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剖肝瀝膽論興替_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7章 剖肝瀝膽論興替(1 / 1)

皇帝的最終決策,如同在滾沸的油鍋中潑入了一瓢冷水,雖暫時壓製了翻騰,卻也讓朝堂上下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即將推行的新政與北進方略上。支持者摩拳擦掌,反對者暗中串聯,一場更大的風暴在平靜的表麵下醞釀。

沈驚鴻並未在公開場合再多置一詞。他深知,在權力博弈的明麵上,該做的鋪墊已然足夠。真正的勝負手,在於能否說服那位端坐於權力頂峰,既有著格物求知的好奇心,又背負著祖宗江山重任的年輕皇帝。

機會很快到來。在他離京返回遼東的前夜,宮中內侍悄然傳來口諭:“陛下有要事相商,請沈大人亥時初刻,於乾清宮西暖閣單獨覲見。”

是夜,月明星稀。沈驚鴻跟隨內侍,穿過重重宮禁,踏入溫暖而靜謐的西暖閣。室內隻點了幾盞宮燈,光線昏黃,朱由校並未穿著龍袍,隻是一身尋常的藍色便服,正對著一台精巧的蒸汽機模型出神,手中還拿著一份關於山東清丈田畝的簡報。

“臣,沈驚鴻,叩見陛下。”沈驚鴻躬身行禮。

“沈卿平身,看座。”朱由校轉過身,臉上帶著一絲疲憊,卻更多是探究的神色,“這裡沒有外人,朕召你來,是想聽聽,在你心中,除了‘攤丁入畝’,除了北上黑土,我大明若要真正擺脫這治亂循環的怪圈,長治久安,究竟該當如何?”

他沒有問具體的策略,而是直接指向了最核心、也最沉重的問題——王朝興衰的根源。

沈驚鴻心中一震,知道這是攤牌的時刻,也是將自己更深層理念和盤托出的最佳時機。他整理了一下思緒,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反問道:“陛下精研格物,可知一台蒸汽機,為何有時能平穩運轉,力大無窮,有時卻會氣缸爆裂,徹底報廢?”

朱由校目光一閃:“自是因壓力失衡,或部件鏽蝕磨損所致。”

“陛下聖明!”沈驚鴻拱手,隨即語氣變得沉凝,“由物及人,臣觀史冊,曆代王朝之興衰,其理相通。其興也勃焉,蓋因開國之初,土地重新分配,財富相對均沾,如新造之機器,部件磨合順暢,壓力均衡,故能爆發出巨大能量,開疆拓土,締造盛世。”

他頓了頓,觀察著皇帝的反應,見其凝神靜聽,便繼續深入:“然其亡也忽焉,根源往往並非外敵多麼強大,而是內部‘壓力失衡’,‘部件鏽蝕’到了極致!”

“此話怎講?”朱由校身體微微前傾。

“陛下,這‘壓力’,便是財富與土地之分配!”沈驚鴻聲音不高,卻字字千鈞,“曆朝曆代,中後期無不麵臨同一困局:土地兼並日益劇烈,財富愈發集中於少數勳貴、官僚、豪強之手。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朝廷稅賦來源枯竭,隻能不斷加重盤剝尚未破產的自耕農,此乃飲鴆止渴!最終,黎民百姓負擔的‘壓力’遠超極限,活不下去,唯有揭竿而起。此非天災,實乃人禍!是財富分配極端不公釀成的苦果!秦末、漢末、隋末、唐末、元末……莫不如此!”

他每說一個朝代,朱由校的臉色便凝重一分。這些史實他並非不知,但從未有人如此清晰、直接地將王朝覆滅的根源歸結於“財富分配”這四個字上。

“而我大明,”沈驚鴻語氣帶著一絲痛惜,“自中期以來,此弊已深。臣在山東所見,觸目驚心!若不能從根本上扭轉此勢,縱然能撲滅一兩處流寇,擊退一兩次外敵,然病灶不除,體內膿瘡隻會愈長愈多,終至全身潰爛,藥石罔效!屆時,縱有良將精兵,奈何饑民百萬,如何抵擋?”

暖閣內一片寂靜,隻有炭火偶爾發出的劈啪聲。朱由校的額頭似有細汗滲出,他仿佛看到了那蒸汽機氣缸內壓力不斷攀升,即將爆裂的可怕景象。

“那……依卿之見,這‘壓力’該如何調節?這‘鏽蝕’該如何清除?”皇帝的聲音帶著一絲乾澀。

沈驚鴻知道火候已到,站起身來,深深一揖:“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或可為我大明續命,乃至開創前所未有之盛世!”

“講!”

“上策,在於內部革新,調節壓力。此次‘攤丁入畝’之試行,便是關鍵一步。其目的,絕非僅僅為了多收幾兩稅銀,而是要逐步改變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方式,轉向以財產尤其是土地)為主,使占有社會最多資源者,承擔相應的賦稅責任。此乃調節財富分配之利器!輔以山東正在嘗試的‘限田’、‘授田’,抑製兼並,培植自耕農,方能穩固國之根基,使內部‘壓力’趨於均衡。此乃固本之策,雖艱難無比,然行之則生,不行則亡!”

朱由校緩緩點頭:“中策呢?”

“中策,在於向外開拓,釋放壓力。”沈驚鴻目光炯炯,“我大明百姓非天生好亂,實因土地不足以養民!關內土地有限,兼並難止,然天下之大,何止中原?北上黑土,僅是開始!遼東之外,尚有廣袤森林草原;南洋諸島,更有沃野千裡,氣候溫潤,一年三熟!若能將無地少地之民,有序遷移至這些新拓之地,授以田畝,助其安家,則內部兼並之壓力自然緩解。移民實邊,亦能鞏固疆域,將潛在威脅化為永久國土。此乃泄洪之策,為內部革新贏得時間與空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開拓…移民…”朱由校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光亮,這無疑是給他打開了新的思路。

“下策,在於流通萬物,增益國力。”沈驚鴻繼續道,“陛下,財富非靜止不動,如同活水,流動方能不腐,方能滋養萬物。我大明物產豐饒,瓷器、絲綢、茶葉,海外無不遠慕。為何要固步自封,嚴守海禁?當大力鼓勵官督商辦,拓展海外貿易!如此,一則可收取巨額關稅,充盈國庫,使陛下有財力推行革新、開拓疆土;二則可刺激工匠改良技藝,促進百工興盛;三則可換回國內急需之白銀、香料乃至海外新式作物如更高產的稻種、可活人無數的番薯、玉米),豐富物產,增強抗災能力。貿易順差帶來的白銀流入,本身就能潤滑國內經濟,創造更多財富,此乃開源之策!”

他總結道:“陛下,內革弊政以均財富,外拓疆土以泄民力,廣開貿易以增國用,三策並舉,內外兼修,開源節流,或可打破這千年興衰之循環!使我大明不再僅僅是重複舊王朝的故事,而是能真正邁向一條江山永固、百姓安康的新路!”

沈驚鴻說完,再次深深躬身。他將自己源自後世的認知,結合這個時代的現實,凝練成了這擲地有聲的方略。

朱由校久久不語,他站起身,在暖閣內緩緩踱步。沈驚鴻的話語,如同洪鐘大呂,在他心中回蕩。他看到了一個遠比修理木器、甚至遠比掌控朝局更為宏大、也更為艱難的藍圖。這不再是簡單的忠臣勸諫,而是一位穿越了時空的智者,在為他剖析帝國命運的密碼,指明一條逆天改命的荊棘之路。

過了許久,朱由校停下腳步,目光灼灼地看向沈驚鴻:“沈卿,朕知你心意。此三策,皆乃老成謀國之言,亦是……逆水行舟之舉。朕需要時間細細思量,亦需要你這樣的肱骨之臣,為朕,為這大明天下,將這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他沒有立即做出全部承諾,但態度已然明確。

“臣,萬死不辭!”沈驚鴻知道,種子已經深植皇帝心中。未來的路注定不會平坦,但他已經為這個古老的帝國,點燃了不一樣的希望之火。

離開乾清宮時,夜色已深。沈驚鴻抬頭望向浩瀚的星空,心中充滿了使命感。內革、外拓、開源,這三條策略,將是他未來為之奮鬥的目標。而第一步,便是即將在遼東展開的,對那片黑土地的探索與征服。曆史的車輪,正在他這隻“蝴蝶”的奮力推動下,緩緩偏離了原有的軌跡。

喜歡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請大家收藏:()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國海軍,從北洋水師開始 什麼我的光之力是黑神給的 第一滴熱血 東莞盲妹 開局極樂功法,女帝跪求放過! 從村支書到仕途巔峰 問道錄:趨吉避凶謀長生 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 我在大乾靠係統偷偷無敵 頓悟快樂,無限頓悟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