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柱拉動槍栓,一枚滾燙的彈殼跳出:第一發。
楞格裡暴跳如雷,立即下令強攻。
戰鬥從辰時持續到未時。後金軍發動了六次衝鋒,每次都在穀口丟下十幾具屍體。明軍精準的射擊讓敵人膽寒,往往一個照麵就有數人中彈倒地。
第十發。趙鐵柱輕聲計數,又一名試圖突進的後金甲兵應聲倒下。他摸了摸子彈袋,隻剩最後一發。
環顧四周,還能戰鬥的弟兄已不足十人,個個帶傷。陳老根左肩中了一箭,仍在咬牙裝填。
弟兄們,趙鐵柱聲音沙啞,時候到了。
眾人會意,默默打出最後一發子彈,然後開始拆卸伴隨自己征戰多年的步槍。
趙鐵柱熟練地卸下槍機,用槍托狠狠砸向岩石。精鋼打造的機括在巨力下扭曲變形。他又抽出匕首,奮力撬斷擊針,然後將嚴重變形的槍管奮力擲向深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弟兄也各顯其能:有的將整支槍在巨石上猛摔,有的用石頭砸彎槍管,更有人將拆散的零件遠遠拋入山穀。
他們在毀銃!快衝!穀外的後金軍官驚恐大叫。
當後金兵終於衝進陣地時,看到的是一地狼藉的步槍零件和九名巍然屹立的明軍。
趙鐵柱拔出腰刀,咧嘴一笑:弟兄們,黃泉路上,結伴而行!
殺——!
最後的白刃戰慘烈異常。每一個明軍士卒都抱著必死之心,往往身中數刀仍死戰不退。陳老根在倒下前,用斷矛又刺穿了一個敵人的咽喉。
趙鐵柱渾身是血,右腿中箭,倚著一塊巨石勉強站立。他看著圍上來的敵人,突然用滿語嘶聲大笑:楞格裡!告訴你家主子,大明的快銃,你們永遠彆想得到!
在敵人驚愕的目光中,他拉響了最後一顆轟天雷。
轟——!
巨響在山穀間久久回蕩。
當楞格裡踏著滿地的斷槍殘骸走進山穀時,臉色鐵青。他撿起一支扭曲變形的槍機,又拾起半截槍管,雙手不住顫抖。
瘋子...都是瘋子...他喃喃自語。付出三百餘傷亡,竟連一支完好的快銃都沒有繳獲。
......
五日後,廣寧。
軍門...親衛捧著剛剛收到的東江密報,聲音哽咽,龍淵穀...趙哨官他們...全體殉國...死前儘毀火銃,未資一器於敵...
沈驚鴻默然良久,緩緩起身,整肅衣冠,麵向東南方深深三揖。
趙哨官忠勇壯烈,實乃我軍楷模。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刺骨的寒意,傳令三軍,即日起,凡我薊遼將士,槍械刻名之處,皆增刻二字,以誌不忘。
他轉身看向輿圖,手指重重點在龍淵穀位置:楞格裡...這個仇,本官記下了。
消息很快傳開。龍淵穀二十一名勇士寧毀槍械不資敵的事跡,如野火般傳遍各軍。在皮島,李麻子將收集到的步槍殘骸鄭重埋葬,立碑曰鐵血龍淵。每當新兵入營,第一課便是來此祭拜,聽老兵講述那場慘烈絕倫的戰鬥。
而在後金軍中,明蠻子寧毀快銃不降的傳言也不脛而走,無形中挫傷著士氣。皇太極得知後,沉默半晌,隻對左右歎道:明國有如此死士,誠不可輕侮也。
龍淵穀的硝煙雖已散儘,但那二十一道巍峨的身影,卻永遠烙印在這片土地上,成為明軍精神不倒的象征。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