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郊:欣家莊廣袤田野
二月中旬,春寒料峭,但泥土已開始解凍,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氣息和草木萌發的清新。一幅生機勃勃卻又暗藏玄機的春耕圖卷正在展開:
繁忙、充滿希望,但也帶著新秩序建立初期的緊張與磨合。
長安城郊:官田與民墾示範
在疏浚一新的水渠旁,由長安縣廷實際受公子欣影響)直接管理的官田上,一片熱火朝天。
這裡成了公子欣推廣新農具的核心陣地。十餘架嶄新的曲轅犁在健牛或騾馬的牽引下,由精壯農人多是安置的老兵或可靠佃農)操作。
犁鏵輕鬆地切開濕潤的土壤,翻起深褐色的泥浪,效率遠高於周邊仍在使用老舊直轅犁的田地。
新招攬的農家弟子穿梭田間,大聲指導著犁地的深度、行距,示範著“代田法”的壟溝規劃將土地分成溝壟,作物種溝中,利於保墒防風)。
他們身邊跟著長安縣廷派來的“勸農吏”,記錄著效果。
許多自耕農和小地主被這新奇高效的景象吸引,圍在田埂邊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嘖嘖,看那犁!一個人一頭牛,一天能犁俺們三天的地!”
“挖得深啊!這地氣都翻上來了,莊稼肯定長得好!”
“就是不知道貴不貴?俺那小破地,買得起不?”
不遠處臨時搭起的棚子裡,趙伯帶著幾個徒弟忙得不可開交。
他們麵前排起了長隊,都是來谘詢或登記租賃曲轅犁的農戶。租賃條件優厚押金低,租金可用秋糧抵償),極大地降低了使用門檻,成為推廣的關鍵。
在官田附近或稍遠的水源充足處,劃出了大片供招募流民墾殖的土地。這些拖家帶口的流民,在錢先生派來的管事和趙伯徒弟的組織下,按戶劃分地塊。
每戶領到了基本口糧、少量農具鋤頭、鐮刀等)、最重要的是一份曲轅犁的優先租賃憑證以及農家編寫的簡易《代田耕作指南》。
老兵和有經驗的農夫被組織起來,帶領和指導新來的流民家庭開荒、整地、學習新技術。
雖然條件艱苦,但看著屬於自己的土地,吃著官府發的糧,人們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盼,乾勁兒十足。
老吳帶著醫館學徒和招攬的醫家,定期到各個屯墾點巡診,預防春季易發的風寒、腹瀉,處理勞作中的小傷,穩定人心。
廣袤田野的“交響樂”:
欣家莊的田野規模遠超長安城郊。得益於冬日的水利建設引溪水灌溉)和集中力量的開荒,大片平整肥沃的土地鋪展在秦嶺山腳下。
上百架曲轅犁同時開動!由陳鐵頭工坊批量打造、堅固耐用的犁具,在精壯莊戶老兵子弟、流民青壯)的駕馭下,如同鋼鐵洪流,高效地翻耕著土地。場麵極其壯觀,是公子欣農業力量的核心展示。
新加入的農家專家如同戰場指揮官,拿著簡易的測繪工具和圖紙,指揮著莊戶嚴格按照“區田法”更精耕細作,類似方格育苗)或“代田法”的要求劃分地塊、開溝起壟。良種趙伯精心篩選和引進的)被小心翼翼地播撒下去。
專門的畜力隊負責照料和調配耕牛、騾馬,確保不誤農時。莊子裡甚至開始小規模培育優質畜種。
製鹽工坊裡,利用鹹水泉或通過新開鹽井),工坊日夜不停。采用更高效的煮鹽或晾曬法取決於天氣和技術),出產的精鹽雪白晶瑩,遠超官鹽品質。一部分供應莊子和長安,一部分由項離的心腹組成的小型商隊,偽裝成普通行商,秘密運往利潤更高的區域如巴蜀、關東)換取急需物資如銅、錫、良馬)。
陳鐵頭統領的工坊爐火熊熊。得益於欣家莊自產的煤和就近運來的鐵礦石小規模開采或外購),
這裡不僅能打造大量的曲轅犁部件、鋤頭、鐮刀供應自身和長安租賃銷售,更在墨家工匠指導下,嘗試改良其他農具如播種耬車)、
打造更堅固耐用的工具,甚至小批量試製一些……“特殊”部件為影衛裝備做準備)。
持續產出,為莊內永久房舍建設尤其是核心區、工坊區、倉庫)和長安部分設施提供材料。
張嬸統領的後勤隊伍高效運轉。大型集體食堂保證所有勞作者的夥食雖簡單但管飽,偶爾有葷腥)。
統一的物資調配種子、肥料、工具維修材料)確保春耕不中斷。
被安置在莊子邊緣單獨區域的昭氏族人及其附庸,也投入到春耕中。他們分到的土地相對貧瘠或偏遠,但至少有了生計。
影衛成員偽裝成普通莊戶或監工,嚴密監視著這個區域的一舉一動。
昭平等人被允許保留少量財物,但行動受限,與外界接觸需報備。項離會定期“召見”昭平,核對人員,施加壓力。
昭平獻出的部分工匠如擅長養蠶繅絲、漆器、荊楚特色作物種植的)被甄彆出來,在嚴密監視下分配到相應崗位,開始為莊子創造價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少數通曉地理的士人,被要求繪製或口述楚國故地的山川形勢、關隘要道……這些信息被項離視為重要情報記錄在案。
春耕雖忙,但欣家莊的防禦並未鬆懈。項離將影衛和部分精銳明衛混編,在莊子外圍製高點、入山要道、工坊鹽井等重要地點設下明暗哨卡。由老兵組成的“護莊隊”負責日常巡邏,既維持秩序,也鍛煉隊伍。
所有新加入的流民,包括“楚人區”的,都在王五處留有詳細名冊和“擔保人”通常是老兵或早期可靠莊戶)。形成了一套互相監督、連坐的基層管理體係。
公子欣時常輕車簡從,出現在長安城郊的官田、流民屯墾點和欣家莊的廣袤田野上。他不再親自動手耕作,但會駐足觀看,詢問農人新犁是否好用,收成預計如何,有無困難。
在欣家莊,他尤其關注曲轅犁的批量使用效果、良種長勢、工坊產能以及鹽的產出。他會聽取陳鐵頭、趙伯、農家專家的彙報,現場解決問題如調配更多畜力到進度慢的區域)。
當他看到那大片被翻墾整齊、播下希望的土地,看到莊戶們雖然疲憊卻充滿乾勁的臉龐,看到工坊裡叮當作響的繁忙景象,心中那份建立基業的踏實感便油然而生。
然而,他的目光掃過邊緣的“楚人區”和遠處的哨卡時,那份深沉的責任感和對未來的隱憂也始終揮之不去。
春耕的生機之下,是無數需要平衡的力量和潛藏的危機。他深知,這場與大地的角力,隻是未來更宏大鬥爭的前奏。長安與欣家莊的根基,正隨著每一粒種子的播下,每一塊犁鏵的翻動,而變得更加深厚。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