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骨跟著跑,小本子揣在懷裡,生怕被風吹丟了。
等草簾蓋好,天已經亮了。
董翳看著渾身是霜的巴圖,遞給他一塊麥餅:
“辛苦你了,巴圖大叔。”
巴圖咬著麥餅,看著田裡的草簾,突然說:
“董將軍,俺現在覺得,種地比打獵穩當——打獵要看天氣,還怕遇到熊;
種地隻要好好照料,秋天就能收糧,不用餓肚子。”
董翳笑了:
“以後咱們還能種更多東西,比如西域的苜蓿,能喂牛羊;
比如嶺南的占城稻,一年能收兩季,日子會越來越好。”
三、協同護苗:農科支持+物資保障,麥田長勢旺
開荒種地不是第五預備隊孤軍奮戰——陳農官每隔十天就派人來送農技手冊,
教他們怎麼防治蚜蟲、怎麼給麥苗追肥;
張衡的工匠隊送來新的鐵鋤,比丁零人用的石鋤輕便多了;
章邯送的暖爐車也派上了用場,在育苗棚裡持續供暖,保證新育的苗能順利移栽。
有天,田裡的麥苗突然發黃,丁零人慌了,巴圖跑到董翳的營帳,急得滿頭汗:
“董將軍!
麥苗黃了,是不是要死了?”
董翳跟著他去田裡,蹲下來看了看,又捏了捏土:
“沒事,是缺肥了,陳農官送的有機肥還在嗎?撒點進去就行。”
士兵們把有機肥腐熟的牛羊糞)撒在田裡,沒過幾天,麥苗又綠了起來。
阿骨摸著綠油油的麥苗,對董翳說:
“董將軍,俺以後要當農官,教更多丁零人種地,讓大家都有糧吃。”
董翳摸了摸他的頭:
“好啊,等你學會了,就當貝加爾城的小農官。”
丁零長老看著麥田的長勢,心裡的石頭徹底落了地。
他找到董翳,手裡捧著一包曬乾的野果:
“董將軍,俺們丁零人以前不信種地能活,現在服了。
這野果是俺們的心意,感謝你們教俺們種地,讓俺們不用再怕冬天沒糧。”
董翳接過野果,笑著說:
“長老客氣了,這是咱們一起努力的結果。
等秋天麥子熟了,咱們一起打麥、磨麵,
做麥餅吃,讓整個貝加爾城都嘗嘗咱們種的麥子。”
四、麥田豐收:凍土變良田,民心歸大秦
初秋的貝加爾湖,風裡帶著麥香。兩百畝麥田金燦燦的,
麥穗壓彎了麥稈,丁零人和秦軍士兵一起忙著收割,
鐮刀割麥的“唰唰”聲,混著笑聲,在田埂上回蕩。
巴圖握著鐮刀,動作比一開始熟練多了,割下的麥子捆得整整齊齊。
他舉起一束麥穗,對董翳喊:
“董將軍!
你看這麥穗,顆粒真飽滿,比俺們以前吃的粟米強多了!”
董翳走過去,搓出麥粒,遞了一顆給巴圖:“嘗嘗,新麥的味道。”
巴圖嚼著麥粒,甜絲絲的,眼睛裡滿是笑意:
“好吃!
比凍肉好吃多了!
今年收了這些麥,俺們部落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阿骨拿著小本子,一邊記錄收割的數量,一邊念:
“一畝收麥五石,兩百畝就是一千石,夠咱們吃一年了!”
收割完麥子,董翳讓人把一部分麥子留給丁零人當口糧,剩下的送到貝加爾城的糧庫。
丁零長老帶著族人,捧著新磨的麵粉,來到第五預備隊的營帳,
要跟士兵們一起做麥餅。
帳篷裡,暖爐車燒得旺旺的,麵粉和著水,揉成麵團,貼在爐壁上,不一會兒就烤得金黃。
阿骨拿起一塊麥餅,咬了一口,燙得直哈氣,卻笑得開心:
“好吃!
這是俺們自己種的麥子做的餅,比什麼都香!”
董翳看著熱鬨的場麵,對身邊的副將說:
“你看,這就是‘融’的意義——不是讓丁零人變成秦人,是讓他們學會種地,過上安穩日子,從心裡認可大秦。
這凍土開荒,開的不僅是田,更是民心。”
副將點頭:“是啊,現在丁零人都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
以後北境肯定會越來越穩。”
夕陽下,貝加爾湖泛著金光,麥田裡的麥垛像一座座小山,
丁零人的帳篷裡飄著麥餅的香氣。
董翳知道,這隻是凍土開荒的開始,接下來還要擴大種植麵積,
教丁零人種苜蓿、種蔬菜,建更多的糧庫和學堂。
而這片曾經的凍土,如今已變成良田,像一顆種子,
在丁零人的心裡,在大秦的北境,長出了希望和未來。
阿骨拿著寫滿字的小本子,跑到董翳麵前:
“董將軍,俺明年還要學種地,學認字,以後幫你管麥田!”
董翳笑著點頭:
“好!
明年咱們一起,把貝加爾湖以南,都種上麥子,讓這裡變成大秦的北境糧倉!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