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號,太陽還大,開學的日子到了。
李滿倉決定親自送鐵蛋和春梅去縣城高中報名。
天還沒亮,王秀芹就起來烙了一摞油餅,煮了十幾個雞蛋,給他們路上吃。
李滿屯套好了牛車,把兩個孩子的行李——捆得結結實實的被褥、裝著新衣服和新文具的包袱、以及一袋粗糧口糧——搬上車。
春梅和鐵蛋都換上了新衣服,臉上既有離家的忐忑,也有對未來的憧憬。
“到了學校,聽老師的話,好好念書,彆惹事,也彆怕事。”李滿屯反複叮囑兒子和侄女。
“錢和糧票揣好,彆丟了。跟同學處好關係。”王秀芹也紅著眼圈囑咐。
李孫氏拉著春梅的手:“妮兒,好好學,缺啥捎信回來。”
秋菊、冬蘭、夏竹、娟子、鐵牛、鐵柱都起來送行,嘰嘰喳喳地說著告彆的話。
李滿倉趕著牛車,在晨曦中緩緩駛出村子。
牛車吱呀吱呀,走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到達公社的汽車站。
去縣城的班車一天隻有兩趟,他們趕上了早班車。
把牛車寄存在相識的人那裡,李滿倉帶著兩個孩子上了班車。
破舊的長途汽車裡擠滿了人,各種氣味混雜。
鐵蛋和春梅都是第一次坐汽車,既新奇又有些緊張,緊緊抓著前麵的椅背。
汽車顛簸了又一個多小時,終於看到了縣城的輪廓。
比起公社,縣城顯然繁華多了,樓房更高,街道更寬,自行車也更多。兩個孩子扒著車窗,看得眼花繚亂。
按照路人的指點,他們找到了縣高中。
氣派的校門,高大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還有來來往往穿著整齊的學生,這一切都讓從山村來的鐵蛋和春梅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和新奇。
報名處排著隊。
李滿倉讓兩個孩子拿著成績單和戶口證明排隊,自己在一旁等著。
輪到他們時,負責報名的老師看了看春梅初中優異的成績,點了點頭。
“住宿費、學雜費、夥食費……”老師劈裡啪啦打著算盤,報出一個數字。李滿倉二話不說,從懷裡掏出厚厚一遝錢,數清楚交了上去。那爽快的勁頭,讓老師不禁多看了這個穿著普通但氣度沉穩的農民一眼。
交完錢,領了宿舍條子,李滿倉又幫著他們把行李搬到宿舍。
男女宿舍分開,鐵蛋是二十人間的大通鋪,春梅那邊稍好點,是十人間。幫他們鋪好床鋪,安置好行李,李滿倉又每人塞了十塊錢和幾斤糧票。
“這是應急的錢,平時吃飯就用飯票。缺什麼自己買,彆省著。”李滿倉叮囑道,
“好好學習,家裡的事不用操心。一個月放一次假,到時候我來接你們。”
看著二叔爹)為自己忙前忙後,又拿出這麼多錢,鐵蛋和春梅都重重地點頭,鐵蛋原先那點不情願也徹底化為了動力:“二叔,你放心,俺肯定好好學!”
“爹,我會用功的!”春梅也保證道。
安頓好兩個孩子,已是中午。李滿倉在校門口跟他們告彆,看著他們融入校園的身影,這才轉身離開。
他沒有立刻去車站回家,而是背著個空背簍,開始在縣城裡轉悠。
他空間裡可是囤著大批的好東西:五頭處理好的野豬、三頭野山羊、七頭麅子,還有幾十隻山雞野兔和幾隻珍貴的飛龍。來一趟縣城不容易,他得找個穩定的大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