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乘風破浪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5章 乘風破浪(1 / 1)

萬曆三十五年的春天,在輿論的紛紛擾擾中如期而至。沈驚鴻站在新落成的格致書院講台上,望著台下濟濟一堂的學子,心中感慨萬千。

這座書院是他與徐光啟多方奔走,利用海關稅收結餘創辦的。不同於傳統書院,這裡不僅教授經史子集,更開設了算學、格物、地理、甚至初步的西洋語言課程。院中設有藏書閣,收藏了徐光啟主持翻譯的《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書籍,還有沈驚鴻從月港帶回的西洋海圖、儀器。

...

...今日我們講《海島算經》,此書雖古,其測量之法,於今日航海、築城、繪圖仍大有裨益。沈驚鴻手持自製的巨大圓規和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算著,若有一船,自月港出發,欲往滿剌加,當如何測定航向?

他轉身,用炭筆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需先測定北極星高度,得知所處緯度,再配合羅盤定向,參照海圖...

台下學子們聽得聚精會神。這些年輕人大多出身商賈或平民之家,對實用之學抱有濃厚興趣。沈驚鴻看著他們渴望知識的眼神,仿佛看到了未來的航海家、工程師、外交官。

課後,他特意留下幾名在算學上表現優異的學生。

這是最新譯出的《比例規解》,沈驚鴻將幾本還散發著墨香的小冊子分給他們,你們先研讀,下月水師衙門需要測算新式炮艦的重心穩定性,你們可隨我一同前往,實地演算。

學子們激動不已,連連道謝。這樣的實踐機會,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離開書院,沈驚鴻徑直前往工部下屬的精密儀器局。這是他在推行新政同時,著力推動設立的另一個機構,專門研製和改進各種測量、觀測儀器。

沈大人請看,主持儀器局的是一位姓吳的老匠人,他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黃銅製成的儀器,按您給的圖樣,這架‘六分儀’的雛形已經做出來了,隻是這鏡片的打磨精度還差些火候。

沈驚鴻接過儀器,仔細端詳。這是他憑借記憶畫出的簡化版六分儀圖紙,用於海上測量經緯度。

鏡片的問題,可以請教鄧玉函神父,他認識一些威尼斯來的玻璃匠人。沈驚鴻輕輕調整著儀器上的刻度盤,關鍵是這個遊標刻度要精準,這關係到測量的準確性。

他又查看了正在改進的水力驅動鏜床。這台機器用於加工火銃槍管,比純手工鍛造的效率高出數倍,且內壁更加光滑均勻。

新一批的雷霆銃槍管,合格率如何?他問道。

回大人,達到八成七了!吳匠人興奮地說,比最初的三成高出太多!就是這水力不穩定,有時快有時慢...

這個問題要解決。沈驚鴻沉思道,可以在上遊修建一個小型水壩蓄水,保持水壓穩定。所需銀兩,我會向太子殿下申請。

離開儀器局,沈驚鴻的馬車駛向城西的譯書館。這裡更加熱鬨,十幾個通曉中文的西洋傳教士和中國士人正在緊張地工作。有的在翻譯最新的航海日誌,有的在校勘地圖,有的在編纂漢語葡萄牙語詞典。

沈大人,負責譯書館的是一位姓王的翰林編修,這是剛從果阿傳來的葡萄牙人繪製的印度洋海圖,上麵標注的季風洋流信息非常詳細。

沈驚鴻仔細研究著這張充滿異域風格的海圖,如獲至寶:太好了!立即組織人手複製、翻譯。對了,我們自己繪製的東海、南海海圖進展如何?

已經完成八成,王編修取出一卷精美的絹本地圖,按照您的要求,不僅標注了航線和港口,還詳細記錄了水深、暗礁、淡水補給點等信息。

看著這幅凝聚了無數人心血的地圖,沈驚鴻滿意地點點頭。知識才是真正的力量,而這些基礎的積累,往往比朝堂上的爭論更加重要。

傍晚回到府中,蘇卿卿正在書房核對賬目。她如今不僅是沈驚鴻的賢內助,更實際負責著新政中與民生改善相關的多個項目。

夫君請看,她指著賬冊說,這是各地上報的‘以工代賑’項目的開支。永平府修繕官道,雇傭災民三千人,發放工錢的同時,也改善了交通。

沈驚鴻仔細查看,突然指著一處問道:這個石料采購價格,比市價高出兩成,怎麼回事?

蘇卿卿歎了口氣:妾身也發現了,已經派人去核查。恐怕又是地方官從中漁利。

嚴查!沈驚鴻斬釘截鐵,新政的聲譽,容不得這些人敗壞。明日我就請都察院派禦史下去,凡是虛報價格、克扣工錢的,一律嚴懲不貸!

他疲憊地揉著太陽穴:有時候真覺得,推行新政就像在泥潭中行走,進一步都要費儘力氣。

蘇卿卿為他斟上一杯熱茶,柔聲道:但終究是在前進,不是嗎?聽說這個月,僅月港一地就新增了五十艘注冊海船,上千人找到了與海貿相關的活計。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改變。

正說著,管家送來一封火漆密封的信件。沈驚鴻拆開一看,是登州市舶司的急報:首批前往朝鮮的商船隊即將返航,船上滿載著朝鮮的人參、貂皮和日本的白銀。更重要的是,他們帶回了一個重要消息——日本德川幕府初步同意開放長崎港,有限度地與大明商船貿易。

太好了!沈驚鴻興奮地站起身,這是打開日本市場的第一步!

他立即走到書案前,開始起草給太子和皇帝的奏疏,詳細分析對日貿易的潛力和注意事項。同時,他也開始構思如何利用這個機會,進一步推動水師建設,確保海上航線的安全。

夜深了,沈府書房的燈火依然明亮。沈驚鴻在規劃著下一步的行動:要繼續擴大格致書院的規模,要加快新式戰艦的建造,要完善海關的管理製度,要建立更有效的監督機製...

這個年僅十七歲的少年,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但他的步伐也越發堅定。因為他知道,自己推動的不僅僅是一項項具體政策,更是在為這個古老的帝國開辟一條通往強盛的新路。儘管前路依然艱難,但改革的車輪已經開始轉動,再沒有人能夠讓它停下。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月光灑在書房的地麵上,也照亮了沈驚鴻專注的麵容。在這個春夜裡,大明的未來,正在這盞孤燈下被細細勾勒。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