,就是要給你們更新導航圖,校準羅盤!不想將來在發展的十字路口追悔莫及,現在就要心無旁騖,學深悟透!”
他略作停頓,目光似乎不經意地掃過台下某個區域,聲音更加凝重:“尤其要深刻思考,如何在新時代的考卷上,答好‘發展’與‘保護’這道必答題,找到破繭重生、綠色崛起的新路徑!
這是關乎一地興衰、百姓福祉的時代命題!”
李毅飛端坐在台下靠前的位置,背脊挺直,聽得全神貫注。
薛高宇的每一句話,都像重錘敲擊在他敏銳的思維上,與他深厚的經濟學積澱和對未來大勢的精準預判產生強烈共鳴。
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尋求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動態平衡——這正是他文章的核心,也是未來十幾年地方發展能否破局的關鍵!這培訓,絕非尋常。
動員講話持續了近一個小時,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散場時,郭兵還在咂摸著薛部長的話,感歎道:“句句敲在骨頭上啊!這一個月,是真得脫層皮了!”
旁邊有人深以為然地點著頭,也有人臉上掛著不以為然的神色,小聲嘟囔著“要求忒嚴”。
黨校的學習生活,節奏快得像上了發條。
課程表排得滿滿當當: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解讀、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與實踐、公共管理創新與服務型政府建設、新時代黨性修養與紀律規矩、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產業發展……內容既高屋建瓴,又緊貼基層實際。
對於擁有多個頂尖學科博士學位和過目不忘能力的李毅飛而言,課堂的理論學習更像是一次係統性的梳理、印證和深化。
他聽得極為專注,手中的筆在筆記本上快速移動,記錄下的並非長篇大論,而是精準提煉的關鍵詞、邏輯鏈和瞬間迸發的思考火花。
李毅飛強大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讓他在教授講述的間隙,偶爾提出的一個追問或補充的一個視角,往往能直擊問題核心,甚至啟發授課者進行更深入的闡述,引得幾位資深教授在講台上都忍不住向他投去讚許和探究的目光。
課間的走廊、食堂的餐桌、宿舍熄燈前的片刻,都成了思想碰撞的“第二課堂”。
李毅飛身邊漸漸聚攏了一些真心求索的同窗,郭兵是最活躍的一個,還有幾位同樣銳意進取的縣長、區委書記。
大家談論著縣裡的特色產業如何突破瓶頸、招商引資如何避開環保雷區、鄉村振興如何找到可持續模式……李毅飛並非滔滔不絕之人,但每當開口,言必有物,切中肯綮。
他能用最通俗的語言拆解複雜的經濟數據,能用鮮活的基層案例詮釋抽象的法律政策,他的觀點總能穿透表象,抓住本質,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思路,常常讓圍聽的同僚們眼睛一亮,豁然開朗。
“李書記,你這年紀,看問題怎麼像有幾十年經驗的老把式?”
“剛才你點出的那個產業融合關鍵點,對我們縣太對症了!簡直醍醐灌頂!”
“李書記,務必抽時間到我們縣實地看看,給我們的發展規劃把把脈!”
很快,“多水縣那個24歲的年輕書記李毅飛”,成了這期青乾班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
他年輕得令人驚訝,卻沉穩得令人安心;學識淵博,卻毫無學究的迂腐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基層紀委崗位上展現的鐵腕與成效,更添幾分實乾家的硬朗。
那些最初因他年齡和級彆而心存疑慮甚至帶點輕視的“老資格”們,在親身感受到他那份洞穿迷霧的洞察力和務實落地的思維方式後,無不收起了最初的偏見,發自內心地認可這位年輕的同僚,親切地稱一聲“李書記”。
這份尊重,是李毅飛用絕對的實力和沉靜如水的態度贏得的。
李毅飛的收獲同樣巨大。與這些經驗豐富的“一線指揮官”們深度交流,極大地豐富了他對基層治理複雜性和多樣性的認知圖譜。
他對江省各區域的發展稟賦、痛點難點、風土人情有了更立體的了解。
一個越來越清晰的預感在他心中成形:這次培訓,絕非省裡隨性而為,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崗前淬火”。
這個預感,在培訓進入第三周時,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印證。
這天傍晚,李毅飛在食堂剛打完一份簡單的兩葷一素清炒時蔬、紅燒排骨、麻婆豆腐),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在光潔的餐桌上投下光斑。就在這時,一個身影端著餐盤,自然而然地坐到了他對麵的空位上。
周圍幾桌的交談聲瞬間低了下去,無數道驚訝或帶著探究的目光悄悄聚焦過來——來人竟是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薛高宇!
“毅飛同誌,”薛高宇神態平和,拿起筷子,像普通學員一樣開始用餐,語氣也如同閒話家常,“學習生活還適應吧?課程強度不小啊。”
李毅飛放下筷子,姿態恭敬而不失從容:“薛部長好。很適應,收獲非常大,對很多問題的理解更深更透了。”
薛高宇點點頭,夾起一塊排骨,咀嚼著,目光平靜地看向李毅飛,仿佛隨口一問:“有收獲就好。
明沐省長前兩天和我聊起這期學員,還特意提到了你,說你是燕大走出來的傑出代表,思維敏銳,基礎紮實,是棵好苗子。”
他頓了頓,話鋒看似隨意地一轉,目光卻變得深邃:“結合你這一個月的所學所思,還有你之前文章中反複強調的核心理念,對於像銅山市陽興縣這樣,背負著沉重的傳統產業包袱、又處在環保風暴中心的縣區,該如何破局?
如何在‘高壓鍋’裡,不僅活下去,還要活得精彩,闖出一條浴火重生的新路?你這個經濟學博士、燕大的高材生,有沒有一些…具體的、可以落地的思考?”
核心考題,終於來了!李毅飛心中一定。
他知道,省裡為他鋪就的下一段征程,其起點就在此刻,就在這張普通的食堂餐桌上。這頓晚飯,是他通向更廣闊天地的第一道門檻。
李毅飛凝神靜氣,目光迎向薛高宇探詢的視線,大腦高速運轉,將這一個月來汲取的理論與同窗交流碰撞出的實踐火花、前世今生的洞察,瞬間整合、推演、升華……一場無聲的“答辯”,卻悄然開始。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