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那亞港奠基的喧囂猶在耳畔,一股新的、更複雜的風暴已在都靈的金融圈和議會大廳內醞釀成形。錢,宏偉藍圖需要真金白銀來澆築。麵對空空如也的國庫和天文數字般的基建預算,財政大臣保羅·裡卡爾迪提出的解決方案隻有一個:舉債。而舉債的核心武器,就是即將發行的首期“意大利王國國家建設債券”。
首相府的小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前的低氣壓。裡卡爾迪、亞曆山德羅的幕僚保羅·裡卡爾迪經濟學家)、私人秘書埃利奧,以及被緊急召來的科斯塔集團財務總監、未來的央行行長人選萊昂納多·巴爾迪,正圍著一張債券發行方案草案激烈討論。
“市場信心是最大的問題。”裡卡爾迪眉頭緊鎖,手指敲打著草案,“王國剛剛統一,財政赤字巨大,南方不穩,教廷敵視…國際評級機構對我們的評價很低。如果按常規發行長期國債,利率至少要定在6甚至7以上才可能有人問津。而且認購規模會非常有限,根本填不上鐵路建設的窟窿。”
“7?那光是利息就能把我們拖垮。”保羅·裡卡爾迪立刻反對,“必須降低利率,但市場憑什麼買賬?”
“憑‘保底’。”一直沉默的亞曆山德羅突然開口,聲音斬釘截鐵。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他身上。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快速寫下幾個關鍵詞:“國家建設債券首期),總額:5000萬裡拉,期限:10年,年利率:4.5顯著低於市場預期),核心創新條款:”
他重重地寫下:“1.保底5分紅機製:債券持有人每年除固定利息外,若債券所投資的具體鐵路項目如首期的都靈熱那亞段)運營淨收益年化低於5,則由政府設立、科斯塔集團注資的‘國家基建擔保基金’名稱待定)補足差額至5,確保投資者實際年化收益不低於5。
2.債轉股選擇權:債券持有人在持有滿5年後,有權選擇將其持有的債券麵值,按預設的、相對優惠的估值比例,轉換為對應鐵路運營公司的股份。分享未來鐵路運營的長期紅利。”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保底分紅+債轉股,這簡直是19世紀金融市場的重磅炸彈。巴爾迪眼中精光爆閃:“妙,保底5消除了大部分收益風險,給保守投資者如儲蓄銀行、年金基金)吃了定心丸。4.5的基礎利率又顯得不那麼貪婪,降低償債壓力。債轉股則給投機資本和看好鐵路長期前景的投資者如科斯塔集團本身)一個分享暴利的期權,這組合拳…前所未見。”
“但是,”裡卡爾迪立刻看到了巨大的政治風險,“‘國家基建擔保基金’由科斯塔集團注資?這等於將國家信譽與科斯塔集團深度綁定,議會裡那些魔鬼,尤其是保守派和左派,會立刻跳起來指責我們‘官商勾結’、‘出賣國家利益’。他們會說,這是用納稅人的錢為科斯塔集團控製的鐵路項目兜底。”
“他們當然會,”亞曆山德羅冷笑一聲,眼神銳利如刀,“這正是我要的效果。爭議越大,關注度越高,我們需要一場轟動。至於指責…”他看向巴爾迪,“萊昂納多,基金名義上由政府設立,科斯塔集團隻是‘主要發起認購方’之一,未來可以引入其他‘愛國資本’。規則由我們製定,解釋權也在我們。重要的是,這個‘保底’承諾,必須足夠真實,能打動市場。”
他轉向裡卡爾迪:“保羅,你負責在議會舌戰群儒。強調三點:第一,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手段,旨在以最小成本撬動最大資本,加速國家建設;第二,保底機製有嚴格觸發條件和上限比如隻保前五年或基金總額上限),並非無底洞;第三,債轉股是雙贏,吸引長期資本參與國家建設,減輕未來政府負擔。科斯塔集團帶頭認購,正是對國家信心的最大背書。”
他最後看向巴爾迪和保羅·裡卡爾迪:“你們立刻完善方案細節,尤其是基金的運作規則和債轉股的估值模型,務必嚴謹,經得起推敲。埃利奧,準備新聞發布會稿,突出‘創新’、‘信心’、‘共贏’。同時,通知路易吉·貝洛蒂,統一黨議員必須統一口徑,全力支持。”
1861年9月15日,意大利王國財政部正式發布《國家建設債券首期)發行公告》。公告一出,猶如在滾燙的油鍋裡潑進一瓢冷水,瞬間炸開了鍋。都靈的證券交易所內,交易員們拿著公告副本,目瞪口呆,議論紛紛。
“4.5利率?保底5?還能轉股?上帝啊,財政部瘋了嗎?”
“科斯塔集團兜底?這…這是把國家信用和科斯塔綁在一起了?膽子也太大了。”
“但…如果真能保底5,還能賭一把鐵路未來的股份…這誘惑力…”
金融報刊的頭版頭條被“保底債券”、“科斯塔擔保”、“金融創新還是國家賭局?”等標題占據。輿論迅速兩極分化。支持者盛讚這是打破僵局、吸引投資的創舉,體現了新政府的魄力與科斯塔的擔當。保守派控製的報紙則火力全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恥的官商勾結,用國家信譽和未來稅收為科斯塔的鐵路帝國兜底。”
“這是對納稅人財富的掠奪,是對自由市場原則的踐踏。”
“年輕的冒險家在拿國家命運賭博!”
議會更是成了戰場。奧爾西尼侯爵等保守派在議會上咆哮,指責亞曆山德羅“將國家賣給了科斯塔”。左派也加入戰團,抨擊“保底”是變相補貼資本家,“債轉股”是為未來私有化鐵路鋪路。財政大臣裡卡爾迪成了眾矢之的,他據理力爭,舌戰群儒,強調國家利益的優先和機製的審慎,場麵一度近乎失控。
而風暴的中心,亞曆山德羅卻異常冷靜。他授意科斯塔集團,在公告發布次日,便高調宣布:認購首期債券總額的201000萬裡拉)。同時,通過科斯塔集團龐大的商業網絡和影響力,裡卡爾迪和巴爾迪以私人身份)開始密集遊說都靈、米蘭、熱那亞的主要銀行家、大商人和富有家族。
“看看科斯塔的動作,他們真金白銀砸進去了。”
“裡卡爾迪私下跟我保證了,保底基金有上限,觸發條件很嚴格…而且鐵路收益預期其實不低…”
“債轉股的條件確實很優惠,萬一鐵路真成了呢?這可是壟斷線路的股份。”
“新首相雖然年輕,但看他搞基建的決心…熱那亞港已經動工了。或許…值得賭一把?”
市場的疑慮在科斯塔集團的巨額定金和私下“信心傳遞”中開始動搖。巨大的爭議帶來了空前的關注度。當認購窗口正式開啟時,出現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局麵。
都靈國家銀行指定的承銷行)門前排起了長隊。不僅有嗅覺敏銳的大資本,還有許多被“保底5”吸引的中小投資者和儲蓄機構。認購申請如雪片般飛來。短短一周時間,原定5000萬裡拉的額度被超額認購達到150,銀行不得不提前關閉認購窗口。
當裡卡爾迪拿著最終的認購報告,帶著一絲疲憊卻難以抑製的興奮走進首相辦公室時,亞曆山德羅正站在窗前,俯瞰著暮色中的都靈城。“閣下,結果出來了。”裡卡爾迪的聲音有些沙啞,“總額5000萬裡拉,超額認購至7500萬,實際有效認購確認6800萬。市場…用錢投了信任票。”
亞曆山德羅轉過身,臉上沒有狂喜,隻有一種預料之中的深邃平靜,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很好。第一場信心之戰,我們贏了。”他接過報告,目光掃過那驚人的數字。
“但這隻是開始。錢有了,如何用好,如何讓鐵路一寸寸鋪下去,讓港口一尺尺擴展開,讓這‘保底’承諾最終無需兌現…這才是真正的考驗。議會裡的魔鬼們,不會善罷甘休。盯緊每一分錢的流向,保羅。這場金融遊戲的勝利果實,不容玷汙。”
窗外,華燈初上。都靈的夜空下,資本的洪流已經隨著那創新的債券條款,湧入了意大利複興的血脈之中。爭議的硝煙尚未散去,但第一筆巨額的建設資金,已然落袋。亞曆山德羅用一場驚世駭俗的金融創新,為他的鋼鐵動脈計劃,注入了第一管強心針。信心之戰初捷,但建設之戰的長征,才剛剛邁出第一步。
喜歡青銅賬簿與鐵王座請大家收藏:()青銅賬簿與鐵王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