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木法’!
把斷的地方削平,加兩根鐵條夾住,再用榫卯固定,比原來還結實!”
他手把手教阿石操作,沒半個時辰,斷犁轅就修好了,試了試拉力,穩穩當當。
李信看得佩服:
“曹主事真是全才!
不僅會造犁,還會修,北境有您在,俺們也放心。”
“這是墨家的本分。”
曹平擦了擦汗,“送犁不光是送工具,還得讓他們能用、能用久,
不然造再多也是白搭。”
三、北境接犁:丁零人驚歎,試犁開黑浪
第七天清晨,車隊終於抵達貝加爾湖以南的北境開荒點。
董翳帶著秦軍士兵和丁零人早就等在馳道旁,
看到綿延的馬車和車上的曲轅犁,人群瞬間炸開了鍋——丁零人圍著馬車,
伸手摸著涼硬的犁鏵,眼睛都直了。
“這就是巧成城的曲轅犁?
比俺們的石鎬亮多了!”
丁零首領律蒙走到一具犁前,試著扶了扶犁架,“這木轅是彎的,真能讓兩匹馬拉動?”
曹平笑著讓李信牽來兩匹雜交馬,親自扶犁:
“律蒙首領,您瞧好了!”
馬一發力,曲轅犁穩穩前進,寒鐵犁鏵“咯吱”紮進凍土,
翻出黑黝黝的泥土,碎土耙跟著把土塊耙碎,比石鎬挖的深一倍,還均勻。
丁零少年阿骨看得眼睛發亮,跑過來拉曹平的袖子:
“曹師傅,俺也想試試!
俺爹用石鎬挖地,手都磨出血泡了!”
曹平把犁把交給阿骨,手把手教他:
“扶穩了,身子往前傾,遇到石頭就抬犁,彆硬耕。”
阿骨學得認真,雖然一開始犁溝歪歪扭扭,
卻真的耕出了一道深痕,丁零人頓時歡呼起來。
“太厲害了!
這犁一天能開五畝地!”
丁零獵手巴圖湊過來,看著翻出的黑土,
“俺們用石鎬挖半天,才挖一畝,有這犁,
今年兩百畝麥田的目標,十天就能完成!”
董翳拍著曹平的肩,聲音裡滿是激動:
“曹主事,你們真是雪中送炭!
凍土再等三天就化透了,這犁一來,春播肯定趕得上!
丁零人以後再也不用靠打獵過活,能踏踏實實種麥了!”
四、授技開荒:犁鏵破凍土,希望滿北境
接下來的日子,曹平和學徒們在北境開起了“曲轅犁教學課”。
秦軍士兵和丁零人分成五十組,每組圍著一具犁,
曹平教大家調深淺、修犁鏵,老鐵教大家打磨犁刃,阿石教大家給犁轅上油防裂。
“律蒙大叔,這犁鏵用三天就得磨一次,不然會鈍!”
曹平拿著磨石,演示著打磨犁鏵的角度,
“磨的時候要順著刃口,彆磨反了,不然耕不動凍土。”
律蒙拿著磨石跟著學,動作有些笨拙,卻格外認真:
“俺記住了!
這犁是大秦送的寶貝,得好好護著,以後俺們丁零人自己磨,不用麻煩你們。”
巴圖學得最快,第二天就帶著幾個丁零漢子開起了荒。
曲轅犁在凍土上“咯吱”作響,翻出的黑土像波浪一樣鋪開,
阿骨跟在後麵,用小鏟子把漏耕的地方補好,嘴裡喊著:
“加油!再耕一畝,就能種波斯麥了!”
沒幾天,意外發生了——一具犁的犁架斷了,丁零人慌了,趕緊找曹平。
曹平一看,是犁轅的鐵榫卯鬆了,他拿出錘子敲了敲,又加了個木楔子:
“沒事!
這是小毛病,你們以後發現榫卯鬆了,自己敲緊就行,不用怕!
丁零人看著曹平熟練的動作,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阿骨還特意在木牌上畫了修犁的步驟,掛在暖棚裡:
“這樣俺們忘了,看畫就知道咋修!”
春播開始時,5萬具曲轅犁全部派上了用場。
北境的凍土上,到處是犁耕的“咯吱”聲,秦軍士兵和丁零人一起勞作,
犁溝整齊劃一,波斯麥種子撒在黑土裡,很快就冒出了嫩綠的芽。
董翳站在田埂上,望著一望無際的麥田,對曹平說:
“這5萬具犁,能開50萬畝凍土,夠北境十萬百姓吃一年了!
以前總說北境是‘不毛之地’,現在有了墨家的犁、農家的種,
這裡要變成大秦的‘北境糧倉’了!”
曹平笑著點頭,目光落在遠處的保溫棚——趙大叔正在裡麵育苗,
丁零人幫著澆水,炊煙從暖棚的煙囪裡飄出,和麥田的新綠混在一起,格外溫暖。
臨走時,律蒙帶著丁零人來送曹平,手裡捧著一包新磨的麥粉:
“曹師傅,這是用新犁耕的地種的麥,您帶回去嘗嘗!
以後俺們丁零人,每年都種波斯麥,用大秦的犁,過好日子!”
曹平接過麥粉,心裡滿是踏實。
車隊駛遠時,他回頭望去,北境的凍土上,曲轅犁還在不停翻動,
黑土下藏著的,是丁零人的希望,是大秦二五計的“糧安”根基,
更是農墨同心、共築疆土的滾燙力量。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