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教化初成,係統解鎖新篇_穿越1858年的澳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276章 教化初成,係統解鎖新篇

第276章 教化初成,係統解鎖新篇(1 / 1)

秋收後的暖陽灑滿華夏城,天宇背著行囊走在鄉間小路上。道旁的田埂裡,幾個半大孩子正蹲在地裡寫寫畫畫,其中一個舉著炭筆在石板上劃:“爹,這畝地長十五步、寬八步,先生說算下來是二分四厘,比去年多了三分呢!”

漢子直起腰,看著石板上歪歪扭扭的“十五x八=一百二十平方步)”,咧開嘴笑:“還是先生教得好!往年隻知道埋頭種,哪懂這些門道。”

天宇停下腳步,聽著這對話,心裡泛起暖意。從第一所學堂開課到現在,不過半年光景,城裡城外竟已冒出五處教學點——有的設在閒置的倉庫,有的借了村民的堂屋,甚至有華工在工棚旁搭了個草棚,讓陳默的學生輪流去教課。今天他特意繞路巡查,想看看這半年的教化成果究竟如何。

走到柳樹村教學點時,正趕上孩子們課間休息。二十多個孩子圍著一塊木板認字,領頭的是鐵牛——他現在已經能熟練背誦《千字文》前兩百句,還能給更小的孩子講“天地玄黃”的意思。見天宇來了,他趕緊放下手裡的木牌:“天宇先生!您看我們新學的‘農耕十八字’!”

木板上用紅漆寫著“耕、種、鋤、割、曬、藏、播、灌、肥”,每個字旁邊都畫著簡單的圖:“耕”字旁邊是犁地的簡筆畫,“灌”字旁邊畫著水渠。鐵牛指著“肥”字說:“先生說,‘肥’就是讓土地變壯的東西,像草木灰、糞水都算,學會這個字,就知道種地得施肥了。”

正說著,周老先生顫巍巍地從屋裡出來,手裡捧著一摞麻紙書:“天宇來得正好!你看這是孩子們抄的《農家月令》,從正月‘修農具’到臘月‘藏種子’,每個月該乾啥都寫清楚了,還配了圖呢!”

天宇翻開一本,隻見裡麵用炭筆寫著“三月:驚蟄,浸稻種,育秧苗”,旁邊畫著個木桶,裡麵插著稻種,栩栩如生。“這是丫兒畫的,”周老先生笑得合不攏嘴,“她現在不僅能認三百多個字,還能把先生講的農耕常識畫下來,好多不識字的老人都來借這書看呢。”

離開柳樹村,天宇又去了河對岸的華工教學點。這裡的孩子大多是華工子弟,白天跟著父母上工,晚上就在草棚裡學兩個時辰。此刻陳默正在教“契約字”,黑板上寫著“雇、傭、薪、期”,每個字都標了讀音和意思。

“這個‘薪’字,就是你們爹娘掙的工錢,”陳默指著字說,“簽合同時要是看見‘月薪五百文’,就知道每個月該領多少錢;要是寫著‘工期三月’,就記著三個月後能回家,彆被人糊弄了。”

一個華工蹲在棚外聽著,手裡攥著張皺巴巴的合同,突然站起來:“先生!那這‘包吃住’是不是就是管飯管住的意思?俺上次簽的合同上有這三個字,工頭卻天天讓俺們自己買乾糧!”

陳默接過合同看了看,點頭道:“對!這就是欺負你不識字。明天讓你兒子去跟他理論,把這三個字指給他看,再算清楚這三個月該補多少口糧錢!”

華工眼圈一紅,突然往地上啐了口:“以前總覺得讀書是城裡人的事,跟俺們沒關係,現在才知道,不認字連自己的血汗錢都保不住!先生,俺們湊了些錢,想請您再編本《工匠要訣》,教娃們認‘錘、鋸、刨、鑿’這些字,行嗎?”

天宇看著這場景,正想開口,腦海裡突然響起一陣清越的提示音——

【叮!檢測到基礎教育覆蓋率達30適齡學童入學率62,成人掃盲率18),符合解鎖條件。】

【解鎖新功能:文化傳承。】

眼前瞬間浮現出一塊半透明的麵板,上麵寫著“文化傳承功能說明”:

1.可生成適配不同學段的簡易典籍如《蒙學三字訣》《實用算術百題》《農家必備常識》),內容貼合生活實踐,附帶插圖與注解。

2.可生成傳統技藝圖譜如《農具製作圖譜》《紡織七十二步》《冶鐵基礎圖譜》),以簡筆畫形式呈現步驟,標注關鍵術語與訣竅。

3.生成內容可直接打印為麻紙書,或投影至木板、石板,方便教學傳播。

天宇愣住了——係統竟在此時解鎖了新功能!他試著在心裡默念“生成《蒙學三字訣》”,麵板上立刻跳出一行字:【正在生成,需消耗50積分,是否確認?】

“確認。”

隻見旁邊的空桌上突然憑空出現一本薄薄的書,封麵寫著“蒙學三字訣”,翻開第一頁,是“人之初,性本善,習相遠,教之道”,每句下麵都有注解:“人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好的,後來變得不一樣,是因為教育的緣故。”旁邊還畫著兩個孩子,一個在看書,一個在打鬨,對比鮮明。

“這是……”周老先生湊過來看,眼睛瞪得溜圓,“剛還沒見這書,怎麼突然就有了?”

天宇壓下心頭的激動,笑著解釋:“這是城裡書局新印的啟蒙書,特意送來給孩子們用的。您看這注解,是不是比咱們手抄的更清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默也拿起一本翻,越翻越驚喜:“這上麵的字大小正好,適合孩子認;注解都是大白話,像‘教之道,貴以專’,解釋成‘教書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專心’,連最笨的孩子都能聽懂!”

華工們也圍了過來,其中一個指著最後一頁的“工匠篇”:“這上麵有‘鋸木法’!‘執鋸穩,順木紋,起鋸慢,落鋸勻’,還有圖呢!俺兒子要是學會這個,就不會總把木料鋸歪了!”

天宇看著眾人驚喜的神情,又看向係統麵板。上麵顯示“文化傳承功能可隨覆蓋率提升解鎖更多內容”,心裡豁然開朗——基礎教育隻是第一步,真正的教化,是讓知識與生活、技藝與文字結合,讓文化像種子一樣紮根在每個人心裡。

他對陳默和周老先生說:“這新典籍來得正是時候。咱們接下來分三步走:先讓幼童背《三字訣》打基礎,再讓大孩子學《算術百題》和《農家常識》,最後讓華工子弟和工匠學徒學技藝圖譜。我再去申請些積分,多生成些書,爭取讓每個教學點都能用上。”

周老先生摸著新典籍的封麵,突然老淚縱橫:“活了大半輩子,就盼著咱莊稼人也能識文斷字,懂些道理。現在總算看到盼頭了……”

夕陽西下時,天宇往回走。路過華工工棚,聽見裡麵傳來朗朗的讀書聲:“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聲音稚嫩卻整齊,穿透暮色,在田野間回蕩。

他抬頭看向天邊的晚霞,係統麵板還在眼前閃爍,“文化傳承”四個字仿佛散發著光。他知道,這隻是新篇的開始——當典籍裡的知識變成田埂上的計算、工棚裡的契約、作坊裡的圖譜,當每個普通人都能從文字裡找到生活的門道,這片土地上的文化之根,才算真正紮穩了。

晚風拂過,帶來新麥的清香。天宇握緊手裡的《蒙學三字訣》,腳步輕快起來。前麵不遠處,幾個孩子舉著新學的字牌,在田埂上奔跑,字牌上的“光”“明”“智”“慧”,在夕陽下閃閃發亮。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卸甲姑爺踏江城 我的農場上交易華夏諸天 治好總裁夫人,你就是女婿! 從白丁到人生贏家 代碼江湖 真名代碼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萬界戀綜?攻略過的瘋批們求我寵 竊火 滿宗皆絕色,獨我男宗主 荒野求生獲傳承之大醫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