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君,大島對軍官們訓話,清軍雖然人數占優,但裝備落後,士氣低落。一旦開戰,勝利必屬於我!
而在漢城郊外的清軍營地,葉誌超也接到了李鴻章的電報:
日人增兵,其心叵測。爾等務必謹慎,不可輕啟戰端。
葉誌超將電報遞給聶士成,兩人相對無言。營帳外,夏夜的蟲鳴聲聲入耳,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風暴奏響序曲。
六月十三日,大鳥圭介向朝鮮政府發出照會,要求朝鮮澄清是否為中國屬邦。這一照會在朝鮮朝廷引起軒然大波。
景福宮內,高宗緊急召見大臣。閔泳駿、沈舜澤等重臣齊聚康寧殿,人人麵色凝重。
日人此問,其意不善啊。高宗憂心忡忡地說。
閔泳駿奏道:陛下,若承認是中國屬邦,必得罪日本;若否認,又恐觸怒清國。這......
就在這時,侍衛來報:日本公使大鳥圭介求見。
大鳥圭介身著正式禮服,步履從容地走進殿內。行禮之後,他直視高宗:
陛下,敝國政府亟欲知道,朝鮮是否仍自認為中國屬國?
殿內頓時鴉雀無聲。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高宗身上。
高宗的手微微顫抖,他瞥了一眼身旁的閔妃,見她輕輕搖頭。
這個......高宗艱難地開口,朝鮮自是自主之邦......
話一出口,大鳥圭介的嘴角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當晚,這個消息就傳到了中國駐朝總理衙門。袁世凱勃然大怒,立即前往王宮求見。
陛下何出此言?袁世凱強壓怒火,中朝宗藩關係,天下共知。陛下今日之言,置大清於何地?
高宗支支吾吾,無法應對。一旁的閔妃連忙打圓場:
袁總理息怒。陛下也是一時失言......
但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了。
就在漢城的外交博弈激烈進行之時,東京的議會內,氣氛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六月十五日,議會就是不信任案進行表決。伊藤博文親自出席,做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
諸君!當此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我們更應團結一致!清國無視我國在朝鮮的利益,擅自出兵。如果我們此時還在內鬥,如何對得起天皇陛下,對得起國民?
演講結束後,不信任案以微弱差距被否決。
當晚,伊藤在首相官邸設宴慶祝。酒過三巡,陸奧宗光低聲對伊藤說:
首相閣下,現在國內局勢已定,該是解決朝鮮問題的時候了。
伊藤點點頭,目光銳利:給大鳥發電:可以開始行動了。
此時的漢城,已經如同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中日兩國軍隊在街頭對峙,朝鮮朝廷分裂成親清、親日兩派,而普通百姓則惶恐不安,不知命運將走向何方。
大鳥圭介接到電報時,正在與軍官們研究地圖。他放下電報,環視在場的將校:
諸君,是時候了。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