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殿那場關於開海與遼東關係的激烈辯論,雖然未能立刻形成決議,但其影響卻如同漣漪般在朝堂內外擴散開來。沈驚鴻提出的“以海養陸”、“陸海並舉”的戰略構想,為許多原本局限於陸疆思維的官員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但也觸動了更多既得利益者的神經。
接下來的日子裡,朝堂上的鬥爭從公開辯論轉向了更為隱秘的角力。反對開海的勢力,主要來自幾個方麵:
一是以部分理學名臣和清流禦史為代表的意識形態保守派。他們堅守“華夷之辨”和“重農抑商”的教條,視海洋貿易為洪水猛獸,不斷上疏彈劾沈驚鴻“動搖國本”、“蠱惑聖聽”,甚至有人翻出他早年鑽研“奇技淫巧”的舊賬,試圖從根本上否定其人的可靠性。
二是與內陸漕運集團利益相關的官員。一旦海運發展起來,依賴大運河的漕運地位必然下降,這關乎無數依靠漕運為生的官吏、兵丁、商賈的飯碗,他們的反抗雖未明言,卻在暗中形成了不小的阻力。
三是一些擔心權力格局被打破的朝中重臣。開海意味著東南沿海地位上升,新的利益集團會崛起,可能會打破現有的政治平衡,這是許多人不願看到的。
然而,支持開海的力量也在悄然凝聚。太子朱常洛利用此次呂宋大勝的威望和繳獲的巨額財富,開始在皇帝麵前更為積極地爭取。他命人將沈驚鴻的論述整理成冊,分發給一些關鍵部門的官員參閱。徐光啟、孫承宗等人也在各自的領域內,利用自身影響力,為開海造勢。
沈驚鴻本人,則並未過多地卷入朝堂的口水仗。他深知,空談無益,必須拿出更具體、更可行的方案,並讓更多人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在得到太子默許後,做了幾件事:
首先,他聯合戶部、工部中支持改革的官員,開始詳細核算此次呂宋之戰的收益與成本。結果是令人震驚的:此次遠征,動用兵力三千,水師戰艦三十餘艘,耗時近半年,所有軍費、賞賜、撫恤加起來,不過耗費白銀八十餘萬兩。而繳獲的現銀、財寶折價已超過一千五百萬兩,這還不包括那十一艘俘獲的西班牙戰艦和未來可能從西班牙人那裡榨取的巨額賠款!投入產出比高達近二十倍!這份詳實的數據,被有意地流傳出去,成為了支持開海最有力的經濟論據。
其次,他利用俘虜的西班牙總督阿爾塞羅和軍官,開始係統性地了解西方殖民者的組織架構、航海技術、火器製造以及他們在全球的貿易網絡和殖民據點。他請徐光啟、鄧玉函等人協助,將這些信息整理翻譯,並附上自己的分析和建議,秘密呈送給太子朱常洛。這份報告,讓朱常洛和少數核心官員對海外世界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也愈發感到開海通商、學習西方的緊迫性。
最後,沈驚鴻開始著手規劃開海試點的具體方案。他沒有貪大求全,而是建議選擇一個基礎較好、遠離政治中心、且迫切需要新出路的地區進行試點。他的目光,投向了月港今福建海澄)。
月港地處九龍江入海口,走私貿易曆來活躍,民間航海基礎雄厚,且遠離京師,便於控製影響。沈驚鴻的建議是:在月港設立“市舶提舉司”,有限度地開放私人海貿,但由官府加強管理,征收關稅,並派遣水師巡邏,保護合法商船,打擊海盜。同時,利用關稅收入,在當地興辦學堂,聘請中西學者,教授航海、測繪、格物、外語等實用學科,培養相關人才。
這個方案,既考慮了現實可行性,又包含了長遠的人才培養規劃,顯得務實而富有遠見。
就在雙方明爭暗鬥、僵持不下之際,一個來自遼東的緊急軍報,意外地為開海派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契機。
萬曆三十二年秋,建州女真首領皇太極,親率精騎萬餘,繞過明軍重兵布防的廣寧、遼陽一線,出其不意地突襲了遼東半島南端的金州、複州等地,劫掠人畜財物無數,兵鋒一度威脅到旅順口!
雖然此次入寇規模不算最大,但其選擇的攻擊路線和展現出的機動能力,讓朝廷大為震驚。這意味著,女真人不再滿足於在遼河平原與明軍對峙,其觸角已經開始伸向遼東半島沿海,甚至對隔海相望的登萊地區構成了潛在威脅!
消息傳來,朝野嘩然。那些原本以“集中力量應對遼東”為由反對開海的官員,一時啞口無言。女真人的行動恰恰證明,來自海上的威脅,或者與海上相關的陸域威脅,已經切實存在!僅僅固守長城一線的傳統思維,顯然已經不夠了。
沈驚鴻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他立刻上疏,指出:
“建奴此番寇掠金複,其意不僅在擄掠,更在試探我沿海防務,乃至為將來可能的海上滲透做準備!若我大明仍禁海自守,則萬裡海疆處處是漏洞,防不勝防!唯有主動開海,發展強大水師,控製沿海航道,方能將防禦前沿推至海上,使建奴不敢輕易覬覦我沿海州縣!此乃以攻為守,鞏固陸防之上策!”
他再次將開海與遼東防務緊密捆綁,並且提出了一個令人無法反駁的理由——為了防禦來自陸上敵人的海上威脅,我們必須擁有強大的海權!
這個論點,結合剛剛發生的金複被掠事件,具有極強的說服力。連一些原本堅決反對開海的北方官員,態度也開始鬆動。
萬曆皇帝在權衡再三,並聽取了太子和幾位閣臣的意見後,終於做出了一個折中但意義重大的決定:
準在福建月港試行開海通商,設市舶提舉司,由朝廷直轄管理。命沈驚鴻以翰林院編修本職,兼任“提督月港市舶司事”,全權負責月港開海事宜,並協調福建水師,加強閩海防務,嚴防倭寇及夷人滋擾,並密切關注遼東方向可能之海上威脅。
這道旨意,標誌著關閉近兩百年的大明海禁政策,終於撕開了一道口子!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月港試點,但其象征意義和未來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無可估量。
沈驚鴻接旨後,心中並無太多喜悅,隻有沉甸甸的責任。他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前方的路依然布滿荊棘。月港,將成為他實踐理想、應對挑戰的又一個新戰場。他收拾行裝,辭彆家人與師長,再次踏上了南下的征程。這一次,他的目標,是在東南沿海,為這個古老的帝國,開辟出一條通向海洋的嶄新道路。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