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睡?
學那字有啥用,
明天俺去跟小吏吵!”
“你吵得過嗎?”
王二嫂把寫滿字的木桌推到他麵前,
“他拿賬冊跟你扯,
你一個字不認識,
隻能被他哄。
俺現在認識‘稅’字了,
知道他多收了七鬥,
明天帶著字去,
他想賴都賴不掉!”
王大哥看著木桌上的字,
又看了看媳婦堅定的眼神,
撓著頭笑了:
“行,
明天俺陪你去!
沒想到你學認字,
還真能當護身符。”
三、對賬討糧:識字硬氣,小吏認錯
第二天一早,
王二嫂揣著賬冊和寫滿字的木片,
拉著王大哥去了農站。
陳農官正在核對糧儲賬,
看到她就問:
“二嫂,
找俺有事?”
“陳農官,
您得給俺做主!”
王二嫂掏出賬冊,
指著上麵的“稅一石二”,
“俺畝產五石,
五畝收二十五石,
按一成稅該繳五鬥,
這小吏收了俺一石二,
多收了七鬥!
您看,
這‘稅’字俺認識,
他寫的是‘一石二’,
就是騙俺!”
陳農官拿起賬冊一看,
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讓人把收糧的小吏叫了過來。
小吏看到王二嫂手裡的木片,
上麵寫著“稅五鬥”,
臉色一下子白了。
“李吏,
這賬冊是你寫的?”
陳農官問。
小吏支支吾吾:
“是……是俺寫的,
但俺記錯了稅率,
不是故意的……”
“記錯了?”
王二嫂往前一步,
聲音擲地有聲:
“趙先生教俺了,
新田三成免稅,
隻收一成稅,
畝產五石繳五鬥,
你收俺一石二,
差了七鬥,
這也是記錯了?
俺現在認識‘糧’‘稅’‘畝’,
你再敢說瞎話,
俺就去鹹陽告你!”
小吏嚇得腿都軟了,
趕緊磕頭:
“二嫂饒命!
是俺貪財,
俺這就把多收的七鬥麥還給你,
以後再也不敢了!”
陳農官厲聲道:
“把多收的糧全退回去!
再去領二十杖罰,
以後要是再敢欺瞞百姓,
直接押去鹹陽問罪!”
小吏連滾帶爬地去退糧,
王大哥捧著失而複得的七鬥麥,
對著王二嫂笑:
“還是你厲害!
認了字,
腰杆都硬了!”
王二嫂摸著木片上的“稅”字,
心裡又踏實又痛快:
“這字就是咱們的‘腰杆’,
以後誰也彆想騙俺們莊稼人!”
四、夜校興旺:字護民生,人心歸穩
王二嫂討回糧食的消息,
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了潤疆。
晚上再去夜校,
人比上次多了一倍,
連西域部落的長老都來了,
手裡拿著羊皮卷,
想把秦字記在上麵。
趙書教大家學“秤”“鬥”“石”,
李墨學官則帶著陳農官來“現場教學”——
他拿來一杆秤、一個鬥,
教大家認“斤”“兩”“鬥”:
“這秤砣上的‘一斤’,
就是十六兩,
賣糧時看著秤砣,
再對照賬冊上的字,
就不會少拿。”
有個牧民大叔問:
“先生,
‘商隊’的‘商’咋寫?
俺怕他們給的布不夠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想讓他們寫在賬上。”
趙書笑著寫了“商”字:
“上麵是‘亠’,
像商隊的帳篷,
下麵是‘八’和‘口’,
代表好多人說話討價。
以後跟商隊交易,
讓他們寫‘一石麥換一匹布’,
認了字,
他們就不敢少給。”
王二嫂成了“夜校助教”,
幫著教新來的農婦寫字。
她握著古麗燕的手,
教她寫“稅”字:
“你看,
‘禾’字旁要寫得直,
‘兌’字的撇捺要打開,
就像咱們腰杆要挺直一樣。”
古麗燕笑著點頭:
“二嫂,
俺學會了,
明天就去跟收羊稅的小吏對賬,
俺家十隻羊,
隻繳一隻!”
李墨學官看著熱鬨的夜校,
對陳農官說:
“以前總擔心成人沒時間學,
現在才知道,
隻要跟他們的切身利益有關,
再忙也願意來。
這夜校,
比送十石糧還管用,
認字能護民生,
民生穩了,
西域才真的穩。”
陳農官望著燈下認真寫字的農婦牧民,
心裡滿是感慨:
“陛下說‘全民識字,無分彼此’,
以前覺得是大道理,
現在明白了——
農婦認了‘糧’‘稅’字,
就不會被小吏騙;
牧民認了‘羊’‘布’字,
就不會被商隊欺,
這才是真的‘無分彼此’,
大家都懂規矩、守本分,
大秦的根才紮得深。”
夜深了,
夜校的燈還亮著。
王二嫂背著書袋回家,
路上遇到剛查完賬的李墨學官。
她舉起手裡的課本:
“李學官,
明天教‘農站’的‘站’字唄?
俺想知道農站的賬冊上,
是不是寫著咱們所有人的收成。”
李墨笑著點頭:
“教!
明天不僅教‘站’,
還教‘民’‘生’,
讓大家都知道,
大秦的‘民生’,
就是讓咱們種好糧、認好字、不受欺。”
月光灑在土路上,
把王二嫂的影子拉得很長。
她手裡的課本被風吹得嘩啦響,
“糧”“稅”“畝”三個字的筆畫,
在燈光下格外清晰——
那是農婦的底氣,
是民生的屏障,
是大秦“全民識字”的初心,
在潤疆的夜色裡,
發出溫暖而堅定的光。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