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京華密議定乾坤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6章 京華密議定乾坤(1 / 1)

山東的田畝整頓與安民新政,在皇帝的強力支持和陳子廷、朱統鑍的艱難推進下,如同在板結的土地上犁開了一道深溝,雖遇頑石阻力,卻已播下希望的種子。消息傳至廣寧,沈驚鴻仔細研讀了來自山東的詳細彙報,既感欣慰,亦覺緊迫。他深知,山東的試點若能成功,其經驗必將推向全國,但現有的措施,仍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頭稅丁銀)對底層百姓的桎梏,以及由此帶來的戶籍隱匿、人口流動受限等問題。

是夜,廣寧巡撫行轅內,燭火通明。沈驚鴻鋪開信箋,沉思良久,終落筆寫下又一份直呈禦前的密奏。這一次,他提出的構想更為大膽,直接觸及了延續千年的賦稅根本——“攤丁入畝”。

他在奏章中,依舊以其擅長的“格物”之理切入:“陛下,臣觀蒸汽之力,知其壓強均勻分布於氣缸各處,故能平穩推動活塞。然我朝賦役,丁銀與田賦分離,猶如壓力分施於氣缸與活塞連杆,輕重不均,摩擦損耗巨大。富者田連阡陌而丁銀無幾,貧者地無立錐卻丁銀沉重,此乃民力困頓、戶籍紊亂、流民滋生之一大根源。”

繼而,他詳細闡述了“攤丁入畝”的核心:將各省應征丁銀總額,攤入各州縣田賦銀兩之中,一體征收。即,有田者,按其田畝多寡承擔相應的丁銀;無田者,則免除丁銀之累。

他深知此議一旦提出,必將引起軒然大波,尤其是那些占有大量土地卻人丁不多的官僚、士紳、地主,他們的負擔將顯著加重。因此,他在奏章末尾,寫下了至關重要的一段:

“陛下,此法之行,必觸眾怒,尤以士紳為甚。然,陛下乃天下之主,萬民之父,亦為宇內最大之地主意指皇莊、官田)。臣鬥膽懇請,陛下若能率先垂範,詔令內廷、宗室、勳貴所轄之皇莊、官田、賜田,率先依此新法,將應攤丁銀並入田賦征收,則為天下倡,示朝廷革新之決心,堵反對者之口舌。上行下效,風行草偃,此千古不易之理也。陛下以天下為公,則天下士紳,安敢不附?”

這無疑是將了皇帝一軍,但也給出了破解困局的關鍵——皇帝自身的表率作用。同時,沈驚鴻也提出了具體的推行策略,建議可先在山東、北直隸等受孔府案衝擊較大、皇莊官田較多的地區試行,積累經驗後再圖推廣。

幾乎在同一時間,沈驚鴻的另一份關於遼東軍務的緊急密奏,也送到了朱由校的案頭。

在這份密奏中,沈驚鴻指出,儘管通過分化瓦解和經濟封鎖,建州女真實力受損,但皇太極絕非坐以待斃之輩。其部族雖困,然遼東以北,黑龍江流域,沃野千裡,土質黝黑肥沃沈驚鴻稱之為‘黑土地’),若被建奴徹底掌控並開發,假以時日,必成其穩固之後方,源源不斷之糧倉,後患無窮。目前,趁其主力被牽製在遼西一線,其北方防禦相對空虛,正是主動出擊,拓土戍邊,將這片戰略要地納入大明版圖,並徹底斷絕建奴退路與潛在糧源的絕佳時機。

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聯合作戰計劃:由他親率薊遼精銳,自廣寧、遼陽方向正麵佯動,牽製皇太極主力;同時,聯絡遼東經略孫承宗,派遣一支精銳偏師,並聯合與明交好的蒙古部落,自開原、鐵嶺一帶北上,深入黑龍江流域,掃蕩建奴在那裡的零星據點,建立明軍的前哨堡壘,並招撫當地的索倫、達斡爾等部族,宣示大明主權。

“此戰之要,不在斬首幾何,而在占地、立寨、撫夷、墾荒。若能成功,則我可拓地千裡,斷奴一臂,更得未來之巨大糧倉。然,此乃國戰,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舉國之力支持。時機、兵力、糧餉、後續經營,均需陛下聖心獨斷。”

兩份密奏,一內一外,一文一武,皆關乎國運,且都需要皇帝做出艱難而果斷的決策。

文華殿內,朱由校反複閱讀著這兩份來自遼東的沉甸甸的奏章,心潮起伏。“攤丁入畝”,他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也預見到其將掀起的巨大波瀾,沈驚鴻請他“率先垂範”,更是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而北上用兵,開拓黑土,雖前景誘人,但勞師遠征,風險極大,一旦有失,遼東局勢可能瞬間惡化。

他召來了魏忠賢和幾位絕對心腹的閣臣密議。關於“攤丁入畝”,魏忠賢倒是看得明白:“皇爺,沈驚鴻這是把難題拋給您了。不過,他說的在理,皇莊要是帶頭交了這‘攤丁銀’,下麵那些官兒和地主,誰還敢明著反對?就是…就是內帑和宗室那邊,怕是要鬨騰。”閣臣們則意見分歧,有的認為此乃利國利民之長策,當行;有的則憂心忡忡,認為太過激進,恐生大變。

關於北上用兵,爭論更為激烈。支持者認為機不可失,若能成功,功在千秋;反對者則認為風險過高,應穩守現有戰線,不宜節外生枝。

朱由校聽著眾人的爭論,腦海中不斷回響著沈驚鴻奏章中的字句。“陛下以天下為公…”,“…沃野千裡…後患無窮…”。他知道,無論是內部的賦稅改革,還是外部的戰略拓展,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沈驚鴻給他描繪的,是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根基更深的帝國藍圖,但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魄力去實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沉思良久,朱由校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做出了兩個決定。

第一,他下旨給內閣和戶部,令其會同清吏司,就以皇莊、官田為首,試行“攤丁入畝”之事,進行詳細測算和方案細化,準備在朝會上進行討論。“朕,會考慮沈卿所請,率先垂範。”他留下了這句話,讓所有人心頭巨震。

第二,對於遼東方略,他認為此事關係重大,絕非幾封奏章所能決斷。他需要親自聽取沈驚鴻和孫承宗的當麵陳述,權衡利弊。

“擬旨,”朱由校對秉筆太監說道,“著薊遼巡撫沈驚鴻,將遼東軍務暫交副總兵代理,即刻輕裝簡從,星夜返京陛見。另,密諭遼東經略孫承宗,將其對北上用兵之見,詳細具折,快馬送京。”

他要將這位他亦師亦友、總能給他帶來新思路和棘手難題的能臣,召回到身邊,共同麵對這決定帝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聖旨以八百裡加急送出廣寧。沈驚鴻接到旨意,心知肚明。京華之地,即將迎來一場關乎大明未來走向的暴風驟雨。他簡單交代了軍務,隻帶了沈忠等寥寥數名親隨,跨上快馬,迎著凜冽的寒風,向著北京城,疾馳而去。他的懷中,揣著的是更為詳儘的改革方略和作戰計劃,以及一顆決心推動這個古老王朝在荊棘中前行的赤子之心。而遙遠的黑龍江,那片沉睡的黑土地,似乎也感受到了來自南方的關注,靜默地等待著命運的轉折。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