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家書萬金與邊鎮暗礁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 > 第104章 家書萬金與邊鎮暗礁

第104章 家書萬金與邊鎮暗礁(1 / 1)

萬曆四十一年春,儘管京城已是楊柳吐綠,但來自遼東的寒意仍未散去。撫順之圍雖在王象乾的苦戰下得以解除,代善被迫退兵,但明軍亦傷亡不小,未能實現圍殲,遼東局勢依舊緊繃,小規模衝突不斷。這場戰事暴露了明軍新式軍隊數量不足、後勤體係脆弱以及朝堂支援乏力等諸多問題。

在這一片壓抑的氛圍中,一封來自薊鎮的家書,對於沈驚鴻而言,顯得格外珍貴。信是他父親,薊鎮總兵沈惟敬寫來的。信中除了照例詢問孫兒沈承宇的成長情況,以及叮囑沈驚鴻夫婦保重身體外,更多的篇幅,則流露出一種久經沙場老將的深沉憂慮。

沈惟敬在信中並未過多談及薊鎮防務,反而筆鋒一轉,寫道:“驚鴻我兒,近日聞遼東之事,王督師雖勉力退敵,然朝廷掣肘,餉械不繼,此乃邊鎮常態,為父在薊鎮多年,深諳其苦。汝在朝中,銳意革新,強軍利械,其誌可嘉。然邊事之複雜,非僅器物之利可儘解。將門盤根,利益交織,兵卒疲敝,民心浮動,皆隱憂也。”

他特彆提到了沈驚鴻推動的“軍餉厘察試點”:“汝與趙部堂所議邊鎮稅課之事,立意雖善,然觸動的,非止幾個貪墨之吏,乃是數十年乃至百年積弊之網。遼東試點,阻力重重,可見一斑。薊鎮這邊,為父雖可勉力壓服,然其中暗流,亦需時時警惕。切記,欲速則不達,鋒芒太露,易折。”

這封家書,如同一盆冷水,澆在沈驚鴻因技術突破而有些發熱的頭腦上。父親的話語,沒有朝堂上那些冠冕堂皇的攻擊,卻更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艱巨性——它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對舊有權力結構和利益格局的挑戰。父親在提醒他,不僅要看著前方的敵人女真),更要留心身後的“暗礁”。

沈驚鴻將父親的信給蘇卿卿看了。蘇卿卿閱後,輕歎道:“父親大人所言極是。夫君,我們如今所做之事,如同在冰麵上行走,既要向前,也需時時聆聽冰層下的聲音。”

沈驚鴻點頭,將咿呀學語的沈承宇抱在懷裡,小家夥如今已能模糊地發出“爹”、“娘”的音節,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沈驚鴻看著兒子清澈的眼眸,對蘇卿卿道:“父親提醒的是。我們不能隻靠著一腔熱血。邊鎮之事,需更講究策略。技術要推進,但人心的爭取,利益的平衡,或許更為關鍵。”

受到父親來信的啟發,沈驚鴻在與王象乾的後續通信中,調整了策略。他不再一味強調徹底清查,而是建議王象乾,在保證大部分軍餉能直達基層士兵的前提下,對某些盤根錯節的勢力,可以采取“贖買”或“利益置換”的方式,比如允許他們參與由朝廷主導的、規範化的邊境貿易,或者在未來開發的礦山中占有一定份額,將其部分非法收入引導至合法渠道,以減少改革的阻力。同時,他也更加注重利用“格物學堂”培養出來的年輕吏員,逐步滲透到邊鎮的文書、後勤等關鍵崗位,為未來的徹底改革埋下釘子。

而在家中,沈驚鴻也有意識地開始對妹妹沈明玥進行引導。沈明玥對格物之學興趣日益濃厚,尤其喜歡擺弄沈驚鴻帶回來的各種模型和儀器。沈驚鴻不僅鼓勵她,還開始給她講解一些簡單的機械原理和數學知識,甚至帶她去“格物學堂”旁聽。

“哥哥,女子學這些,真的有用嗎?”沈明玥有時也會疑惑。

“有用無用,不在於性彆,而在於心。”沈驚鴻正色道,“明玥,你看你嫂子,她通醫術,辦醫館,活人無數,這難道不是大用?格物之學,小可改善民生,利便起居,大可強兵富國,守護疆土。其用之大,超乎想象。關鍵在於,你是否真正理解它,並願用它來做有益之事。”

沈明玥似懂非懂,但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沈驚鴻知道,改變觀念非一日之功,從自己的家人開始,潛移默化,亦是重要的一步。

遼東戰事的餘波仍在朝堂回蕩。由於未能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王象乾和沈驚鴻依然麵臨著不小的壓力。反對者抓住明軍亦有傷亡、未能乘勝追擊等問題繼續攻訐。但與此同時,代善退兵、撫順保全也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新式火器在防守和野戰中展現出的強大威力,讓不少中間派官員開始重新審視沈驚鴻的價值。

太子朱常洛在一次私下召見沈驚鴻時,神色疲憊卻帶著一絲欣慰:“驚鴻,此番遼東之事,雖未儘全功,然新軍之利,已初見成效。孤在父皇麵前,亦多次陳情,言明火器關乎國運。然……”他歎了口氣,“朝中阻力太大,國庫也確實空虛。你提出的邊鎮策略調整,孤覺得甚好,穩紮穩打,方是長久之計。你且放手去做,孤必儘力為你周旋。”

沈驚鴻感激太子的信任,但也深知其處境艱難。他明白,自己能依靠的,最終還是手中實實在在的技術成果和逐步積累起來的、忠於實務的人才隊伍。

就在沈驚鴻忙於應對邊鎮和朝堂事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契機出現了。來自南方的一位海商,通過徐光啟的關係,找到沈驚鴻。這位海商常年往來於大明、日本、南洋之間,消息靈通。他帶來一個消息:荷蘭人的船隻曆史上被稱為“紅毛夷”)近年來在東南沿海活動日益頻繁,其船堅炮利,不僅威脅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地位,也開始騷擾大明的商船和海疆。

這位海商直言不諱:“沈大人,小人聽聞您精通格物,善造利械。如今紅毛夷猖獗,其火炮甚猛,我大明水師舊式戰船恐難匹敵。若大人能造出足以抗衡紅毛夷的艦炮,乃至更強大的戰船,我等著海商,願傾囊相助,共禦外侮!”

這個消息,讓沈驚鴻心中一凜。曆史的車輪似乎並未因他的出現而完全改變方向,西方的殖民者依舊將觸角伸向了東方。這既是挑戰,也是一個推動海軍建設和火炮技術進一步發展的絕佳借口和外部壓力。他仿佛看到,在北方邊患未靖的同時,來自海洋的威脅已悄然逼近。

送走海商後,沈驚鴻站在庭院中,看著蹣跚學步的兒子沈承宇在乳母的看護下追逐一隻蝴蝶。父親的家書、太子的勉勵、海商的請求……家事、國事、天下事,交織在一起。他知道,未來的道路依然布滿荊棘,但他肩上的責任,也愈發清晰。他不僅要為大明鍛造抵禦陸上威脅的堅盾,也要開始籌謀劈波斬浪、走向深藍的利劍。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穩固的後方和家人的支持。他彎腰抱起咯咯直笑的兒子,心中那份守護的信念,愈發堅定。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