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開啟‘發酵’的魔法。”
陳品的聲音變得有些興奮。
“鹽,讓肉脫水。鮓粉,隔絕空氣。接下來,就是‘乳酸菌’這些厭氧菌的主場了。它們會分解肉裡的蛋白質和糖分,產生大量的乳酸。這不僅讓肉的風味變得酸香醇厚,更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酸性環境,進一步抑製了其他雜菌的生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瑤族鮓肉,根本不是你們想的‘臭了’‘腐爛了’。”
“它,是一場在陶罐裡進行的,精準的、可控的生物化學實驗。”
“所謂的‘熟而食之’,就是肉裡的蛋白質被微生物產生的酶,分解成了更容易被吸收的氨基酸。這,也是鮮美味道的來源。”
一番話,說得整個直播間鴉雀無聲。
彈幕在停滯了幾秒後,以一種井噴的姿態爆發了。
【臥槽!我人傻了!我以為我在看美食直播,結果是中科院的科普講座!】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原來我們老祖宗早就把生物化學玩明白了!】
【美拉德反應、乳酸菌發酵……品哥,你大學不會是食品科學專業的吧?】
【這已經不是玄學了,這是科學!是智慧!】
【所以,醃製三年,就是讓這場‘實驗’進行得更徹底,風味物質積累得更多?】
“完全正確。”
陳品讚許道,
“在瑤族,有‘瑤不離鮓’的說法。這道菜,是他們適應大山環境的生存智慧,是招待貴客的最高禮遇,更是刻在血脈裡的鄉愁。”
【哼!說得天花亂墜。】
小饞貓又忍不住了。
【不就是利用低等微生物分解能量嘛……手段粗糙了點,但原理勉強說得過去。不過,凡人,生吃豬肉?你確定你的消化係統,能承受這種原始的能量衝擊?】
“能不能,嘗了才知道。”
陳品在心裡回了一句。
話音剛落,那位黃經理親自端著一個更為精致考究的木製托盤,走了過來。
托盤上,並非隻有一個白瓷碟,而是一個被精心劃分成四格的組合餐盤,宛如一件藝術品。
“先生,讓您久等了。”
黃經理將托盤穩穩放在桌上,臉上帶著遇到知音的興奮,姿態卻依舊優雅。
“尋常客人,我們隻敢推薦蒸煮的做法。但您是真正的行家,所以我們廚房特地為您準備了瑤族鮓肉最經典,也是最考驗食材本身的‘一肉四吃’,希望您能品鑒。”
鏡頭立刻給了個特寫。
直播間六十多萬觀眾的視線,瞬間被牢牢吸附。
餐盤的四格裡,呈現出四種截然不同的形態。
左上角,是“蒸”。幾塊切得厚薄均勻的鮓肉被簡單蒸熟,油光鋥亮,表麵包裹著深褐色的鮓粉,那些炒製過的米粉緊緊粘附在肉塊上,散發著最純粹的肉香與焦米香。
右上角,是“煮”。一碗清湯,幾片鮓肉在湯中浮沉,湯色清亮,鮓粉已經被煮散,隻撒了幾粒翠綠的蔥花,看起來樸實無華。
左下角,是“炒”。蒸熟的鮓肉被切片,與本地特有的青蒜一同爆炒,鍋氣十足,青白分明,視覺衝擊力極強。
而最中間,也是最核心的位置,擺放的正是“生”。
幾片薄切的肉片,碼放得整整齊齊。
每一片肉都被深褐色的鮓粉嚴嚴實實地包裹著,那些經過五小時炒製、磨成粉的焦米緊緊粘附在肉的表麵,看起來其貌不揚,甚至有些“黑糊糊”的感覺。
但透過那層深色的鮓粉,隱約能看到裡麵肥肉部分呈現出的琥珀般質感,瘦肉則是深沉的醬紅色。
整體散發著一股獨特的、經過時間發酵的醇厚香氣。
黃經理做完介紹,便識趣地退到一旁,把空間留給了客人。
整個直播間,所有人的呼吸都仿佛停滯了。
【我靠!一上來就王炸啊!一肉四吃!】
【這才是頂級餐廳的待客之道!細節拉滿了!】
【蒸、煮、炒、生……我的天,這道菜的可能性也太多了吧!】
【前麵的都還好,可那個生的……看著就像裹了一層黑泥巴,這真的能吃?】
【生吃!真的要生吃豬肉!關鍵是這賣相……我的心臟有點受不了!】
【品哥,上!是龍是蟲,就看這一口了!】
陳品拿起筷子,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卻沒有先碰任何一道熟菜。
【哼,花裡胡哨。】
小饞貓在腦海裡嘀咕,
【凡人就是喜歡搞這些無聊的儀式,還不就是一塊醃肉……等等……】
她的聲音忽然一頓,帶著一絲驚奇。
【那幾片生的……雖然被那些黑糊糊的米粉裹得其貌不揚,但能量波動最原始,也最純粹,沒有任何烹飪的乾擾……凡人,你確定你的消化係統,能承受這種未經馴化的能量?】
陳品沒有理會她,而是對著鏡頭,平靜地解釋道:
“想要真正理解一種經過時間沉澱的食材,就必須從它最原始、最不加修飾的狀態開始。”
“蒸、煮、炒,都是後天的修飾。隻有生食,才能品嘗到微生物與時間在這塊肉上,究竟刻下了怎樣獨一無二的印記。”
他的筷子,穩穩地伸向了餐盤中央那碟被深褐色鮓粉包裹的生鮓肉。
在萬眾矚目之下,他夾起了一片。
肉片雖薄,但表麵那層鮓粉讓它看起來厚重而神秘,在燈光下散發著時間沉澱的獨特光澤。
他把它湊到鼻尖,沒有聞。
真正的美味,要用舌頭去驗證。
陳品把它送進嘴裡。
喜歡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請大家收藏:()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