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之前提出質疑的材料學院王院長,忍不住開口問道:"李市長,您這個方案......聽起來很美好。
但這麼大的投入,如何保證持續性?萬一您調走了,後續......"
這個問題很尖銳,也很現實,所有人都看向李毅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毅飛坦然麵對眾人的目光,語氣沉穩而堅定:"王院長問到了關鍵。
所以,我們準備將這份《行動方案》的核心內容,通過市人大立法程序,固化成為《水又市促進科技創新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條例》。
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合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不因任何個人的職務變動而改變。"
李毅飛頓了頓,聲音提高了一些,帶著一種決心:"我李毅飛在這裡可以向各位鄭重承諾,也請古北大學的各位同仁監督:在水又市,支持科技創新、尊重知識價值、服務高校發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必須要走,也一定能走通的一條正道!
我們要做的,就是拆圍牆、暢渠道、優生態,讓古北大學的智慧,在水又市這片土地上,暢通無阻地開花結果!"
這番話,擲地有聲,會議室裡安靜了片刻,隨即,陳景河校長帶頭鼓起了掌,掌聲由疏到密,越來越響亮。
學者們的臉上,露出了真正感興趣和認可的神情。
"李市長,"陳景河重新戴上眼鏡,笑容變得真切而熱忱,"您這個"三平台一基金"的思路,讓我們眼前一亮啊!
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合作之道。我看,我們可以立刻成立一個聯合工作組,就這個方案進行深入細化!"
"太好了!"李毅飛心中一塊石頭落地,最難的一關已經過去了,"我們這邊由李敏組長全程跟進,她也是我們之前在推動重大項目落地中鍛煉出來的乾將,執行力很強。"
接下來的討論進入了實質性的技術層麵。
雙方越談越深入,越談越投機,幾位院長開始主動介紹自己手裡有哪些接近產業化臨界點的技術,對李毅飛提出的合作模式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會談結束後,陳景河校長親自陪同李毅飛參觀學校的幾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先進製造實驗室,看著那些精密的儀器和正在測試的新型材料,李毅飛對身邊的李敏低聲說:"看見了嗎?這裡隨便流出來一點技術,都可能催生一個巨大的產業,我們這步棋,走對了。"
李敏用力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市長,我感覺渾身是勁!
以前總覺得和地方高校合作隔著一層,今天您把這條路徹底打通了!"
離開古北大學時,已是傍晚。
夕陽給古老的校園鍍上一層金輝。
車上,李毅飛閉目養神,但微微上揚的嘴角顯示著他的好心情。
與古北大學的深度合作一旦落地,水又市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取之不儘的"技術源泉"和"人才寶庫",這將為水又市的產業升級和長遠發展注入最核心的驅動力。
這時,李毅飛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蘇舒發來的消息,是一張兒子小小的手握著她手指的照片,下麵一行字:"兒子今天無意識地抓了我的手指,勁兒還挺大。
媽說這是新生兒的抓握反射,但我覺得他在找爸爸呢。"
看著照片裡那隻柔軟的小手和妻子充滿愛意的文字,李毅飛臉上的笑意更深了。
事業與家庭,如同車之兩輪,正帶著他穩健地駛向更加開闊的未來。
李毅飛回複道:"真棒!告訴兒子,爸爸這邊事情進展很順利,很快就能回去看他。"
水又市與古北大學的合作,如同拚上了關鍵的一塊版圖,一個以科技創新為內核的"環古北創新經濟圈",已初現雛形。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