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排鹽淋堿方案初定_穿越1858年的澳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66章 排鹽淋堿方案初定

第66章 排鹽淋堿方案初定(1 / 1)

天剛蒙蒙亮,五畝示範田的地界就被白石灰畫了出來。季方站在田埂上,手裡拿著根長繩,繩上每隔三尺係著個紅布條。“先按紅布條的位置挖溝,”他對圍過來的華工說,“主溝沿著地塊長邊挖,寬兩尺,深五尺;支溝和主溝垂直,寬一尺五,深三尺;田溝圍著每小塊地挖,寬一尺,深一尺,記住‘三溝相通’,不能有死角。”

李武帶著二十個壯丁,扛著鐵鍬、鋤頭待命。他攥著鐵鍬試了試土,硬邦邦的,眉頭一皺:“這土夠硬的,怕是不好挖。”

季方笑著遞給他一把特製的鋤頭——鋤頭刃是弧形的,比普通鋤頭寬些。“用這個,”他說,“這叫‘破浪鋤’,挖硬土省力,還能把土坷垃打碎。”

李武半信半疑地接過,往地上一鋤,果然“噗”的一聲陷進去半尺,他眼睛一亮:“好家夥,這鋤頭真管用!”

眾人分好工,兩人一組挖主溝,一人負責一段支溝,田溝則由婦女們用小鋤頭清理。季方拄著拐杖在田埂上巡視,時不時停下來指點:“主溝兩邊的土要往外側堆,彆掉進溝裡堵水;支溝和主溝連接處要挖個斜坡,讓水順順當當流過去。”

茂才帶著幾個華工測量溝深,手裡拿著根刻著尺度的木杆,每挖一段就插進去量量:“這裡再深五寸,那邊淺了三寸,得再往下挖挖。”他一邊量一邊記錄,確保每條溝的深度都符合要求。

挖了不到兩個時辰,主溝就見了水——一股渾濁的黃水順著溝底往低處流,水麵上還漂著層白花花的東西。“這就是鹽堿水!”德才蹲在溝邊,用瓷碗舀了些,放在陽光下,碗底很快結了層白霜,“你們看,這鹽多厲害,不排出去,莊稼咋能長?”

華工們看得咋舌,之前隻知道土不好,沒想到底下藏著這麼多鹽堿。挖溝的勁頭更足了,連婦女們都加快了清理田溝的速度,恨不得立刻把這些“壞水”全排出去。

中午歇工時,季方讓人把帶來的“淋鹽車”推了過來。這車子看著簡單,就是個木桶底下接根帶閥門的竹管,桶裡鋪著層細沙和木炭。“這是過濾用的,”季方打開閥門,清水順著竹管流進田裡,“直接澆海水或鹽堿水不行,得過濾掉雜質,不然會把土堵得更嚴實。”

他指揮著華工把過濾後的水往田裡澆,動作要慢,讓水像一層薄紗似的蓋在土上。“這叫‘潤灌’,”季方解釋,“水不能沒過田埂,剛好浸濕表層土就行,等水滲下去,再澆第二遍,一天澆三次,連續澆三天,把表層的鹽全衝到溝裡。”

沈農蹲在田裡,用手感受著水流的速度,不住點頭:“以前澆水總圖快,原來慢才管用。”他讓跟著學習的後生記下來:“潤灌,每日三次,連續三日,適用於輕鹽堿地。”

下午,季方又教大家“鋪秸稈”。華工們抱來曬乾的蘆葦和玉米稈,厚厚地鋪在淋過鹽的田裡,再蓋上一層從彆處運來的新土。“秸稈能擋住底下的鹽堿往上冒,還能慢慢腐爛當肥料,”季方踩著秸稈試了試,“這層土不用太厚,三寸就行,剛好夠種子紮根。”

兩個年輕後生則在田邊忙碌,他們把帶來的苜蓿種子和石膏粉混在一起,準備撒在重鹽堿區。“苜蓿是‘先鋒作物’,”後生給華工們講解,“根上有根瘤菌,能吃鹽,還能肥地,等長到半人高割下來,既能當飼料,又能燒成灰肥田,一舉兩得。”

傍晚收工時,五畝示範田已經變了模樣:主溝、支溝、田溝像一張大網,把地塊分成整齊的小塊;過濾後的清水在田裡緩緩流動,泛著細碎的波光;鋪了秸稈和新土的地塊,像蓋了層綠黃相間的毯子,看著就透著希望。

季方站在田埂上,看著夕陽給溝裡的鹽堿水鍍上金邊,對天宇道:“主事,這隻是第一步。三天後淋鹽結束,咱們就可以種土豆了,我帶了改良的‘耐鹽薯’種,保準能有好收成。”

天宇望著這片被精心打理過的土地,又看了看那些還在溝邊忙碌的華工——他們臉上沒有了之前的迷茫,眼神裡滿是期待。他知道,“排鹽淋堿”不僅是改良土壤的方案,更是給華夏屯的耕地注入了活氣,讓每個人都相信,這荒灘上真能種出好莊稼來。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他們罵我退圈,我反手造個動物園 過路神豪隻想吃瓜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 重生賭愛 流氓天尊勇哥 魔獸世界:赤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