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年,歲在辛未,正月1871年1月)。
凜冬已至,天地肅殺。隴東高原的寒風似鬼哭狼嚎,卷起地麵凍結的沙礫與殘雪,無情地抽打著金積堡內外每一個生靈的臉龐。持續了一年又數月的圍困與廝殺,將這片土地變成了巨大的墳場,如今終於走到了最後的時刻。
堡外,清軍連營數十裡,旌旗密布,刀槍如林,肅殺之氣直衝雲霄。劉錦棠立馬於一處高坡,冰冷的甲胄上凝著寒霜。他年輕的麵龐上已看不出悲喜,隻有一種曆經血火磨礪後的冷硬決絕。望著那座如同垂死巨獸般匍匐在冬日荒野上的巨大堡寨,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終於緩緩舉起了右手。
下一刻,進攻的號角聲撕破了黎明前的死寂!那不是零星的試探,而是來自四麵八方、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的全麵總攻的信號!
清軍陣地上,所有能夠使用的火炮——劈山炮、抬槍、甚至一些繳獲的老舊火銃——同時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怒吼!火光閃爍,硝煙彌漫,無數彈丸如同冰雹般砸向金積堡早已殘破不堪的城牆和堡內。這是最後、也是最猛烈的火力準備,意圖在肉體衝鋒前,徹底摧毀守軍殘存的意誌和工事。
炮聲未息,戰鼓又雷動起來!
“殺啊!為劉軍門報仇!”
“踏平金積堡!雞犬不留!”
震天的喊殺聲從四麵八方響起!成千上萬的清軍士兵,如同從凍土中蘇醒的複仇之潮,從戰壕中、從營壘後洶湧而出!他們頂著城頭上零星卻依舊致命的箭矢和彈丸,不顧一切地向前衝鋒。雲梯被無數雙手抬起,飛快地架上百孔千瘡的城牆。饑寒交迫的守軍爆發出最後的力量,用刀砍、用矛刺、用石頭砸,將僅存的沸油和火把傾瀉而下。不斷有清軍士兵從雲梯上慘叫著跌落,鮮血瞬間染紅了冰冷的牆磚和黃土,但後麵的人立刻紅著眼睛補上,踩著同伴的屍骸繼續向上攀爬!城牆上下,瞬間變成了一個巨大而血腥的絞肉場,每一寸土地的爭奪都伴隨著生命的急速消逝。
然而,真正令人心悸的慘劇,發生在堡牆之內。
許多回軍士兵和他們的家眷,深知大勢已去,且對清軍尤其是為複仇而來的老湘營)可能的殘酷報複充滿極致的恐懼,做出了震驚世人的、絕望至極的選擇。
史書上那冰冷而恐怖的記載——“堡寨將破時,先刃其家屬,或擲諸水火,乃解衣格鬥,死而後已”——在這一刻變成了活生生的人間地獄。
在堡內某些角落,傳來淒厲的哭喊和悲號。絕望的父親雙目赤紅,淚血交迸,手中的刀卻顫抖著揮向相伴多年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女,然後發出不似人聲的野獸般的嚎叫,赤裸著上身,瘋狂地衝向湧入的清軍;有的母親緊緊抱著驚恐的孩子,最後親吻一下冰涼的額頭,縱身跳入深不見底、冰冷刺骨的水井或結著薄冰的壕溝,瞬間被黑暗吞沒;還有人將年邁的父母或羸弱的親人推入熊熊燃燒的房屋,自己則撕扯掉身上最後的累贅,赤膊跣足,如同瘋魔般,揮舞著卷刃的刀劍,撲向敵人,進行著毫無希望的、純粹求死的最後格鬥,直至被亂刀砍倒,死而後已。這些場景無比慘烈,超越了戰爭的範疇,將人性的極端和絕望展現得淋漓儘致,令最悍勇的老兵也為之膽寒。
堡內的抵抗雖然瘋狂慘烈,卻已是強弩之末,無法阻擋清軍複仇的洪流。清軍逐一攻克街壘,占領房屋,逐巷逐屋地肅清殘敵。戰鬥從黎明持續到午後,喊殺聲和慘叫聲才逐漸稀疏下來。
正月七日1871年1月6日),在經曆了最後一天的血腥巷戰和目睹了部眾慘絕人寰的自戕與抵抗後,馬化龍,這位領導寧靈地區回民抗爭多年的核心人物,終於徹底放棄了抵抗。他深知,繼續戰鬥下去,隻會讓堡內剩餘的所有人遭受更徹底的毀滅。為了保全一部分眷屬和殘餘部眾的性命,他選擇了投降。
他率領其子馬耀邦、以及部下和眷屬共一千餘人,走出了他們最後據守的、彌漫著血腥和焦糊味的殘破堡壘,“詣營乞降”,正式向劉錦棠投降。曾經雄峙一方、堅不可摧的金積堡,至此徹底陷落。
劉錦棠接受了投降,但氣氛絕非寬恕與和解,而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冰冷控製和壓抑著憤怒的審判。馬化龍及其子、主要頭目被立即解除武裝,嚴加拘押,看管起來。
金積堡雖克,但戰事並未完全結束。附近還有如王家疃莊等零星堡寨在負隅頑抗。清軍毫不留情,乘勝進攻,以雷霆之勢迅速攻克了這些最後據點,將金積堡周圍地區的回軍殘部徹底肅清,不留任何後患。
至此,以金積堡為核心的寧靈地區大戰,以清軍的慘勝告終。這場戰役耗時之長、過程之酷烈、傷亡之慘重尤其是主帥劉鬆山的陣亡和最後階段守軍絕望的自毀式抵抗),都給清軍上下留下了極其深刻和複雜的心理陰影。而對回軍來說,則是主力喪失殆儘,最堅固的根據地徹底丟失,再也無力組織起大規模的有效抵抗。
硝煙漸漸散去,露出金積堡滿目瘡痍的殘骸和遍地的屍骸。
劉錦棠臉上沒有露出任何喜悅之情。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裡,他失去了尊敬的叔父,此外,清軍在圍攻金積堡的時候,還死了七個提督——姚連升、譚建高、楊清源、劉官勝、張四維、李就山、簡敬臨,以及兩個總兵——牛德彪、周立本。副將、參將這些,更是死了上百個。至於普通士兵的傷亡,那就根本沒法細算。
勝利的代價如此巨大,注定了後續的清算絕不會寬大。如何處置馬化龍及其降眾,以及左宗棠如何向北京奏報這場用無數鮮血換來的“勝利”,將成為下一個焦點。凜冽的寒風中,勝利的旗幟似乎也帶著沉甸甸的血色。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