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清晨,薄霧尚未散儘,秦宇軒已拎著行李箱站在省委大院門口。箱內除了調研資料、換洗衣物與常用藥品,還特意放了一份《鄉鎮企業扶持政策彙編》,1987年鄧小平同誌“異軍突起”的重要論述標注在首頁,沉甸甸的紙頁似是承載著兩個月的責任與使命。
不遠處,趙科和孫工背著鼓鼓的背包快步走來。“秦主任,早!”兩人臉上帶著初赴基層的期待,孫工晃了晃手機:“省紡織協會的產銷平台資料昨晚發來了,隨時能調閱。”趙科也舉起文件袋:“50份政策手冊、20張訴求登記表,都齊了,手冊裡特意加了‘免三減二’稅收優惠和專項貸款的內容。”
說話間,一輛普通公務車緩緩駛來。司機老周搖下車窗笑:“林書記特意交代,輕車簡從,這車低調,跑鄉鎮方便。”
三人依次上車,車輛平穩駛出市區。秦宇軒將紅星鄉資料分發給兩人,指尖點著紙頁:“紅星鄉紡織業占經濟總量六成,32家企業裡八成是鄉鎮小廠。1987年國家定調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後,省裡配套了不少政策,這次重點查8家獲技改補貼的企業,再隨機走訪2家未獲補的,看看政策到底落沒落地。”
“未獲補的企業會不會抵觸?”趙科輕聲問。
“態度放軟,就說聽真話來的。”秦宇軒望著窗外,初春田野裡的麥苗冒了嫩尖,“越是有情緒,越可能藏著政策落實的堵點。1988年憲法修正案剛確立私營經濟合法地位,好多小廠還摸不準政策方向,咱們得幫他們把路理清。”
孫工接過話:“我查了,兩家未獲補的是家庭作坊升級的私營小廠,資金緊,說不定連‘免三減二’和專項貸款的申請流程都沒摸透,正好現場答疑。”
三個小時後,車子抵達紅星鄉政府。鄉黨委書記李建國早已等候,握著秦宇軒的手熱情寒暄。“李書記,不用搞接待。”秦宇軒擺了擺手,“安排間有暖氣的宿舍就行,吃飯去食堂,跟大家一樣。這次來主要看鄉鎮企業政策落地情況,1987年以來的扶持措施,得摸清實際效果。”
李建國愣了愣,隨即朗聲笑:“秦主任務實!宿舍在後院,三人一間,熱水管夠。這兩年鄉鎮企業確實火,就是有些政策沒傳到位,正好你們來把脈。”
簡單放好行李,秦宇軒便提議:“咱們現在去紅星紡織廠吧,離得近,先看獲技改補貼的標杆企業。”
步行十分鐘,紡織廠的轟鳴聲便鑽進耳朵。廠長張茂林迎出來,滿臉堆笑:“秦主任來得巧!托政策的福,新織布機剛投用,效率提了三成!去年還享了‘免三減二’的稅,省下來的錢全投設備了。”
走進車間,兩台銀灰色新機器正高速運轉,布料如流水般湧出。秦宇軒俯身查看,指尖輕觸布料:“工人操作適應嗎?專項貸款申請順利嗎?”
一名女工擦著額頭的汗笑:“剛開始手生,廠家教了三天就熟了!以前一天織50米,現在能織70米,工資也漲了百十來塊。”
張茂林接過話:“貸款倒是順利,農行給的利率優惠,就是外銷跟不上。沒專門外貿員,網上平台也不會弄,全靠老客戶介紹,倉庫堆了不少貨。國家鼓勵搞商品經濟,可我們小廠沒渠道,還是難。”
“孫工明天把產銷平台資料給張廠長對接。”秦宇軒提筆記錄,“省裡正搭產銷對接網絡,咱們幫著牽線,看看能不能聯係些南方采購商。1988年放寬了經營範圍,你們也可以試試拓展本地服裝加工訂單,多條腿走路。”
張茂林眼睛亮起來,緊緊握住秦宇軒的手:“那可太謝謝了!能解決銷路,我再招五個人,響應國家轉移農村勞動力的號召!”
離開紅星紡織廠,三人步行至為民紡織廠。這家私營小廠院牆斑駁,隻有四台老舊機器在運轉。廠長王大海迎出來,眼神裡帶著戒備:“各位是來檢查的?我們沒違規,也沒欠工資,就是規模小了點。”
“王廠長誤會了。”秦宇軒遞過一支煙,語氣平和,“來了解政策落實情況,1987年以來的稅收減免、專項貸款,你們享受到了嗎?聽說去年技改補貼沒申請上?”
王大海接過煙,歎了口氣:“申請了沒通過,說規模不夠。可我們也想換設備啊!從沒聽說過什麼小額扶持資金,‘免三減二’也沒人跟我們講流程,老機器織的布沒人要,訂單越來越少,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
趙科連忙拿出政策手冊:“王廠長,你看,省裡有鄉鎮企業小額扶持資金,流程比技改補貼簡單,不用看規模,夠買台小型新設備了;還有‘免三減二’政策,新辦企業能免三年所得稅,你們符合條件的。”
王大海捧著手冊翻得飛快,眉頭擰成結又慢慢鬆開,眼眶有些發紅:“要是早知道這些政策,我們也不至於這麼難!沒人上門講,文件也沒看到過,真是謝謝你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就是我們來的意義。”秦宇軒語氣誠懇,“1988年憲法都給私營經濟正名了,政策得傳到位、落到底才行。咱們今天就幫你梳理申請流程,後續讓鄉乾部上門指導,不能讓好政策卡在‘最後一公裡’。”
傍晚時分,三人回到宿舍。食堂的飯菜簡單卻熱乎,糙米飯配著炒青菜和燉豆腐,三人吃得很香。飯後,秦宇軒召集兩人圍坐在小桌旁,翻開《鄉鎮企業扶持政策彙編》。
“今天倆廠,問題很典型。”他指著手冊上的政策條文,“獲補的‘產得出、銷不出’,沒吃透1988年放寬經營的政策;未獲補的‘不知政策、難轉型’,暴露了基層宣傳‘重轉發、輕落地’的問題。明天再走三家,重點查‘星期六工程師’政策落實情況,看看企業技術人才缺口到底多大。”
“我明天對接張廠長,順帶問問其他鄉鎮企業的銷路困局,看看能不能整合資源建個本地產銷群。”孫工說。
趙科也點頭:“我去鄉信用社,查小額扶持資金的發放記錄,看看還有多少企業沒享受到政策紅利。”
夜色漸濃,鄉鎮的夜晚靜得能聽見蟲鳴。秦宇軒躺在床上,翻看白天的記錄,筆尖在“政策宣傳斷層”“外銷渠道狹窄”“技術人才短缺”上輕輕圈點,旁邊標注著1987、1988年的相關政策條文。
秦宇軒望著窗外的星子。1987年開始,國家對鄉鎮企業的扶持力度空前,從政治定調、法律保障到經濟措施,層層遞進,可基層執行中仍有堵點。雖隻一天,卻更讓他明白,調研不僅要“找問題”,更要“搭橋梁”——把國家的好政策,真正送到需要的企業手裡。兩個月的調研路剛起步,他必須抓緊每一刻,不辜負這份囑托,也不辜負時代賦予的使命。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