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了指桌上那口即將噴發的“火山”。
“待會兒從那滾燙的紅油湯裡撈出來的食材,溫度極高。在香油裡這麼一裹,能迅速給食物降溫,讓你不至於燙傷嘴。”
“同時,香油會在食材表麵形成一層油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辣度,保護你的腸胃。”
“所以,它不是調味品,是盔甲。”
【學到了!原來油碟是這個作用!我以前還嫌膩!】
【品哥開課了!前排小板凳,瓜子礦泉水準備好了!】
【異端來了:我喜歡香油、耗油、小米辣、蔥花、香菜、花生碎……】
【樓上的,你這配方在我們山城是要被老板趕出去的。】
金知妍學著陳品的樣子,也調了一碗簡單的油碟,她對這種極簡的搭配充滿了好奇。
回到座位,鍋底已經開始融化。
紅色的辣椒和青色的花椒,在金黃的牛油岩漿中載沉載浮,一股難以言喻的複合型香氣,開始升騰、彌漫。
【哼……】
小饞貓的聲音在陳品腦海中響起,這一次,沒有了在博物館裡的那種激動和瘋狂,反而帶著一絲難得的平靜和審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凡人……倒是在苦水裡,熬出了一點智慧的油花。】
【從一鍋亂燉的‘水八塊’,到這涇渭分明的九宮格……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填飽肚子,還學會了如何在同一口鍋裡,為彼此留出空間,互不打擾。】
【這小小的格子裡,是規矩,是秩序,也是一種……從混亂走向文明的儀式感。】
陳品心中微動。
他沒想到,這個傲嬌的吃貨神明,竟然從一口火鍋裡,看出了社會學的意味。
“品,為什麼這個鍋要分成九個格子?”
黛西指著那口鍋,問出了所有外國觀眾的心聲。
“問得好。”
陳品拿起筷子,敲了敲銅鍋的邊緣,發出清脆的響聲。
“這叫九宮格。它最早的出現,是為了‘aa製’。”
“以前的碼頭工人,大家都不富裕,幾個人湊錢吃一鍋。為了分清哪個是你點的、哪個是我點的,就用這個格子隔開。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乾淨又公平。”
“但現在,”
陳品話鋒一轉,
“它的作用變成了‘分區管理’。”
他指著中間翻滾得最厲害的中心格。
“這裡,火力最猛,溫度最高,最適合燙那些需要快速成熟的食材,比如毛肚、鴨腸,講究一個‘七上八下’,幾秒鐘就好。”
他又指向四周火力較小的“十字格”。
“這裡,火力中等,適合煮那些需要一點時間,但又不能煮太久的食材,比如牛肉、腰片。”
最後,他指向四個角落的“四角格”。
“這裡,是小火慢燉區。火力最穩定,溫度也最低,專門用來燉那些需要長時間入味的,比如腦花、豆腐、鴨血。把它們扔進去,你就可以先吃彆的,等想起來再撈,保證又耙又入味。”
一番講解,聽得黛西和金知妍連連點頭,眼神裡充滿了“原來如此”的驚歎。
【我靠!吃了三十年火鍋,今天才知道九宮格是這麼用的!】
【我一直以為九宮格就是個噱頭,防止菜沉底找不到……我錯了,我給火鍋謝罪!】
【品哥,永遠的神!把吃飯上升到了科學管理的高度!】
【總結:中心格涮菜,十字格煮肉,四角格燜東西。記住了記住了!】
說話間,阿姨已經端著一盤盤碼放整齊的菜品上桌了。
鮮紅欲滴的嫩牛肉,粉嫩爽脆的黃喉,還有那盤讓黛西和金知妍眼神閃躲的新鮮腦花。
鍋底,此刻已經徹底沸騰。
紅油“咕嘟咕嘟”地翻滾著,無數辣椒和花椒在湯中沉浮,那股霸道的香氣,如同千軍萬馬,在小小的防空洞裡奔騰咆哮。
“好了,”
陳品拿起筷子,將一盤老豆腐和豆皮倒入了四個角落的格子中。
“讓它們先在裡麵吸收湯汁的精華。”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一盤鮮嫩無比、表麵布滿細密顆粒的鮮毛肚。
“現在,讓我們來享用第一道菜。”
陳品夾起一片比巴掌還大的毛肚,筷子穩穩地懸停在翻滾得最激烈、如同岩漿噴發口的中心格上方。
喜歡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請大家收藏:()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