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漢城暗湧受降書,義州血火映江紅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 > 第140章 漢城暗湧受降書,義州血火映江紅

第140章 漢城暗湧受降書,義州血火映江紅(1 / 1)

大明京師關於朝鮮的決策尚在醞釀,遠在半島的漢城王京,卻已提前感受到了來自北方的刺骨寒意。

朝鮮國王李倧坐在景福宮的康寧殿內,雖是初夏,卻覺得脊背一陣陣發涼。他手中緊緊攥著一封剛剛由心腹密呈上來的書信,信箋是粗糙的羊皮紙,上麵的字跡虯勁有力,甚至帶著一股剽悍的血腥氣。這並非來自天朝上國的誥命敕書,而是來自鴨綠江對岸,那個令人生畏的建州女真大汗——皇太極的親筆勸降書。

信中的內容,與其說是勸降,不如說是最後通牒。皇太極以極其傲慢的語氣,“敦促”朝鮮認清形勢,指責其“侍明傲慢,輕侮我邦”,要求朝鮮立刻斷絕與明朝的宗藩關係,轉而向大金稱臣納貢。信中羅列了所謂的“五條盟約”:去明年號,繳回明朝所賜誥命敕印;遣王子及重臣為質;奉金國正朔;每年進貢黃金、白銀、布帛、糧食數以萬計;並需借兵助金攻明。

每讀一條,李倧的心就沉下去一分。這已不是藩屬之禮,而是亡國之約!一旦應允,朝鮮李氏王朝二百餘年的國祚,將頃刻斷送在他手中,他李倧將成為千古罪人。

“諸位愛卿……此事,該如何應對?”李倧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將信傳遞給殿內僅有的幾位心腹重臣,領議政相當於宰相)金瑬、左議政李貴等人。

金瑬快速瀏覽後,麵色凝重如鐵:“陛下,此乃狂悖之言!建州胡虜,不過疥癬之疾,安敢與我天朝上國抗衡?我朝鮮世受皇明厚恩,豈能行此背信棄義之事?臣主張,立刻焚毀此信,斬殺來使,以示我事明不移之決心!”

他話音鏗鏘,是朝中堅定的“親明派”領袖。然而,左議政李貴的反應卻截然不同。

李貴沉吟片刻,緩緩道:“金議政忠義可嘉,然……是否過於激進了?”他看向李倧,語氣帶著憂慮,“陛下,建州雖僻處一隅,然其兵鋒之銳,近年來亦有所聞。努爾哈赤雖亡,那皇太極亦非易與之輩。我朝鮮兵備鬆弛,武備不修,若貿然激怒此獠,其引鐵騎跨江而來,我三千裡江山,何以抵擋?屆時,生靈塗炭,宗廟傾覆,恐在眼前啊!”

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況且,近年來明國雖在遼東偶有勝績,然其內部黨爭不斷,天災人禍頻仍,能否長久庇護我朝,尚未可知。如今建州開出的條件雖苛,但若虛與委蛇,暫緩其兵鋒,為我朝爭取整軍備武的時間,或許……亦是一時權宜之計。”

李貴的話,代表了朝中一部分“現實派”或暗地裡的“騎牆派”的心思。他們畏懼後金的武力,對明朝的長期保護能力心存疑慮,傾向於采取更為靈活,甚至可以說是妥協的策略。

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而緊張。親明與妥協兩派意見相左,讓本就優柔寡斷的李倧更加難以抉擇。他既不敢背負叛明的千古罵名,又害怕後金的鐵蹄真的踏破漢城。

而就在朝鮮朝廷為此爭論不休、遲遲無法做出決斷的同時,後金的行動,遠比他們想象的更為迅速和狠辣。

皇太極深知,僅憑一紙書信,難以讓朝鮮就範。他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威懾,需要用鮮血和火焰,來燒毀朝鮮對明朝的最後一絲幻想,逼迫其做出選擇。

鴨綠江畔,義州府。

作為朝鮮通往大明遼東的重要門戶,義州城雖不算雄偉,但地理位置極其關鍵。平日裡,這裡是使臣往來、商旅雲集之地,如今卻籠罩在一片肅殺之中。

是夜,月黑風高。江麵上薄霧彌漫,掩蓋了數十艘羊皮筏子和簡易木船的行蹤。船上載著的,是皇太極麾下大將阿敏、濟爾哈朗率領的兩千鑲藍旗精銳。他們人銜枚,馬裹蹄,如同暗夜中潛行的獵豹,悄無聲息地渡過了並不寬闊的鴨綠江。

朝鮮守軍的哨探,大多還停留在對大規模騎兵渡江的防備上,對這種小股精銳的滲透疏於防範。直到後金士兵如同鬼魅般出現在城牆下,用飛爪鉤索攀上並無多少守軍值守的牆段時,警報才淒厲地響起,但為時已晚。

“殺!”阿敏一馬當先,手中沉重的虎槍橫掃,將一名匆忙迎戰的朝鮮軍官連人帶甲砸飛出去。身後的後金勇士如同虎入羊群,揮舞著順刀、長矛,瘋狂地砍殺著驚慌失措的朝鮮守軍。

這些來自苦寒之地的戰士,個人勇武遠超承平已久的朝鮮軍隊。他們作戰悍不畏死,戰術簡單有效,往往三五成群,相互配合,瞬間就能將零散的朝鮮士兵分割包圍,逐一殲滅。城牆上、街巷中,瞬間爆發出激烈的廝殺聲、兵刃碰撞聲和瀕死的慘嚎聲。火光四處燃起,映照著江麵一片血紅。

義州府使試圖組織抵抗,但倉促之間,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防線。後金士兵的目標明確——不是占領城池,而是破壞和殺戮。他們焚燒糧倉,搗毀軍械庫,追殺一切敢於抵抗的官兵和衙役。濃煙滾滾,直衝雲霄,整個義州城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亂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場精心策劃的突襲,持續了不到兩個時辰。在天明之前,阿敏和濟爾哈朗便帶著擄掠的少量物資和數百顆朝鮮軍民的首級,迅速撤退回江北。留給義州的,是一片狼藉、衝天的火光和滿地的屍骸。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飛速傳向漢城。

“什麼?義州遭襲?損失慘重?”李倧接到八百裡加急軍報時,驚得從禦座上站了起來,臉色煞白。

軍報上詳細描述了後金軍如何悍然越境,如何殘忍殺戮,義州如何被焚掠一空。數字觸目驚心:守軍死傷逾千,百姓傷亡無算,糧倉被焚,府庫遭劫……

幾乎與此同時,毛文龍派往朝鮮境內活動的東江鎮斥候,也捕捉到了後金小股部隊異常調動的跡象,並在朝鮮北部一些親金的州縣邊緣,與疑似後金偵騎或受其指使的朝鮮亂民發生了數次小規模衝突。毛文龍的奏報雖未到漢城,但其“以戰促和”的行動,無形中加劇了朝鮮邊境的緊張局勢,也讓朝鮮君臣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戰爭的迫近。

後金的屠刀,已經毫不掩飾地架在了朝鮮的脖子上。皇太極用義州的鮮血,向李倧和整個朝鮮王朝傳遞了一個清晰而冷酷的信號:若不順從,下一個流淌鮮血、燃起大火的,就將是漢城!

壓力,如同沉重的鉛雲,徹底籠罩了景福宮。金瑬等主戰派一時語塞,李貴等妥協派的聲音則陡然增大。朝堂之上,求和、自保的論調開始占據上風。

李倧在巨大的恐懼和現實的逼迫下,內心的天平開始傾斜。他秘密召見了李貴,下達了指令:“速派使者,密往遼東……去見皇太極。告訴他,盟約之事……可、可再議。隻求……隻求大金暫息刀兵……”

一條通往屈辱的密使之路,在鴨綠江的烽煙中,悄然開啟。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大明的使者,也正帶著帝國的威嚴與沈驚鴻的謀算,星夜兼程,奔赴漢城。一場關乎朝鮮命運,乃至影響大明與後金國運的外交與戰略博弈,在這三千裡江山上,驟然加速。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