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摁住安慶_晚清三傑恩仇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章 摁住安慶(1 / 1)

然而,安慶城下,湘軍的營寨紋絲不動。

旌旗依舊獵獵,壕溝依舊深挖,地道依舊在夜以繼日地向著安慶城牆下延伸。真正的核心主力——曾國荃的吉字營、李續賓的部隊,像生了根的巨木,牢牢釘死在安慶外圍的各個戰略要點上。每日的操練聲、號令聲、土工作業的聲響,比往日更加密集,殺氣騰騰,目標隻有一個:安慶!

那麼,鮑超和張運蘭呢?他們的確接到了命令,也的確開始向皖南方向移動。但他們的任務,在曾國藩那封送往祁門大營的絕密手諭中,寫得清清楚楚,冷酷如鐵:“爾部進抵皖南,非為東援蘇杭!首要之務,乃扼守險要,堵絕皖南長毛指太平軍李世賢、楊輔清等部)北竄之路,使其不得一兵一卒增援安慶!安慶城下,乃決死之地,不容有失!若放一賊入安慶,爾等提頭來見!”

鮑超,那個以勇猛凶悍聞名的“鮑老虎”,看著這道手令,咧開大嘴,露出森森白牙,對著麾下如狼似虎的霆字營吼道:“都聽見了嗎?大帥要咱們當門神!把皖南通往安慶的路,給老子堵死!一隻蒼蠅都不準飛過去!想增援安慶?先問問老子手裡的刀答不答應!”吼聲震天,殺氣彌漫。

張運蘭則沉穩得多,但眼神同樣銳利。他仔細勘察地圖,將部隊部署在徽州、休寧一帶的關鍵隘口和交通要道上,構築工事,廣布哨探,如同一張無形的鐵網,悄然張開,目標明確:截斷太平軍皖南主力與安慶守軍之間的聯係。他們的刀鋒,指向的是可能出現的太平軍援兵,而非遙遠的蘇杭。

至於曾國藩本人?

他確實離開了宿鬆大營。在親兵護衛下,他輕車簡從,沿著崎嶇的山路,一路東行,最終抵達了位於皖南山區的祁門。祁門大營迅速設立起來,營門高懸“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的大旗,轅門外車馬往來,文書傳遞頻繁,儼然一派“指揮東援”的繁忙景象。

曾國藩坐鎮祁門,每日批閱從安慶前線、從皖南鮑超、張運蘭處,以及從更遠的、正被戰火蹂躪的江浙方向雪片般飛來的文書。他給鹹豐帝的奏報一封接著一封,詳儘地“彙報”著在祁門“調度”各路兵馬、“籌劃”東援事宜的“進展”,言辭懇切,憂國憂民之情溢於紙上。他甚至還煞有介事地“催促”鮑超、張運蘭“加速東進”,“不得延誤軍機”。

這姿態,做得十足十。在紫禁城看來,曾國藩這位國之柱石,已經“遵旨”放下了安慶,移駐前線,正在殫精竭慮地組織力量,拯救那流血的江南命脈。鹹豐帝緊鎖的眉頭或許能稍稍舒展一些,滿朝文武的聒噪或許能暫時平息幾分。

然而,隻有曾國藩身邊最核心的幕僚,如趙烈文、李鴻章等人,才能從那看似繁忙的公務和憂心忡忡的奏折背後,看到那雙深陷眼眸裡不變的、如寒鐵般的意誌。他的目光,從未真正離開過安慶城頭。祁門,不過是一麵精心布置的屏風,一個用來應付朝廷、爭取時間的“姿態”。他坐在這裡,承受著來自皇帝和江浙士紳的巨大壓力,忍受著“遷延觀望”、“畏葸不前”的指責,如同老僧入定,隻為了一個目標——死死摁住安慶,等待那最後決戰的時刻。

安慶城下,湘軍的鐵鍬依舊在挖掘,地道的儘頭,火藥正在堆積。而祁門大營的燈火,徹夜長明,映照著曾國藩伏案疾書的側影,那筆尖流淌的墨跡,既是寫給紫禁城的“安魂曲”,也是為安慶守軍敲響的喪鐘。一場巨大的風暴,在表麵的“遵旨”和暗地的“抗命”之間,在安慶的生死與江浙的存亡之間,正醞釀到極致。

祁門縣城,靜臥在皖南層巒疊嶂的懷抱中。當曾國藩的帥旗插上臨時修繕的縣衙大堂時,隨行的幕僚們心頭卻蒙上了一層陰影。李鴻章尤其感到不安。

他陪著老師勘察地形。站在城頭四望,隻見青灰色的山嶺連綿起伏,壁立千仞,如同一個巨大的、嚴絲合縫的鐵桶,將小小的祁門城死死箍在中央。幾條蜿蜒的山路,像垂死的蚯蚓,艱難地鑽入密林險隘,通向山外的世界。風穿過狹窄的穀口,發出嗚嗚的悲鳴。

“老師,”李鴻章終於忍不住,指著四周的群山,聲音帶著憂慮,“此地形如釜底,四塞之地。進,固然便於呼應安慶;然退路……一旦賊寇扼住這幾處咽喉要道……”他頓了頓,沒再說下去,但意思已無比清晰——此地易進難出,若被合圍,便是絕地!

曾國藩撚著胡須,目光深邃地掃過那些沉默的山巒。“少荃所慮,不無道理。”他緩緩道,“然祁門居皖贛之中,背倚江西糧道,前控安慶戰局,兼顧皖南諸路。為帥者,當立險地以督戰,豈能儘擇坦途而避危?”他語氣堅定,顯然早已權衡利弊,決心已下。“傳令下去,加固城防,嚴查各隘口!糧道務必暢通!”

李鴻章看著老師沉毅的側臉,知道再勸也是徒勞。他默默退下,心頭卻像壓上了祁門四周的山巒,沉甸甸的。他回到自己那間簡陋的簽押房,桌上攤著謄寫了一半的舊詩:“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墨跡未乾,詩句裡的萬丈豪情,此刻在現實的群山圍困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困在這“釜底”做個抄抄寫寫的幕僚,與左季高在外募兵練勇、即將獨領一軍的意氣風發相比,雲泥之彆!他煩躁地將筆擲在硯台上,濺起幾點墨星。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穹界強製入職:我在廢土撿隊友 共餐者 洪武:醫聖朱橚 為了賣皮膚,我成了文娛之王 你一神棍,怎麼就渡劫了 富養女兒30年,她叫我生物學爹 淨身分家,我靠著靈泉空間當首富 知青入贅寡婦家 外星文明與人類未來 終焉序列:終焉之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