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威的落寞離場,並沒有讓《一勺定乾坤》的直播間冷卻下來。
恰恰相反,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討論,如同海嘯般席卷了整個網絡。
成品底料算不算作弊
現代烹飪的邊界在哪裡
一勺定乾坤驚現人肉質檢儀
三個詞條,以火箭般的速度衝上了微博熱搜前十。
直播間的彈幕,更是徹底變成了辯論賽的現場。
【我站老王!現在誰家做菜還從醬油開始釀啊?時代變了大人!】
【樓上偷換概念!醬油是輔料,火鍋底料是靈魂!這能一樣嗎?】
【彆吵了!我隻知道,品一口牛逼就完事了!前麵四個專家都被騙了,就他一個人嘗出來了!這含金量,拉滿了!】
【確實,以前覺得他就是個會吃的網紅,現在看來,人家是真有東西啊!終極裁決官,這名頭沒叫錯!】
【我宣布,從今天起,我就是品一口的狗!他指東我絕不往西,他說不好吃,米其林三星在我眼裡也是豬食!】
陳品那一針見血的提問,如同最鋒利的刻刀,將“終極裁決官”五個大字,深深地刻在了所有觀眾的心裡。
人們對他的期待,已經從“看他還能整什麼活兒”,悄然轉變成了“看他將如何審判下一道菜”。
“咳咳!”
主持人經驗豐富,眼看話題有徹底跑偏的趨勢,趕緊用一聲咳嗽將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舞台。
“非常精彩的討論!這也正是我們節目的魅力所在,在美味中碰撞思想的火花!那麼,讓我們稍作調整,請出下一位挑戰者!”
他刻意拉長了語調,營造出一種緊張而微妙的氣氛。
“他,來自我們華夏的美食之都——順城。他沒有耀眼的履曆,沒有千萬的粉絲,他有的,隻是一雙手,一顆心,和五十年的灶台光陰。有請,權叔!”,沒有華麗的燈光秀。
一個五十多歲,身材瘦小,皮膚黝黑的男人,推著一輛最普通不過的不鏽鋼餐車,慢慢地走上了舞台。
他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白色廚師服,甚至有些土氣,臉上帶著幾分鄉下人的拘謹和靦腆。
他與之前幾位選手,無論是仙風道骨的簡承望,還是精英範兒的方哲,都顯得格格不入。
他隻是安靜地走著,仿佛不是在聚光燈下的s+級綜藝現場,而是在自家後廚的小路上。
【又來一位?感覺平平無奇啊。】
【順城來的?那可是粵菜大佬的故鄉啊,臥虎藏龍!】
【這大叔看起來好緊張,手都在抖。】
【感覺懸了,氣場上就輸了啊。】
權叔走到舞台中央,對著評委席和觀眾,有些笨拙地鞠了一躬,甚至沒去拿主持人遞來的話筒。
他隻是默默地,打開了餐車的蓋子。
沒有香氣炸裂,沒有仙氣繚繞。
隻有一個小小的,被精心雕刻成了蓮花形狀的冬瓜,被安放在一個樸素的白瓷碗裡。
冬瓜盅內,盛著一汪清澈見底的湯。
湯色淡如琥珀,清可見底,幾顆乾瑤柱,幾粒鮮蝦仁,幾片火腿,靜靜地沉在碗底,除此之外,再無他物。
這就是他的菜——水晶冬瓜盅。
與之前視覺效果驚人的“星空之淚”,和意境悠遠的“秋江暮色圖”相比,這道菜,樸素得有些過分了。
它沒有任何視覺衝擊力,甚至引來了部分觀眾的輕視。
【搞半天就這?一個冬瓜湯?】
【我家樓下快餐店的例湯都比這個料足……】
【完了,這是上來湊數的吧?我都能猜到結局了。】
評委席上,安托萬·李的眉頭微微皺起。
在他看來,這道菜實在是太“傳統”了,傳統到有些乏味。
沒有idea創意),沒有ncept概念),甚至連擺盤都談不上,這在西餐的評價體係裡,幾乎是無法想象的。
簡承望也捋著胡子,麵露沉吟之色。
他倒是欣賞這種極簡的風格,但內心更清楚,越是簡單的菜,就越考驗功力。
一碗清湯,稍有不慎,就是寡淡無味,神形俱散。
工作人員很快將分裝好的小份冬瓜盅,送到了每一位評委麵前。
然而,就在他們拿起勺子,舀起第一口湯,送入口中的那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