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的銅鈴剛響過第一遍,陳默推開木門時,看見的又是半空的座位。靠窗第三排的位置空著——那是鐵牛的座位,他家今早趕車去鎮上送糧,肯定又來不了;牆角的小板凳也沒人,狗蛋娘昨天來說,秋收大忙,得讓孩子跟著去地裡拾麥穗,至少要缺課三天。
陳默捏了捏手裡的課表,指尖在“鐵牛”“狗蛋”的名字上輕輕點了點。開課半個月,缺課成了最棘手的問題。二十四個孩子裡,總有三五個因為幫家裡乾活遲到早退,像鐵牛這樣整日光顧不上來的,這周已經是第三次了。
“先生,我哥讓我把這個給您。”門口探進個小腦袋,是鐵牛的妹妹丫兒,手裡攥著張歪歪扭扭的字條。陳默展開一看,是鐵牛用炭筆寫的:“先生,俺學會數麻袋了,昨天裝了十七袋麥子,爹說我算得對!”末尾還畫了個咧嘴笑的小人,歪得差點看不出是人臉。
陳默忍不住笑了,揉了揉丫兒的頭發:“替我告訴你哥,他那道‘十七加五’的算術題,算對了就獎他顆鵝卵石。”丫兒用力點頭,轉身跑時還不忘喊:“俺哥說晚上來補昨天的課!”
傍晚的補選課,鐵牛果然來了。他褲腳還沾著麥秸稈,搓著滿是泥的手不好意思地笑:“先生,俺能現在學不?”陳默把他拉到油燈下,剛翻開課本,院外又傳來腳步聲——狗蛋背著半簍紅薯,身後跟著他娘,臉上帶著歉意:“陳先生,俺們來補識字課,您看……”
“進來吧。”陳默往油燈裡添了點油,“以後這樣——早晚各加一堂短課,辰時前半個時辰補早課,酉時後半個時辰補晚課,誰缺了課,隨時來補。”他指著牆上新貼的“補學表”,“這上麵記著每天的重點,缺哪課照著補就行。”
狗蛋娘看著表上用紅筆圈出的“秋收急需算術:分糧、記賬”,突然紅了臉:“以前總覺得孩子認字沒用,昨天分豆子,賬房先生算錯了,還是狗蛋提醒的——他說先生教過‘五乘七得三十五’,果然是先生教得好……”
“不光是算賬。”陳默拿出狗蛋前幾天寫的字,“您看他寫的‘麥’字,雖然歪,但知道‘麥’是長在地裡的,這不就是進步?”狗蛋娘接過紙,小心翼翼地折好塞進口袋,小聲對狗蛋說:“以後每天早點起,彆耽誤了上課。”
解決了缺課問題,另一樁難題又冒了頭。周老先生拿著算術作業歎氣:“你看阿木這題,‘三加五’寫成八,‘五減二’卻寫成四,咋教都轉不過彎來;還有丫兒,認‘手’‘足’還行,到了‘田’‘禾’就混,總把‘田’字中間寫成豎彎鉤。”
陳默看著作業本上塗改的痕跡,突然想起昨天課間,鐵牛教阿木用石子算算術的場景——鐵牛把三顆石子和五顆石子擺成兩堆,阿木數完立刻就懂了。他靈機一動:“周先生,咱們試試‘小先生製’?”
第二天一早,陳默在黑板上貼了張“互助表”:鐵牛帶阿木算術),丫兒帶小花識字),狗蛋帶石頭寫字)。“會的教不會的,學會了就當‘小先生’,月底評‘最佳互助獎’!”
鐵牛立刻拉著阿木蹲到院裡,用樹枝在地上畫圈:“你看,三個圈加五個圈,一共八個,就像你家的三隻雞加我家的五隻鴨……”阿木盯著地麵,突然拍手:“俺懂了!就像數雞鴨一樣!”
丫兒則拿著自己的識字卡教小花:“這個是‘禾’,你看上麵像不像稻穗?‘田’字是四四方方的,就像咱們種麥子的地……”小花捏著炭筆,在紙上畫了個方格子,歪歪扭扭地填了個“田”,丫兒立刻鼓掌:“對啦!比我第一次寫得還好!”
陳默站在門口看著,周老先生在一旁點頭:“這法子比咱們硬教管用!你看阿木算題時眼睛都亮了。”正說著,王秀才匆匆進來:“陳先生,西頭張獵戶說不讓石頭上學了,說不如跟著進山學打獵……”
陳默放下手裡的書:“我去說。”他找到張獵戶時,對方正往獵槍裡裝火藥,陳默遞過一張紙:“您看,這是石頭算的‘獵物賬’——上周打了三隻野兔,兩隻山雞,按市價能換多少糧,他都算清了。”
張獵戶瞥了一眼:“我自己也會算!”“可石頭還能寫下來記著,”陳默指著最後一行,“他寫‘今日傷了獵槍扳機,需修’,您以前記在哪兒?是不是常忘了帶工具?”張獵戶愣住了——上次修槍確實跑了兩趟冤枉路。
“您讓他學三個月,”陳默認真道,“要是算不清賬、記不住事,您再來找我。但要是他能幫您管賬、記工具,是不是能省您不少事?”張獵戶摩挲著那張紙,突然吼身後的石頭:“還愣著乾啥?明天給我準時上課去!學不會看我不揍你!”
石頭咧著嘴跑進學堂時,鐵牛正教阿木做“十以內減法”,丫兒在幫小花描紅“禾”字。陳默往油燈裡添了油,看著牆上的互助表,突然覺得這簡陋的學堂就像院裡的老槐樹——那些看似彎彎曲曲的枝椏,其實都在努力往高處長。
傍晚補課時,阿木拿著作業本跑過來,指著“五減二等於三”的算式喊:“先生!我會了!鐵牛教我用石子數的!”鐵牛在一旁得意地揚起下巴,陳默笑著在他的“小先生”徽章上畫了顆星星。
周老先生翻著新收的作業,感慨道:“以前總想著把知識灌進去,現在才明白,得讓他們自己長出來。”陳默望著窗外——鐵牛正幫阿木背書包,丫兒牽著小花的手往家走,石頭蹦蹦跳跳地跟在後麵,嘴裡念叨著新學的字。
月光漫進院子,照在“互助表”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名字仿佛活了過來,像一串正在生長的腳印,朝著光亮處,一步一步往前挪。陳默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明天的新課內容,嘴角忍不住往上揚——難題總會有,但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是嗎?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