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曆過多個經濟周期的中層管理者,他們的經驗難道沒有價值?”
經信委主任接話:“市長,我們也和企業交流過。
他們反映,部分大齡員工確實存在知識結構老化、學習意願不強的問題。”
“那就幫助他們更新知識啊。”李毅飛說,“我們不能一邊喊著產業升級,一邊把最有經驗的一批人排除在外。”
總工會副主席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大齡失業人員並非能力不足,而是缺少展示能力的機會。
他們中有很多人願意學習新技能,也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
座談會開了整整一上午。李毅飛認真聽取每個人的發言,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
最後李毅飛說:“這個問題很複雜,需要慎重對待,但我們不能因為它複雜就回避。”
會後,李毅飛獨自在辦公室思考。他想起自己剛到水又市時推動的教育改革,當時也麵臨很多質疑,但實踐證明方向是對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這個問題同樣重要,甚至更加緊迫——這關係到成千上萬家庭的生計。
李毅飛拿起電話,打給張乾州書記:“書記,有件事想向您彙報一下,關於就業方麵的問題。”
張乾州在電話那頭聽完簡要彙報後,沉吟片刻:“這個問題很實際。你可以在省代會上提出,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既要反映問題,也要提出建設性意見。”
得到書記的支持,李毅飛開始著手準備議案。李毅飛要求團隊不僅要提出問題,更要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我們不能隻批評企業,”在準備會上,李毅飛強調,“要理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麵臨的壓力。關鍵是要找到多方共贏的方案。”
經過反複討論,議案初稿形成了。主要內容包括:建立大齡勞動者技能提升計劃,對企業開展大齡員工培訓給予補貼;
推廣“師徒製”,鼓勵經驗傳承;在政府采購等項目評審中,將企業員工年齡結構納入社會責任評價體係等。
在最終修改議案時,李毅飛特意加入了一個案例:某製造企業通過內部培訓,幫助45歲的老員工掌握數字化設備操作技能,不僅留住了人才,還使生產效率提升了20。
“要用事實說話,”李毅飛對起草團隊說,“好的政策不是要打壓誰,而是要創造共贏。”
省代會召開前夜,李毅飛再次來到人才市場。
這一次,李毅飛注意到市場新開設了一個“大齡勞動者專窗”,雖然求職者依然很多,但至少有了一個專門的渠道。
“這是我們最近的嘗試,”市場負責人介紹,“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是個開始。”
李毅飛點點頭。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重要的是邁出第一步。
省代會開幕當天,李毅飛帶著精心準備的議案來到會場。
在代表住地,李毅飛遇到幾位來自企業界的代表,便主動與他們交流起來。
“我們也不是不願意用大齡員工,”一位企業代表坦言,“但現在行業變化太快,我們擔心他們跟不上。”
“但如果能有相應的培訓支持呢?”李毅飛問。
“那當然歡迎。其實有經驗的員工穩定性更高,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更強。”
這番對話讓李毅飛對議案的成功更有信心。好的政策,就是要找到各方的共同利益點。
在代表團討論時,李毅飛係統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李毅飛沒有簡單批判,而是用數據和案例說話,既指出了問題的嚴重性,也展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
“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包括各個年齡段勞動者都能共享發展成果的現代化。”最後,李毅飛這樣總結。
討論結束後,幾位代表主動找到李毅飛,表示支持他的議案。
一位來自基層的代表握著他的手說:“李市長,您說出了我們很多人的心聲。”
晚上,李毅飛在房間裡修改第二天的發言稿。
窗外,城市的燈火如繁星點點。李毅飛想起了白天見到的一位大齡求職者的話:“我不怕吃苦,就怕連吃苦的機會都沒有。”
這一批80後,90後的人時代的壓力好像一下子都落在了他們身上,今生自己作為市長,也該為他們發個聲,希望政策能提前幾年出來。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