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日,巴州內外呈現出一種詭異的平靜。合丹的大營穩如磐石,除了每日例行的遊騎斥候靠近偵查外,並未組織大規模的進攻。但這種平靜,反而像暴風雨前的海麵,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城內的宋軍則抓緊這寶貴的間隙,瘋狂地運轉起來。
張玨拖著傷腿,日夜不停地督促軍民加固城防。被砸毀的垛口用磚石木料勉強封堵,城外挖掘了更多的陷馬坑和壕溝,城頭上堆積起如山的滾木礌石,鍋熬製的金汁沸油和糞便混合物)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味,卻無人嫌棄——這是守城保命的利器。
嶽璃的工作最為艱巨。她要將經曆苦戰、減員嚴重且疲憊不堪的原有守軍,與劉整帶來的、裝備戰法乃至口音都略有不同的瀘州兵進行整合,重新編組。她深知疑忌乃軍中大忌,故以身作則,對雙方士卒一視同仁,有功即賞,有過則罰,毫不偏袒。她親自挑選尚有戰力的士卒,組成三支各約五百人的機動精銳,每日操練協同作戰,模擬巷戰、反登城、突擊等戰術。她冷豔的麵容和精湛的武藝,以及身先士卒的作風,逐漸贏得了瀘州兵的尊敬。劉整對此並未乾涉,反而提供了幾名得力副將協助嶽璃,顯得頗有誠意。
冉璡的後勤壓力巨大。巴州庫存見底,他幾乎每隔一個時辰就派出信使,催促後方物資。從釣魚城、方山基地出發的運輸隊日夜兼程,將寶貴的糧食、藥材、箭矢、生鐵等物資源源不斷送來。同時,他在城內外設立粥棚,招募流民青壯,承諾吃飽飯、給安家糧,短短數日,竟也招募了千餘敢用性命換飯吃的漢子,雖無戰力,但協助搬運守城器械、輸送傷員、清理戰場,極大緩解了正規士兵的壓力。
淩嶽則坐鎮中樞,協調各方,更是將大量精力投入了那幾本僥幸保存下來的羊皮古籍和淩一殘骸的研究上。
古籍的文字是一種混合了拉丁文與某種奇特符號的文本,晦澀難懂。淩嶽的現代知識儲備中,拉丁文略有涉獵,但遠遠達不到流暢閱讀古籍的程度,尤其是涉及神秘學領域的專有名詞。他隻能連蒙帶猜,結合那半塊十字架上的符號,試圖解析其中的信息。
“《…聖殿…啟示錄…》?”他勉強辨認出封麵上的幾個詞,“《…關於‘聖地’之外‘墟’之力量的探究與引導…》”另一本的標題更令人費解。
他晝夜不停地翻閱,借助空間內帶來的簡易工具如放大鏡)和自身知識,漸漸捕捉到一些關鍵片段:“…非主賜之力,源自遠古…異教徒稱之為‘靈’…吾輩亦可引導,需借助聖器與純淨信仰…”、“…東方雪山,存有巨大‘墟眼’,力量磅礴而原始,若能汲取,騎士團將無往不利…”、“…警惕‘墟’之反噬,意誌不堅者將被吞噬…”、“…‘困龍陣’乃先賢所創,借聖石之力,束縛‘墟’之溢散,亦可困鎖汲取其力者…”
這些支離破碎的信息,讓淩嶽對聖殿騎士團的目的和手段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們並非簡單的宗教狂熱分子,而是在有目的地尋找並試圖掌控全球各地的特殊能量源“墟”),昆侖墟隻是他們的目標之一。他們掌握著某種利用信仰之力和特殊器具如晶石、十字架)來引導、利用甚至封鎖這種力量的技術。這也能解釋為何瑪拉基姆的法術能對淩一產生效果,以及那“困龍陣”的原理。
“看來,未來的敵人,不僅僅是蒙古鐵騎…”淩嶽感到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這個世界,遠比他想象的複雜。
至於淩一,情況更為棘手。淩嶽小心翼翼地檢查了他的殘軀。能量核心嚴重受損,內部線路多處熔斷,左肩及手臂完全消失,最嚴重的是,那塊記錄了未知數據、並在最後關頭救了他們的光絲編織單元徹底消散了。淩嶽嘗試將那些黯淡的、布滿裂紋的晶石靠近淩一的能源接口,毫無反應。他又嘗試用自身微弱的精神力去感知,卻如石沉大海。
“能量…需要巨大的能量,或許還需要特定的修複材料和數據…”淩嶽眉頭緊鎖。淩一的科技水平遠超這個時代,甚至可能超越他穿越前的時代,修複他絕非易事。目前唯一的希望,或許在於更深層次地理解“山海界”本身,或者…從那幾本古籍中找到關於能量運用的啟示?但這都需要時間,而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他將淩一的殘骸小心地收入“山海界”空間內,那裡時間流速緩慢,或許能延緩其狀態的惡化。
就在淩嶽忙於這些事時,派往荊州的細作傳來了第一份情報。
情報證實了劉整的說法。史嵩之確實已在荊州,並受到了呂文德的禮遇。他頻繁出入製置使府邸,與呂文德及其幕僚密談。呂文德麾下的軍隊調動頻繁,大量糧草軍械正在向靠近川東的歸州今湖北秭歸)、峽州今湖北宜昌)等地集結。臨安方麵尚無明旨下發,但朝廷使者往來荊州與臨安之間異常頻繁。
更令人擔憂的是,細作提到,史嵩之似乎還與某些來自北方的“商人”有過接觸,行蹤詭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北方商人?”淩嶽眼中寒光一閃,“是蒙古的探子嗎?史嵩之,難道你想引狼入室,做石敬瑭第二?”
情況比預想的更糟。呂文德很可能在史嵩之的慫恿和朝廷的默許下,已經開始做“武力平叛”的準備了。一旦巴州戰事稍緩,或者朝廷正式下旨,來自東麵的刀兵便會即刻降臨。
必須儘快打破與合丹的僵局!
淩嶽再次登上城樓,遠眺蒙古大營。合丹的營寨布置得法,深溝高壘,巡邏嚴密,幾乎無懈可擊。強攻無異於自殺。
“合丹在等什麼?”淩嶽沉思,“等我們糧儘?等內部生變?還是…等來自東麵的‘好消息’?”
他忽然想到一種可能:史嵩之會不會已經和合丹有了某種默契?甚至…蒙古此次大舉進攻,本身就有史嵩之通風報信的因素?如果真是這樣,那合丹的目的就不僅僅是攻下巴州,而是要將他和劉整的軍隊死死拖在這裡,等待宋廷內部發難,前後夾擊!
好毒的計策!
絕不能讓其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