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新策安民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7章 新策安民(1 / 2)

晨光初露,沈驚鴻已在書房中審閱昨夜擬定的各項章程。蘇卿卿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將一盞參茶放在案頭,柔聲道:夫君又是一夜未眠?

沈驚鴻抬頭,握住妻子的手:卿卿,我們正在做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這些章程若得實施,可保大明百年昌盛。

蘇卿卿看著案頭堆積如山的文書,輕聲道:妾身雖不懂軍國大事,但知道夫君所做,都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通報聲:大人,陛下特使到,傳旨即日成立大明振興總署,命大人全權負責!

一、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

沈驚鴻接旨後,立即召集心腹幕僚。他深知,要振興大明,必須先從土地問題入手。

諸位,沈驚鴻展開一幅大明田畝分布圖,如今土地兼並嚴重,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我意推行限田令

幕僚中有人倒吸涼氣:大人,此舉恐將觸動天下豪強啊!

沈驚鴻神色堅定:正因為觸動利益,才更要做!參考...古製,我擬定如下措施:

他取出一份精心擬定的章程:

第一,清丈天下田畝。由戶部、兵部聯合組建清丈隊伍,以新式測量工具,重新丈量全國土地。

第二,推行階梯田賦。每人限田百畝,超出部分課以重稅,使大地主無利可圖,自願出售多餘田地。

第三,設立平準田莊。官府出資收購多餘田地,以成本價轉售給無地農民,可分十年償還。

第四,推廣互助合作社。鼓勵小農聯合經營,共享耕牛、農具,提高生產效率。

一位老成持重的幕僚擔憂道:大人,此舉恐怕會引發地方豪強激烈反抗。

沈驚鴻淡然一笑:所以我們要分步實施。先在直隸、山東試點,待取得成效後再推廣全國。同時,要讓士兵退伍後優先分得田地,他們就是新政最堅定的支持者。

二、五年計劃:循序漸進的振興藍圖

三日後,沈驚鴻向天啟皇帝呈遞了一份《大明振興五年規劃》:

陛下,臣建議將振興大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年:奠基期

·完成直隸、山東土地清丈

·整治黃河險工段

·修通京師至山海關官道

·在各省設立實學學堂

第二至三年:推廣期

·將新政推廣至江南、中原

·疏浚大運河主乾道

·修建東南財賦區道路網

·建立全國驛傳體係

第四至五年:深化期

·完成全國土地改革

·建成主要水利工程

·形成全國道路網絡

·實學科舉製度化

朱由校仔細閱讀後,提出疑問:驚鴻,這些舉措都需要大量銀錢,國庫恐怕難以支撐。

沈驚鴻早有準備:陛下,臣有三策解決錢糧問題:

第一,發行振興國債,許商人認購,以未來稅收償還;

第二,設立大明發展銀號,吸收民間存款,低息貸給農戶、工匠;

第三,開發遼東、台灣等地資源,以新辟之利養中興之業。

三、掃盲啟智:開啟民智的全民教育

在沈驚鴻的力主下,一場前所未有的教育革新悄然展開。

他首先在京師設立大明格物大學堂,親自擬定課程:

除經史子集外,增設算術、格物、農學、商貿、律法等實用學科。學子需半年在校學習,半年在衙門實習。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提出了蒙學普及令:

各府縣需設立官辦蒙學,七至十二歲孩童皆需入學,學習《千字文》、《算術啟蒙》、《格物常識》等。貧寒子弟由官府供給紙筆。

禮部尚書聞訊急忙求見:沈大人,此舉恐怕會引起士林非議啊!讓平民子弟都讀書,豈不是要動搖士人根基?

沈驚鴻正色道:王尚書,一個國家若要強大,不能隻靠少數精英。讓更多百姓識字明理,懂得算術格物,才能湧現更多人才。況且...

他壓低聲音:如今軍中火器越發精良,若士卒不識字,如何看懂操典?若工匠不識字,如何看懂圖紙?這是大勢所趨啊!

與此同時,蘇卿卿也在沈驚鴻的支持下,開始推行女子教育。她在京師創辦了第一所女子技藝學堂,教授醫術、算學、紡織等實用技能。

女子若能自立,蘇卿卿在給皇後的奏章中寫道,則家室和睦,子女賢良,於國於家皆有利。

四、基礎設施建設:再造山河的宏偉工程

天啟十年春,一場規模空前的基建工程在大明各地展開。

在黃河沿岸,十萬軍工、民夫在都水監官員指揮下,開始了史無前例的治河工程。沈驚鴻引入了分段承包製績效考核法,大大提升了工程效率。

每十裡為一工段,沈驚鴻在視察時指示,設立工程碑,刻上負責人姓名。工程質量優良者獎,偷工減料者罰。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