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水軍倒是厲害,靠著海船控製著浙東沿海,不管是張士誠還是陳友諒,想從海上打他都不容易。
不過他也沒什麼大誌向,就想著守著沿海,靠劫掠漕糧和海外貿易過日子,對咱們應天府暫時沒什麼威脅。”
最後,馬昕的手指落在了應天府,又往外擴了擴,包括滁州、和州、揚州這幾處:“大帥您的勢力,如今地盤雖沒他們大,可根基穩。
應天府城高牆厚,滁州、和州是屏障,又占據揚州大部,
又能控製長江北岸的水路,如今兵力有十五萬,其中三萬是郭子興留下的舊部,
五萬是您在和州、滁州招的新兵,剩下七萬是這兩年收服的義軍和降兵。”
他湊近了些,聲音壓低了些:“咱們的優勢在步兵和騎兵!
您在滁州練的三萬騎兵,是江南少有的精銳,去年在揚州打敗元軍,就是靠這支部隊。
水軍弱了點,隻有兩萬,戰船也不如陳友諒、張士誠的多,
不過長江南岸的采石磯、燕子磯這兩處要塞在咱們手裡,他們想從水路打應天府,也沒那麼容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元璋聽完,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將四路勢力的地盤、兵力在心裡過了一遍。他忽然問:“馬昕,你覺得這四路裡,誰是咱們最大的威脅?”
馬昕沉吟了片刻,指著陳友諒的地盤:“論實力,陳友諒最強,地盤大、兵力多,若他真奪了徐壽輝的權,肯定會往東邊擴張,咱們應天府首當其衝。
張士誠雖有三十萬兵,可他沒野心,隻要咱們不主動惹他,他未必會來打咱們。
方國珍就更不用說了,隻敢在沿海蹦躂。”
“你說得對。”
朱元璋點了點頭,手指在武昌和平江之間劃了條線,“陳友諒若東進,張士誠若北上,咱們夾在中間,就麻煩了。
不過張士誠沒野心,咱們可以先穩住他,甚至可以跟他做些生意,換些糧食和藥材。至於陳友諒……”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他現在忙著奪權,內部肯定不穩,咱們得趁這個時候壯大自己。
揚州那邊要多駐兵,防備元軍的同時,也能盯著張士誠;
采石磯要加緊造戰船,練水軍,不能讓陳友諒的水軍順著長江下來;
另外,滁州的騎兵要再擴編兩萬,
咱們得有一支能快速機動的部隊,不管是陳友諒來打,還是張士誠有異動,咱們都能及時應對。”
馬昕聽著,連忙點頭:“大帥想得周全。還有,浙西的金華、衢州一帶,
如今還在元軍手裡,可元軍兵力薄弱,咱們若能拿下這兩處,就能打通跟浙東的聯係,也能牽製陳友諒的東路兵力。”
朱元璋眼睛一亮,拍了拍地圖上的金華:“這個主意好!金華是浙西的門戶,拿下金華,衢州就好打了。
等開春了,我派徐達帶五萬兵去打金華,你再去浙東,跟方國珍那邊探探口風,看看能不能跟他達成個協議
——咱們不打他,他也彆幫陳友諒和張士誠。”
馬昕應了聲“是”,又想起什麼,補充道:“對了大帥,陳友諒那邊還有個隱患——他殺了不少徐壽輝的舊部,
那些舊部心裡肯定有怨氣,
咱們或許可以派人去聯絡聯絡,說不定能策反一些人,就算策反不了,也能讓陳友諒內部更亂。”
朱元璋笑了,拿起案上的茶杯遞給馬昕:“好你個馬昕,果然沒白去浙西一趟。
就按你說的辦,你先去歇著,明天咱們再跟徐達、常遇春他們商量具體的部署。”
馬昕接過茶杯,躬身退了出去。帳裡隻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看著地圖上四路勢力的標記,手指在應天府的位置輕輕敲擊著。
燭火映著他的臉,有沉思,有堅定。
江南這盤棋,看似複雜,可隻要看清了各方的底細,找準了突破口,未必不能下贏。
他知道,陳友諒的野心、張士誠的保守、方國珍的反複,都是可以利用的破綻。
而他自己,有徐達、常遇春這樣的猛將,有馬昕這樣的謀士,還有十五萬忠心耿耿的將士,更有應天府這塊穩固的根據地。
隻要一步一步來,先穩住張士誠,再牽製陳友諒,拿下浙西,壯大實力。
喜歡大明:我是朱標他舅請大家收藏:()大明:我是朱標他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