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杏榜題名驚四座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0章 杏榜題名驚四座(1 / 1)

從貢院出來後的幾日,沈驚鴻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卻又陷入另一種空落落的等待之中。他先是足足睡了一整天,才將考場耗損的心神彌補回來。隨後,便重新將精力投入到製造局的事務中。

水力鏜床的運轉已趨於穩定,銃管產量穩步提升。張匠頭等人見他回歸,皆是歡喜,七嘴八舌地彙報著這幾日的進展,又將積壓的一些需要他定奪的事項一一呈上。沈驚鴻埋首於圖紙、物料清單和試驗記錄中,用熟悉的機械轟鳴和具體的技術難題,將心中那絲若有若無的焦慮暫時壓下。

蘇卿卿依舊通過徐府女眷送來關懷,點心藥茶未曾間斷,隻是素箋上不再有勵誌詩句,換成了“靜候佳音”四字,筆觸溫婉,透著理解與安撫。沈驚鴻看到時,心中微暖,知道她雖不便多問,卻始終關注著。

徐光啟在此期間並未過多詢問他考試細節,隻是偶爾在探討格物之理時,會看似隨意地穿插幾句對經義的理解,或是點評某篇古文的結構,潛移默化地繼續著他的教導。這種不動聲色的支持,讓沈驚鴻倍感安心。

然而,京師關於今歲童生試的議論卻漸漸多了起來。茶樓酒肆、士子聚集之所,不乏有人談論試題,猜測今科案首第一名)會花落誰家。偶爾也有些風聲傳到製造局,多是關於某位世家子弟文采斐然,或某位寒門學子苦讀感人之類的傳聞。沈驚鴻這個名字,在這些議論中並未出現,他畢竟年紀尚小,又長期混跡於工坊,在主流士子圈中並無甚名氣。

臘月二十八,是順天府衙張榜公示童生試錄取名單的日子。按照慣例,榜文會張貼在順天府衙署外的照壁之上,謂之“發案”或“出案”。

這一日清晨,天色剛蒙蒙亮,順天府衙門外已是人山人海。數千名考生及其親友仆役,將照壁前圍得水泄不通,人人引頸企盼,空氣中彌漫著難以言狀的緊張與期待。寒風吹過,也吹不散這股焦灼的熱浪。

沈驚鴻並沒有親自前去。他如同往常一樣,在製造局處理公務,隻是效率比平日低了些,目光時不時會瞥向窗外,似乎在等待著什麼。徐光啟也未遣人去觀榜,老人家穩坐書房,隻是今日看書的時間似乎比往日短了些,更多時候是在品茶,望著庭院中的積雪出神。

辰時三刻左右,製造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和喧嘩聲。一名徐府的家仆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衝了進來,臉上因為激動和奔跑而漲得通紅,氣都喘不勻,便高聲喊道:

“中了!中了!沈小公子……高……高中了!”

這一聲如同平地驚雷,瞬間打破了製造局的平靜。所有工匠、吏員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沈驚鴻所在的值房。

沈驚鴻心中一凜,放下手中的炭筆,快步走出房門。那家仆見到他,更是激動,語無倫次地繼續說道:“案首!是案首!順天府童生試案首!報喜的差役已經往徐府和這邊來了!”

案首?!

這兩個字如同重錘,敲在沈驚鴻的心頭,也讓整個製造局瞬間安靜了下來,隨即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張匠頭猛地一拍大腿,滿臉的褶子都笑開了花:“俺就說嘛!沈小公子文曲星下凡,定能高中!案首!哈哈哈,是案首啊!”其他工匠也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道賀,臉上洋溢著與有榮焉的喜悅。他們不懂八股文章的精妙,但他們知道“案首”意味著什麼,那是數千名考生中的第一名!

沈驚鴻自己也是愣了片刻。他雖然對自己有信心,但也深知強手如林,能中榜已屬不易,萬萬沒想到竟是案首。一股混雜著驚喜、愕然、以及一絲恍然的情緒湧上心頭。他努力平複著激蕩的心緒,對那報信的家仆道:“辛苦你了,消息可確實?”

“千真萬確!”家仆喘著粗氣,“小的擠到最前麵,親眼所見!‘沈驚鴻’三字,赫然排在榜文第一位!絕錯不了!”

就在這時,外麵鑼鼓喧天,報喜的官差果然到了製造局門口。兩名身著號衣的差役,手持大紅捷報,在一群看熱鬨的百姓簇擁下,高聲報喜:“捷報!貴府沈老爺驚鴻,蒙順天府尹王大老爺取中,為萬曆二十七年順天府童生試案首!京報連登黃甲!”

沈驚鴻整了整衣冠,迎了出去。差役將大紅捷報恭敬呈上,又說了一連串的吉祥話。沈驚鴻示意身旁的管事給了厚厚的賞錢,差役們歡天喜地地去了。

製造局內外,頓時一片歡騰。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西直門外。

徐光啟在府中也很快接到了正式捷報。老先生撫摸著胡須,臉上露出了難得的、極為欣慰的笑容,對左右道:“我早知此子非池中之物,然其能初試便奪魁,亦是出乎意料。其文必有過人之處。”

很快,沈驚鴻童生試案首的消息,便在京師官場和士林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孩童,而且還是以“匠作奇技”聞名的薊鎮總兵之子,竟然在人才濟濟的順天府童生試中拔得頭籌!這打破了太多人的固有認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些曾暗中非議沈驚鴻“不務正業”、“幸進之徒”的官員,此刻大多啞口無言。童生試案首,或許對於高官顯貴不算什麼,但其代表的“科舉正途”的認可,卻分量十足。這意味著沈驚鴻並非僅僅依靠太子寵幸,其本身在士子最為看重的“學問”上,亦有過人天賦。

東林一係中,也產生了些許分化。一些較為開明者,如高攀龍等,認為此子能通格物,亦精經義,實屬難得,或可引為同道。而一些秉持“道德文章”為唯一標準的保守派,則私下嘀咕,懷疑此次主考官是否為了迎合東宮,抑或沈驚鴻的文章走了什麼“偏鋒險怪”的路子,才能脫穎而出。

無論如何,沈驚鴻這個名字,第二次以“才子”、“神童”的形象,而非單純的“工匠頭目”,進入了更廣泛視野。

太子朱常洛在東宮聞訊,更是大喜。他對近侍笑道:“孤果然沒有看錯人!沈驚鴻文武兼資,實乃天賜我大明之良才!傳孤的話,重重有賞!”這不僅是賞識其才,更是因為沈驚鴻的科舉成功,證明了他這位太子的識人之明。

就連深居宮中的萬曆皇帝,似乎也對此事略有耳聞,雖未明確表態,但據宮內傳出的消息,陛下在閱覽相關奏報時,曾微微頷首。

麵對突如其來的讚譽和關注,沈驚鴻卻表現得異常冷靜。在製造局同僚的恭賀聲中,他隻是謙遜地表示“僥幸得中,愧不敢當”,並很快將話題引回了雷霆銃的生產進度上。

當日晚間,他來到徐光啟書房,鄭重行禮拜謝師恩。

徐光啟看著他,目光深邃:“驚鴻,案首之名,是榮耀,亦是壓力。日後眾人審視你的目光將更為嚴苛。你當以此為契機,戒驕戒躁,繼續潛心向學,鑽研格物。切記,科舉隻是手段,而非終點。”

“學生謹記先生教誨。”沈驚鴻肅然應答,“此番僥幸,亦是先生平日教導之功。學生必當再接再厲,不負先生與殿下期望。”

走出徐府,夜空澄澈,寒星點點。沈驚鴻看著手中那份大紅捷報,心中並無太多狂喜,反而更加清明。他知道,童生試案首,隻是為他推開了一扇門。門後的路,依舊漫長而充滿挑戰。但至少,他已經用這個時代認可的方式,證明了自已的價值,贏得了更廣闊舞台的入場券。接下來的鄉試、會試……乃至更遙遠的未來,他都將帶著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步步走下去。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HP:沒有選擇 快穿:誰要當炮灰?女配她不乾了 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 穿成霸總文裡的惡毒女配後我擺爛 星海移民計劃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詭異複蘇從精神崩壞開始變強 渣夫讓我守空房,我嫁太子顯懷了 父子另娶我另嫁,短命夫君長命百歲了 我蒸的丹饃驚動了天庭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