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鐵肯定是當奴隸,累死為止!”
哈桑卻搖頭:
“俺剛才看了,他們的士兵跟俘虜吃一樣的粥,阿古拉官爺還帶著兒子的畫……不像騙人的。
再說,就算是當奴隸,能用上好爐子,俺也認了!”
他走到阿古拉麵前,指著幾個年輕士兵:
“這幾個是俺的徒弟,都會鍛鐵,能不能跟俺一起去巧成城?”
阿古拉求之不得:
“當然!
巧成城的曹參大人正愁沒人教新工匠,你們去了,就是師傅!”
清點到伊斯梅爾時,阿古拉發現他總往懷裡揣東西,便問:
“你藏了啥?
要是貴重物品,俺們替你保管,到了巧成城再還你。”
伊斯梅爾臉一紅,掏出那個香料袋:
“是胡椒,給俺婆娘治病的……她在泰西封,不知道還活著沒。”
阿古拉接過香料袋,聞了聞:
“這是好東西,大秦的醫官老吳最會用胡椒配藥。
你放心,俺們的商隊下個月去泰西封,讓他們幫你找婆娘,
找到了就接來潤疆,跟你一起種葡萄。”
伊斯梅爾眼圈一紅,“撲通”跪下磕頭:
“謝謝官爺!謝謝大秦!”
三、啟程巧成城:一路見聞,心漸安穩
三日後,俘虜們編成十隊,跟著預備隊的士兵往巧成城出發。
阿古拉特意讓瑪麗卡帶著女人們走在前麵,馬車裡裝著她們的織布機和染布工具;
哈桑和他的徒弟們跟在中間,手裡捧著阿古拉特意給的新鐵錘;
伊斯梅爾則幫著士兵們照看駱駝,那些駱駝是從安息營裡繳獲的,
正好用來馱行李。
路上要經過潤疆的新麥田,陳農官正在地裡教農夫們種波斯麥。
看到俘虜隊伍,有農夫喊:
“阿古拉官爺,這是安息來的朋友?”
阿古拉笑著應:
“是啊,他們要去巧成城當鐵匠,以後給你們打新犁!”
一個老農提著剛烤好的麥餅跑過來,塞給哈桑一個:
“嘗嘗咱大秦的麥餅,比你們的饢香!”
哈桑咬了一口,麥餅裡混著芝麻和鹽,果然比安息的硬饢好吃,
他含糊著說:
“謝謝……好吃。”
到了驛站歇腳時,士兵們給俘虜們分發被褥。
瑪麗卡摸著厚實的羊毛毯,驚訝地問:
“這是給我們的?”
阿古拉的妻子笑著說:
“天冷了,夜裡蓋著暖和。
等到了巧成城,還有暖炕呢,比你們的地毯暖和十倍!”
瑪麗卡摸了摸毯子,又看了看正在教女人們染布的阿古拉妻子,小聲說:
“你們……真好。”
走了半個月,終於能遠遠望見巧成城的煙囪了——
那是蒸汽鍛錘的煙囪,正冒著白煙,老遠就能聽見“哐當哐當”的鍛打聲。
哈桑眼睛都直了,拉著阿古拉問:
“那就是……蒸汽鍛錘?”
阿古拉點頭:
“是啊,曹參大人說,那玩意兒能頂五十個壯漢,你去了就能用。”
進城時,巧成城的百姓夾道歡迎,有人扔來水果,有人喊著“歡迎新朋友”。
哈桑和徒弟們看著城裡的景象——寬闊的馳道上跑著木製火車,
工坊裡的工匠穿著統一的藍色工裝,連女人都在操作織布機,臉上帶著笑容。
“這……這比泰西封還熱鬨!”
伊斯梅爾喃喃道。阿古拉拍著他的肩:
“這隻是巧成城,等你去了鹹陽,更熱鬨!”
四、安頓與展望:鍛鐵聲裡的新生
曹參早已在工坊外等著,他給俘虜們安排了住處——
一排帶暖炕的磚房,每個房間都有窗戶,比安息的帳篷亮堂多了。
哈桑和徒弟們被領到鍛鐵坊,當看到那台冒著白汽的蒸汽鍛錘時,哈桑激動得手抖:
“真的……真的有這麼好的爐子!”
曹參笑著說:
“以後這台就歸你用了,要是覺得不好,咱們再改!
巧成城的規矩,誰能造出好鐵器,誰就是師傅,工錢加倍!”
哈桑搓著手,迫不及待地讓徒弟們架起鐵塊,踩下踏板——
“哐當”一聲,鐵塊被砸得平整,比他揮大錘快十倍。
瑪麗卡和女人們則被領到織布坊,那裡的織機比她們的先進,還有染色用的蒸汽鍋。
阿古拉的妻子教她們用紅花染布,瑪麗卡染出的紅布比秦人的更鮮豔,曹參看了直誇:
“好手藝!
以後大秦的戰袍就靠你們了!”
傍晚時分,阿古拉要回紫河大營了。
哈桑捧著一把剛鍛好的彎刀趕來,刀身閃著寒光,比安息的彎刀更鋒利:
“阿古拉官爺,這把刀送您,算俺的謝禮!”
阿古拉接過刀,拍著他的肩:
“好好乾,等二五計結束,俺請你去潤疆喝葡萄汁,伊斯梅爾種的!”
伊斯梅爾也跑來了,手裡拿著新領的工錢袋:
“官爺,俺寄了錢回泰西封,商隊說能找到俺婆娘!”
阿古拉笑著點頭:
“等她來了,俺讓陳農官分你們十畝地,種最好的葡萄!”
回程的路上,阿古拉聽著巧成城傳來的鍛鐵聲和織布聲,心裡踏實得很。
他知道,這些安息俘虜隻要好好乾活,遲早會像他一樣,覺得自己是真正的大秦人。
第一預備隊的工作,不隻是送俘虜,更是在給大秦添磚加瓦——
不管是匈奴人、安息人,還是楚地人,隻要肯為大秦出力,就都是一家人。
遠處的夕陽把巧成城的煙囪染成了金色,鍛鐵聲在暮色裡傳得很遠,像一首新生的歌。
阿古拉勒緊韁繩,催馬往紫河趕——那裡還有新的俘虜等著他,
還有更多的事要做,為了大秦的二五計,也為了這些來自遠方的“新大秦人”。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