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帝師之任與格物啟蒙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 > 第109章 帝師之任與格物啟蒙

第109章 帝師之任與格物啟蒙(1 / 1)

萬曆四十四年的冬末,一場不大不小的春寒籠罩著北京城。就在這看似平靜的時節,一道並非出自皇帝、而是來自東宮的密諭,送到了沈驚鴻的手中。太子朱常洛,在經曆了“爭國本”的漫長煎熬和父皇持續冷漠的壓抑後,做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甚至有些冒險的決定——懇請沈驚鴻,作為皇太孫朱由校的“格物啟蒙師傅”。

這個請求,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在於,沈驚鴻年少時便以“過目不忘”、“算術神童”之名震動京城,雖然後來他走的並非純粹科舉仕途,但其“神童”底色和連中兩元的科舉成績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他是太子朱常洛最為倚重的“技術能臣”,是“格物致用”理念在朝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由他來啟蒙皇太孫,無疑是太子對未來的一種期許和投資,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能夠接觸並理解這些可能決定帝國未來的新知識、新思維。

意料之外則在於,沈驚鴻如今在朝中毀譽參半,樹敵眾多。讓他接近皇太孫,無疑會將他和他所代表的派係更緊密地捆綁在太子一係身上,同時也必然會招致更猛烈的政治攻擊。朱常洛做出這個決定,需要不小的勇氣,也反映出他對沈驚鴻的信任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密諭中,太子的言辭極為懇切:“……孤之長子由校,年雖衝齡,然性喜營造,於機巧之物頗有天趣。常聞沈卿格物之學,貫通天人,明體達用。望卿不吝閒暇,略加引導,使其知稼穡之艱,器械之利,非為雕蟲之技,實乃強國富民之本也。此事關乎社稷未來,望卿慎之,密之。”

沈驚鴻手捧密諭,心潮起伏。他深知此任之重,遠超他主持任何一個技術項目。這不僅是太子的托付,更是一個可能影響未來帝國走向的機會。但同時,這也是一把雙刃劍,他將被置於更耀眼,也更危險的位置。

他沉吟良久,最終提筆回信,隻寫了八個字:“臣,謹遵殿下之命。必竭儘綿薄,啟沃皇孫。”

數日後,在一個午後,沈驚鴻以呈遞“格物學堂”簡報的名義,被引入了東宮範圍內的端本宮,這裡是皇太孫朱由校平日讀書起居之所。

時年八歲的朱由校,身形略顯單薄,麵容清秀,但眼神中卻缺乏這個年齡孩童應有的靈動,反而帶著一絲被繁文縟節和深宮高牆束縛住的沉悶與怯懦。直到他看見沈驚鴻帶來的一個精致的、由“精密製造局”工匠打造的水力驅動渾天儀模型時,那雙眼睛才驟然亮了起來,流露出毫不掩飾的好奇與興奮。

“沈……沈師傅,”朱由校的聲音很小,帶著試探,“此物……為何能自行轉動?”

沈驚鴻沒有立刻回答天文知識,而是微笑著反問:“殿下可知,宮外農田,如何引水灌溉?”

朱由校茫然地搖了搖頭。

沈驚鴻便從最基礎的杠杆、滑輪講起,用帶來的簡易模型演示如何省力,如何改變力的方向。他並未使用深奧的術語,而是用最淺顯的語言,結合宮殿中的梁柱、窗欞等實物進行比喻。他告訴朱由校,那渾天儀能轉動,正是利用了水流的力量,通過齒輪傳遞,如同農夫利用水車提水一般,都是“格物”之理的應用。

朱由校聽得入了神,甚至忍不住伸出小手,親自去撥動那些小巧的齒輪。當他看到因為自己的撥動,渾天儀上的“星辰”也隨之改變位置時,臉上露出了難得的、屬於孩童的純真笑容。

這一次啟蒙,沈驚鴻沒有灌輸任何高深的理論,隻是小心翼翼地嗬護並引導著朱由校那份對機械、對“物之理”天然的興趣。他知道,對於這位長期生活在壓抑環境中的皇太孫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通往更廣闊世界的鑰匙。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沈驚鴻頻繁出入端本宮的消息,很快便傳了出去。一時間,朝野嘩然。

反對者的攻訐如同預料般洶湧而至。

“沈驚鴻一介佞臣,操持賤業,安得為皇孫師?”

“格物乃奇技淫巧,非聖賢之道!以此教導皇孫,是要將大明儲君引向歧途嗎?”

“其心可誅!此乃借此操控未來君上,動搖國本!”

彈劾的奏疏再次雪片般飛向通政司,言辭之激烈,遠超以往。甚至連一些原本中立、或對太子抱有同情的大臣,也對此舉表示疑慮,認為讓皇太孫過早接觸這些“非正統”的學問,並非好事。

壓力不僅在於沈驚鴻,更直接壓向了太子朱常洛。有宗室親王甚至試圖在萬曆皇帝麵前進言,雖然皇帝大概率不會理會,但這本身已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然而,這一次,太子朱常洛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堅定。他頂住壓力,對所有彈劾沈驚鴻“不堪帝師之任”的奏疏,要麼留中,要麼親自駁斥,明確表示:“沈卿之學,乃經世實學,非空談可比。皇孫年幼,多識物性,知曉民生艱難,有何不可?”他甚至在一次小範圍的召見中,當著幾位閣臣的麵,肯定了沈驚鴻的教導方式,稱“皇孫近日精神煥發,勤學好問,此沈卿之功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子的力挺,暫時遏製了反對的聲浪。沈驚鴻這“帝師”之名,雖非官方正式任命,卻在權力的默許和輿論的喧囂中,不脛而走。

自此,沈驚鴻便定期前往端本宮。他的教學內容不拘一格,有時講解簡易的幾何原理,教朱由校如何測量計算;有時帶來“精密製造局”廢棄的零件,讓他親手拆卸組裝,理解結構;有時甚至隻是講述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或者曆代能工巧匠的故事。他始終把握一個原則:引導而非灌輸,啟發而非強記。

更重要的是,沈驚鴻在授課間隙,會有意無意地提及一些觀念。比如,在講解水車灌溉模型時,會引申到天下農桑之重、水利興修之利;在介紹新式紡車時,會談到工商亦能創造財富,充盈國庫。他極力避免空泛的道德說教,而是將儒家理想的“仁政”、“民本”思想,與具體的生產技術、經濟原理結合起來,試圖在朱由校心中,種下一顆“經世致用”、“重視實務”的種子。

朱由校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沉悶,眼神中多了求知的亮光,甚至會主動向沈驚鴻提問,問題也從最初的“這是什麼”,逐漸深入到“為什麼會這樣”、“能不能做得更好”。他對木工、機械的熱愛,在沈驚鴻這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解和鼓勵,而非被視為“玩物喪誌”。

沈驚鴻深知,朱由校未來的道路充滿變數,其性格的最終成型也受諸多因素影響。自己所能做的,僅僅是在這片尚顯貧瘠的心田上,播下幾粒不同的種子。這些種子能否發芽,能否在未來對抗那深宮中的腐朽氣息和朝堂上的空談之風,尚未可知。

但每當他看到朱由校專注於某個模型時那發光的眼神,想起太子那沉甸甸的托付,他便覺得,這份看似微小、實則千鈞的“帝師”之責,他必須承擔起來。這不僅是政治任務,更是一種文明傳承的嘗試——在這個帝國的最高繼承者心中,點燃一縷理性的微光,或許,就能為這個黑暗漸濃的時代,保留一絲未來的希望。而這希望的代價,是他必須將自己更深地卷入權力鬥爭的漩渦中心,再無退路。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